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消防安全小知識安全防火人人有責

消防安全小知識安全防火人人有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4 12:24:32
消防安全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容忽視。安全無小事!請大家牢記這些消防安全知識。

第一部分 家庭消防安全

家庭中容易忽視的火災隐患細節

1、蠟燭

成因:蠟燭在燃燒過程中變軟、走形,非常容易引燃周圍的木制品。

處理方式:睡覺前吹滅蠟燭;蠟燭周圍不放易燃物;最好别用支架不穩的燭台。

2、兒童玩火

成因:愛玩的孩子們喜歡藏在堆滿易燃物的衣櫥裡或床底下點火,一旦發生火災,搜救工作也更困難。

處理方式:把打火機和火柴等要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

3、取暖工具

成因:入睡以後或是無人看管時,電暖氣、小太陽等能夠引燃可燃物。

處理方式:取暖工具要遠離衣物、床褥,不要延長接線。

4、廚房烹煮

成因:鍋裡的熱油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非常容易起火,而且會迅速殃及周圍的易燃物。

處理方式:炒菜做飯時不離開廚房;爐竈周圍不要放置可燃物;如果熱油發生燃燒,直接用鍋蓋罩住。不要将鍋端出屋外,濺出的熱油會引發更大範圍的火災。

5、檢查家庭裝修材料

家庭裝修時,要注意防火。在挑選裝修建材時,應選用阻燃材料,如必須使用可燃材料時應進行防火阻燃處理。

6、配備家用滅火工具

每個家庭可以到正規商店購買家用型滅火器、逃生面罩、逃生繩等工具,還可安裝燃氣報警器等,确保初起火災能第一時間自行撲救,減少災害損失。

7、定期檢查電氣線路

重點檢查線路的接頭部位,發現線路老化問題,應及時更換成新的線路。各種電器的插座應遠離火源,電源線如有破損應及時加裹絕緣膠布,防止出現短路。不要使用不合格、不規範的液化氣罐,液化氣、天然氣洩漏,記得斷氣、通風、忌火、不接打電話。

電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是經常會接觸的東西。要按照說明書正确使用家電,家庭中如果存在使用大功率電器,應當單獨接線,加設保險和開關,應當和小功率電器分開使用插座,使用完畢應當及時拔掉電源。

8、将家中雜物進行分類

将可燃、易燃物品進行密封包裝後堆放在地下室或者離建築較遠、空曠的地方,确保此類物品不會接觸到明火。不要将紙箱、廢舊報紙長期存放在陽台、過道或是樓梯間内。

9、養成安全文明的生活習慣

不要在床上吸煙、亂丢未熄滅的火柴、煙頭,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柴、打火機等物品,更不能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

10、清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

檢查防盜窗上的逃生鎖是否壞掉,樓梯過道是否堆放雜物,逃生避難層是否被占用等,确保逃生通道保持暢通無阻。

家庭防火重點檢查内容

1、家中電線有無老化、破損;

2、電器線路有無超負荷使用情況;

3、電器線路插頭、插座是否牢靠;

4、家用保險絲是否由銅、鐵絲代替;

5、是否按使用說明書正确使用家用電器;

6、家用電器出現故障後是否仍帶病工作;

7、照明燈具是否離可燃物太近;

8、樓梯、走道、陽台是否存放易燃、可燃物;

9、家中是否存放超過0.5公斤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0、易燃物品是否遠離火爐、燃氣爐竈;

11、是否在家從事易燃易爆物品生産、加工、經營活動;

12、是否用汽油等易燃液體幫助生火;

13、燃氣管道安裝是否牢固、軟管是否老化;

14、家庭裝修材料是否大多使用難燃、不燃材料;

15、家中的廢紙、書報是否經常清理;

16、火柴、打火機等物品是否放在兒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17、是否經常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18、在每日就寝前或離開住所前,是否拔掉電源開關、是否熄滅香燭等明火、是否關掉燃氣爐竈的氣源開關;

19、家中是否配置了簡易滅火器具;

20、家中是否制定了火災逃生預案。

巧用身邊"八大件" 不懼家庭小火

1、滅火器

火災發生的初期,若家中備好滅火器,并能熟練地操作它,就可以避免“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勢,實現快速有效地滅火。它的安放地點應是幹燥通風且随手可拿到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雨淋,遠離腐蝕性物質,不可放在衛生間或暖氣上。還要定期檢查,看是否過期或壓力不足;每兩年必須進行再充裝,再充裝前,滅火器筒體必須經2.5MPa水壓檢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2、濕布

如果家庭廚房起火,初起火勢不大,這時可以用濕毛巾、濕圍裙、濕抹布等,直接将火苗蓋住,将火“悶死”。

3、鍋蓋

當鍋裡的食油因溫度過高着火時,首先應關掉氣源,然後迅速蓋上鍋蓋,使火熄滅。如果沒有鍋蓋,隻要能起覆蓋作用的都行,或将切好的菜倒入鍋内同樣也能滅火。

4、杯蓋

酒精火鍋在加酒精時突然燃燒起來,并引燃裝酒精的容器,應立即蓋死或捂死容器口,窒息滅火。如果将容器丢出去,酒精流到哪裡濺到哪裡,火就會燒到哪裡。

5、食鹽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在高溫火源下,會迅速分解為氫氧化鈉,通過化學作用,抑制燃燒。

