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做出清晰

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做出清晰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22 19:02:57

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做出清晰(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做出清晰)1

10月16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圖/新華社

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報告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治理理念是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最核心目标。報告對社會治理做出了系統論述。

新時代社會治理有哪些方面值得關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社會治理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此,新京報新京智庫專訪新京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豔玲。

新京智庫:在您看來,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論述,有哪些亮點?哪些表述值得關注?

何豔玲:首先,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表述比以往更簡潔,邏輯更清晰,重點更突出。因為二十大報告整體上不僅包括對過去五年的總結,也包含對過去十年新時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整體性總結。

從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表述來看,實際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手段或者路徑,兩個目标,一個願景,也就是說有五個方面的意思。

其中,兩個手段或者路徑,一個是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另一個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是一個整體上的路徑指引,是社會治理的整體框架。為什麼要去健全?就是說在體系架構上還要繼續完善。另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路徑。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可以看做是兩個目标。

最後,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可以看做是社會治理的願景。其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和人人享有,其實是對共建共享的内涵的一個具體表述,但是落腳點還是在社會治理共同體。

可以看到,報告的這段表述雖然比較簡潔,但邏輯上很完整,也很清晰。從我們研究的角度來說,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表述還抓住了社會治理實踐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痛點,即“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應該說報告真正關注到了老百姓的利益訴求,這一表達也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本位。

新京智庫:依據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論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您認為社會治理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何豔玲: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我覺得就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裡包含了中國道路、中國方案、中國知識、中國樣本等等。

一方面,社會治理回應的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的問題。綜合之前會議精神,社會治理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個是社會秩序的保證,一個是社會活力的張揚。各項社會治理工作呈現出的就是這兩個結果。社會秩序和社會活力的本質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社會秩序以人民為中心,因為秩序的維系本質上就涉及利益沖突的緩解,實際上也就是回應人民需求的問題。社會活力則涉及社會的參與,促進社會參與才能更好激發社會活力,這涉及人民主體的問題。

另一方面,這些年各地的社會治理工作都在黨建引領下進行。我們目前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現階段社會的自組織化還有待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基層黨組織就有非常強大的動員能力和權威性,保證了在當前社會治理的創新過程中起到社會引領和各方面引領的作用。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是黨的領導在地方,在基層層面上的具體呈現。所以從這點來說,社會治理也是體現黨的領導的重要場域。

新京智庫: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社會治理領域還有哪些短闆?

何豔玲:如我前面所說,在社會治理中,群衆的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還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另外,社會本身(包括我們自己)作為社會治理的主體,其參與性和主體性的發揮,也還需要做很多工作。這都是未來工作重點。

新京報記者 查志遠 實習生 付佳

編輯 柯銳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