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裝劇的時候,常常看到對江山社稷有大功的文臣武将,去世後會被皇帝賜予“配享太廟”的榮譽!受封家眷無不感動得痛哭流涕,祖墳冒青煙般的與有榮焉!
那什麼是太廟?什麼又是“配享太廟”,“配享太廟”就這麼牛叉?
太廟
太廟說白了,就是是古代國君的宗廟,裡面都擺着他們家的祖宗八輩!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才定皇帝家祖先牌位集中之處享受國家祭祀的地方為“太廟”,以供皇室緬懷先人!
太廟又分正殿和配殿先看正殿,分前殿和後殿。而配殿分東西兩庑。庑就是正房對面和兩側的屋子,很明顯,正殿是供奉的是皇帝皇後以及追溯的先祖及其配偶,比如皇帝的爸爸、爺爺、太爺爺和他們的配偶,必須是直系血親。而配殿,就是一些去世的朝中的功臣們。
太廟内部
為什麼要整個配殿,有兩個好處,一個就是樹立典型,你看他們忠君愛國,死後也能跟皇帝一家共享國家的祭祀和香火,每年大祭的時候,太廟都會在前殿統一鋪設邊案幾,一人一案分餐制。太牢肯定少不了,太牢就是豬、牛、羊各一頭!當然,曆史上也有用活人當祭品祭祀的先例,不如還處于奴隸制社會時的大禹,就曾用防風氏宰了祭祀天地祖宗!春秋時魯國就曾用戰俘的耳朵旁邊配殿的也有極祭品,歲不如皇帝家多,單頁很豐富,起碼也得有少牢嘗嘗!少牢就是豬、羊各一頭,等級稍微低了點!
一方面,古人講究侍奉死者如生前,有這麼多忠臣良将守護左右,也讓皇帝家的先祖們在另外的世界不在寂寞!“對于被下旨可以将牌位放入配殿的有功之臣這就是叫“配享太廟”!打個比方,君權神授,正殿和配殿有點像寺廟中居中為大雄寶殿即正殿,旁邊都是關羽啦、是四大天王等等的旁殿,雖是護法也受世人頂禮膜拜和連綿不絕的貢品香火!
清代配享太廟 臣子 張廷玉
對受忠君愛國影響的古人們來說,這可是對他們一生最完美的主角,天花闆一般的褒獎一生價值的最大化體現!雖然他們大比例可能臨死前不曉得,但作為其後代,牌位跟皇帝和皇帝的直系血親放一塊,當然會覺得光宗耀祖且世代都有榮耀的光環!就因為也象征着對皇室的忠心,對于子孫後代好處大大的。
甚至若是配享太廟的王公大臣們家後代誰犯了大罪,皇帝處置時,一定會因他們的先祖配享太廟,加感情分,從輕處罰。
配享太廟多次進出的王安石
既然好處這麼多,那門檻肯定也特别高。以清朝二百多年為例,茫茫多多公務員,文武百官州府道的大小領導,最終太廟裡面隻有27人有資格被配享。再刨掉親王,也就區區13個名額,這可比中幾率還低還低還低!
講完太廟,引出我們今天的重點問題!
那古代夏商周秦漢三國一直到最後的帝國清朝各朝代是一個接一個赓續前進!前朝滅亡後新朝才建立,換言之,江山易主,天下換了姓,新王朝取而代之後,“該如何處理前朝的太廟,甭管是先朝皇帝們的還是配享的文武大臣們的,考驗着統治者的政治智慧!
一般來講,隻要不傻,應該知道天下歸心的道理!即使前朝滅亡,社會上總還是會有大批遺老遺少對前朝心念念之!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所以,一般情況下繼任者都不會輕易毀掉前朝太廟,以展示包容兼愛之心,以柔的手段慢慢消除社會疑慮,收攬人心,樹立統治者的威信。
雖說保留,畢竟換了人坐江山,前朝太廟的規模一定得縮減!新皇登基,萬象更新,五德始終再次輪回,再以皇帝之禮祭祀前朝太廟,肯定是不可以的!但總得祭祀吧?于是乎,古代禮法制度所設計的“二王後三恪”制便誕生了。
指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贈予封邑,祭祀宗廟,如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牧野之戰滅商興周,就沒對纣王的子嗣斬盡殺絕!封其子武庚管理商朝舊地(河南安陽),并祭祀“重屋”,商朝遺民大悅。
如果封前兩代王朝的皇族後裔,則稱之為“二王後”,如唐武德元年,剛登機的唐高祖李淵便封,隋名義上第三個皇帝恭帝楊侑為酅國公,行隋正朔,車騎服色,一依舊章!以北周後裔介國公,共為二王後。他們可以繼續享受爵位待遇祭祀先祖!
朱全忠
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後裔在,則稱之為“三恪”,“恪”,謹慎而恭敬之意。
如五代十國,後梁開平元年,朱全忠一點也不忠,篡唐稱帝封唐哀帝為濟陰王,一年後将其毒死。開平二年,封唐宗室鴻胪卿李嵸為萊國公,與隋朝後裔酅國公楊仁矩為“二王後”,而加上後周宇文氏子孫介國公則為“三恪”。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贊!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