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23 21:22:52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語文學科優秀教案模闆桃花源記)1

面試三大環節:結構化、試講和答辯,試講就是一個無聲的表演,表演好壞的前提是你能否寫出完善的教案。短短的20分鐘備課時間,寫出特别詳細的試講教案難度挺大,候考備課時,一般寫簡筆教案。但平時準備試講,建議大家寫詳細的教案。

下面欣賞一篇初中語文面試真題簡筆教案《桃花源記》,先看題目: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語文學科優秀教案模闆桃花源記)2

(點擊查看大圖)

★試講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要表達的社會理想。

(3)合理設計闆書。

備注:教學目标、教學重難點、教學用具已省略,主要看與我們試講表演相關的教學過程。

《桃花源記》主要教學過程及闆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英國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虛構”了一個叫“香格裡拉”的東方城市,那裡有着旖旎的風光、蔚藍的天空和純淨的土地,是一個甯靜、安逸、悠遠、知足、明朗、和諧的理想歸宿。人們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稱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為什麼說它在“世外”呢?讓我們一起跟随陶淵明的腳步,探訪那片神秘的土地。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嘗試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3.疏通文意,教師進行糾正和強調。

4.梳理行文線索

(1)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寫小标題。

發現桃花源──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三.深入研讀

1.走進桃源生活

教師提出問題,分小組讨論探究。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歸納,引導學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處世态度,進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漁人進入桃花源後,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引導學生從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兩個角度去思考。)

(2)漁人進入桃花源後,村中人是如何對待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時亂”之後為何“不複出”?漁人“──為具言所聞”後,桃花源中的人“皆歎惋”的原因是什麼?

2.以小組為單位總結文中古今異義詞

(1)鮮美,古:鮮豔美麗,今:(味道)新鮮

(2)交通,古:交錯相通,今:指運輸事業

(3)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4)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不管

(5)絕境,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

帶領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桃源生活。

陶淵明為我們呈現的桃花源是一個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和平、甯靜、平等、安樂的理想社會,描寫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幸福生活圖景,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隐含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抨擊,反映了人民群衆的美好願望。

五.小結作業

有人說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六.闆書設計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語文學科優秀教案模闆桃花源記)3

點擊查看大圖

再次提醒:候考備課時教案可以再簡化一些,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平時練習一定要完整書寫。

-end-

你還可以從這裡找到我們

微博 @教師幫官微

官方QQ群 906393162

資料來源:素材來自網絡資源,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

教師幫APP,掃描二維碼即可下載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語文學科優秀教案模闆桃花源記)4

部編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語文學科優秀教案模闆桃花源記)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