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學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父母、老師盡心盡力地教育孩子,而孩子不努力學習,這是不應該的。
年少時不努力學習,等到長大以後,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到那時候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故事鍊接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司馬光曾被皇帝圭為溫國公。後人多稱他為“司馬溫公”,他從小聰慧過人,被人們稱為“神童”,但他并不驕傲。
為了每天早起讀書,他請木匠做了個圓木枕頭,用這個枕頭睡覺,睡熟後隻要一轉頭就會滑下來,磕在床闆上,人驚醒了,馬上爬起來讀書就這樣,司馬光孜孜不倦地學習、讀書,事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溫公警枕”勤奮的故事也就成為後人争相學習的事例。
玉不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一塊玉石從礦山裡開采出來,不經過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為美玉,更無法加工成有用或值錢的器皿。
人的資質無論多麼好,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人情、禮義、道德,就不明白做人的道理。
故事鍊接
王羲之是東晉大書法家,他有七個孩子。作為一代學識淵博的書法大師,他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
他對自己的孩子很嚴格,規定他們在穿衣、吃飯上都要艱苦樸素,不能鋪張浪費,還教育他們忠誠愛國的道理。
王羲之的小兒子名叫王獻之,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教他怎樣正确寫字。
王獻之不負父望,刻苦練習,天長日久,他寫的字也越來越好
有一次,王獻之正在書房裡練字,父親為了驗證他學得怎麼樣,就悄悄地從後面突然來拔他手中的毛筆,可是卻沒有拔動。王羲之對此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多年的苦心沒有白費。
果然,王獻之長大後也成為有名的書法家,與父親并稱為“書法二王”,為書法界做出了很大貢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