6、沙土

在室外發生初起火災又沒有滅火器,在用水滅火危險性較大的情況下,可用沙土覆蓋,使火窒息而滅。

7、逃生繩

一根繩逃生無門的情況下,一根繩可以幫助我們從陽台順利脫險。一般建議3—5樓的居民在危急時使用。小拇指一般粗的就可以;長度應根據自家的樓房高度情況選擇,甯長勿短;内芯為軍用航空鋼絲,外包由尼龍線編織而成的逃生繩是首選;逃生雖然匆忙,但一定要綁堅固。在使用逃生繩時,事先在一些堅硬的地方墊上一些床單衣物,防止逃生過程中磨斷繩索。為了防止突發火災時手忙腳亂,平時可以把繩子固定在室内堅固的地方,一旦發生火災,就可以救急逃生。

8、手電筒

在夜間失火,電路燒壞以後,屋内一片漆黑,猛然發現家中已是一片火海。這時,一隻高亮度的手電筒,就能解您的燃眉之急,另外,還可以作為呼救的用具。

第二部分 公共場所消防安全

公共場所有什麼火災危險性?

1、人員集中,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人員聚集的公共娛樂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在火災的發展階段人員是很難疏散完畢的,即使是小的火災事故,也會導緻人們驚慌失措、争先逃生、相互擁擠,不能及時疏散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

2、室内裝修、裝飾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3、用電設備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公共場所一般采用多種照明和各類音響設備,且數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局部過載,短路等而引起火災。

4、發生火災蔓延快,撲救困難。

消防安全小知識安全防火人人有責(這些消防安全知識請牢記)1

光顧公共場所要注意哪些?

1、要掌握一定的自救逃生知識。單位組織的消防觀摩、逃生演習、消防知識培訓,一定要積極參加,平時自己也要多學習一些逃生知識。

2、要做到心中有數。進入娛樂場所,自己要有意識地了解其内部地形,熟悉所有通道的走向。切不可隻顧玩樂,對這些不聞不顧,以緻火災發生時驚慌失措,無路可逃。

3、遇險應沉着應對,果斷行事。大部分人員在遇到火災等突發性事件的時候,總是慌亂無章,不知所措,正因為這樣,才會導緻一些慘案發生,一旦遇到火災等突發性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靜地思考一下以前學過的消防知識,仔細觀察出事現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逃生工具,緊張有序地逃生。

消防安全小知識安全防火人人有責(這些消防安全知識請牢記)2

第三部分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十不要”

不要攜帶火種進山,不要在林區吸煙、打火把照明,不要在山上野炊、燒烤食物,不要在林區内上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不要煉山、燒荒、燒田埂草、堆燒等,不要讓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區内玩火,不要在野外燒火取暖,不要乘車時向外扔煙頭,不要在林區内狩獵、放火驅獸,不要讓老、幼、弱、病、殘者參加撲火搶險。

森林火災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産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産用火,林副業生産用火,工礦運輸生産用火等;

2、非生産性火源:如野外炊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

(二)自然火

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影響火災的三要素: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

森林火災的發現比撲滅更有意義

森林火災危害大,撲滅困難,于是在火災還在萌芽狀态立即撲滅它就顯得尤為重要。森林火災因為常常處在深山老林中,不易發現,故而發現火災對于早撲滅火災具有重要意義

撲救森林火災應如何強化安全措施

強化撲火組織。

一是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

二是臨時組織的撲火人員,必須指定區段和小組負責人;

三是明确撲火紀律和安全事項;

四是檢查撲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撲火服是否寬松、阻燃;

五是加強火情偵察,組織好火場通信、救護和後勤保障;

六是從火尾入場撲火,沿着火的倆翼火線撲打;

七是不要直接迎風打火頭,不要打上山火頭,不要在懸崖、陡坡和破碎地形處打火,不要在大風天氣下、烈火條件下直接撲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處撲火;

八是正确使用撲火機具。

森林火災脫險自救方法

一是退入安全區。撲火隊(組)在撲火時,要觀察火場變化,萬一出現飛火和氣旋時,組織撲火人員進入火燒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區;

二是按規範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一邊點順風火,一邊打兩側的火,一邊跟着火頭方向前進,進入到點火自救産生的火燒迹地内避火;

三是按規範俯卧避險。發生危險時,應就近選擇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直到見着濕土,把臉放進小坑裡面,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正面;

四是按規範迎風突圍。當風向突變,火掉頭時,指揮員要果斷下達突圍命令,隊員自己要當機立斷,選擇草較小,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頭,憋住一口氣,迎風猛沖突圍。人在7.5秒内應當可以突圍。千萬不能與火賽跑,隻能對着火沖。

來源:湖南消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