李商隐是諸體皆擅的大詩人,他的七律七絕自不必是,就是不是那麼耀眼的五絕,也有《登樂遊原》這樣的千古名篇傳世。
今天我選四首李商隐的五絕,分享給大家。《登樂遊原》太過熟悉,也就不再選入。
一、《天涯》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天涯》是一情感極深沉哀婉,意境極豔麗凄美的五絕。
春日在天涯,第一句以樂景寫哀情,開篇便将人拉入極怅惘的情緒之中。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萬物複蘇,百花盛開,然而美好的事物得有人共賞,對于身在天涯的人來說,風光再美好,不過徒惹傷情罷了。
第二句将内心的傷感之情再推進一層,人在天涯,遭逢春光,本就讓人傷感,偏又再遇黃昏。黃昏之時,是歸家之時,往往引人思鄉,對天身在天涯的人來說,黃錯時内心的悲涼更是讓人不堪忍受。
第一二句,用“天涯”二字頂真,讀起來有連續不斷之感,使詩人内心的傷感悲涼層層蓄積,直至奔潰。
三四句移情于物,寫如果莺的啼哭有眼淚,那就為我灑向在開得最高的花吧。
莺的啼叫,本是很好聽的,但在漂泊天涯的李商隐耳中,仿佛是在啼哭。
莺啼哭,淚濕花,意境凄美至極,李商隐用一個如此凄絕的意境結束全詩,讀來令人不能自持。
二、《微雨》微雨
初随林霭動,稍共夜涼分。
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
詠物詩,是李商隐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大類作品,這首《微雨》,便将雨寫得極有神韻。
微雨因其“微”,剛開始時,随着林霭飄動,難以區分,入夜之後,與夜同涼,漸漸的,才區分出來不是夜涼,而是微雨帶來的涼意。
夜裡,即使離窗很遠,微雨的寒意依然侵入進來,連孤燈都仿佛帶了一層涼意。
空曠的庭院靠近水池,池水上傳過來了微雨落在上面的聲音。
這首《微雨》,寫微雨由難以覺察,到漸漸可感,再到寒侵入身,聲聞于耳,寫得細緻入神,就像一種心緒,若有若無,到漸入心頭,再到湮沒身心。
三、《細雨》細雨
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上一首《微雨》,是描寫微雨給人帶來的感受,“微”是感受,“細”則是形狀,《細雨》,重在抒寫由細雨觸發的美好聯想。
第一句用比喻的手法來寫細雨,雨之細密飄灑,如同天宮白玉堂挂着的帷幕。
第二句由比喻接入聯想,眼前之雨如仙宮之帷幕,于是進而想到了帷幕的碧牙床上,竹簟已經卷走。為什麼要卷卷竹簟,因為細雨帶來了涼意,已經不适合墊竹簟了。
第三句再進一步,由碧牙床再聯想到巫山神女,而這個巫山神女,可能映射着李商隐現實生活中的曾經的某個女人,讓他想到了當時二人的情意。
這種情意,李商隐用觸覺來表達,他心底難忘的感覺,是那披散的秀發上那微微的寒意。
這些聯想看起來很跳躍,實際上全在詩的神理之中,并沒有脫離“雨”字,第一句是比喻寫雨之狀,第二句是以事寫雨帶來的秋涼,第三句巫山神女本就是與雲雨相關的神女,第四句“發”可喻雨之狀,“涼”可傳雨之感,通篇仍在細雨二字中。
四、《憶梅》憶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第一句“定定在天涯”寫詩人李商隐滞留異鄉,難以脫身歸家。“定定”,是俚語,意即牢牢地,死死地。
第二句“依依向物華”,寫詩人不能歸家,便想去欣賞美好的春天景物,尋求慰藉。“依依”二字,寫詩人仿佛從内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但從與第一句的對比之中,我們便可明白,詩人這是無可奈何之舉,是自我排遣之舉。
詩人本來是去欣賞盛開的百花的,然而他卻回憶起了已經凋謝的梅花,這梅花最讓人怨恨了,因為她開得太早,所以老是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詩人憶梅恨梅,實是梅花的境遇與他太相似。梅花開得早,就像早慧的李商隐,他們都太早經曆風雨寒霜,最終,溫暖的春光還沒到來,梅花便已經凋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