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貴陽南明區解放路貓貓坡社區一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個棺木,相關部門接到反映後立即到現場進行勘探,為了對棺木進行保護和研究,相關部門于7月1日淩晨1點,将棺木轉運至貴州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等待開館檢驗。
7月1日早上9:00在貴州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聚集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學院 、法醫司法鑒定中心、貴陽市文物局、貴陽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南明區文管所等多個部門的專家及工作人員,他們正在對日前發現的棺木進行清理,記者在現場看到棺木上沾滿了泥土,專家及工作人員用刷子輕輕地擦拭掉上面的泥土,便于觀察棺木的外觀。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興龍:
因為他這個是漆棺
漆棺表面要看有沒有彩色的繪的圖案
有一些棺是有那種圖案的
如果有(圖案)
可能會有一些喪葬習俗上的意義
我們就可以對他進行研究
經過近30分鐘的清理後,一口黑色的棺木呈現在大家眼前,據現場觀察,棺木外觀上并沒有繪制圖案。随後,專家對棺木樣本進行采集,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後,專家組打開了棺材并對棺材内的情況進行了勘察,初步查看後發現棺材内沒有陪葬品,屍骨腐爛程度也比較嚴重。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周必素:
墓主人的屍骨還是有一點高度腐爛的
實際上人骨是完整的
但是有一點散了
為了防腐 保持墓主人的幹燥
裡面填塞了大量的石灰
現在石灰已經凝結成塊
這跟我們所了解的貴州這一片的
特别是我們在黔東地區
看到的清代的墓葬
在木棺裡 在墓主人周邊
填塞這種石灰
這種葬俗是比較普遍的
經過現場勘察,該棺木時間初步判斷為清朝晚期,而墓主人的性别、民族、死亡時間等信息,還需等待進一步研究。
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學院 /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法醫病理室主任汪家文:
像這個清代墓主人
他的軟組織
基本上都不完整了
就沒有研究價值了
骨骼相對來說還比較完整
下一步我們會提取死者的骨骼
到實驗室繼續進行檢查
包括做一些研究
一個是個體識别
比如這個死者是什麼民族的
第二次死亡時間
我們通過他骨骼的檢測
來推斷他大概的死亡時間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告訴記者,雖然屍體有一定程度的腐壞,但棺木外觀保存完整,棺木出土時旁邊有三件陪葬品,且棺材内有部分殘留的絲織品,這些對于研究清代喪葬習俗具有一定價值。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周必素:
他棺椁前面有幾個罐子(碗、碟子、罐子)
當時安葬的方式以及墓棺裡的石灰
以及他裹在頭上的絲帕
以及他身上附着的紡織品
這些東西實際上對我們
對于清代的喪葬習俗的研究
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那發現棺木的現場情況如何呢?是否還有其他文物或墓葬呢?貴陽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文物執法大隊大隊長侯劍進行了解答。
貴陽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文物執法大隊大隊長侯劍:
從目前勘測的情況來說
他們施工的區域
沒有再發現不可移動的文物了
所以他們可以繼續施工了
對于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現場負責人
我們要求他們
一旦發現地下有不可移動的
或者疑似文物的(物品)
必須立即停止施工 進行保護
并逐級通知各相關部門
如轄區辦事處或者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專業隊伍和專業人士到現場進行鑒定
轉自:貴陽融媒問政
來源: 貴陽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