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釁對方底線這件事上,美國一直都有着異常的天賦。
從對俄羅斯核警告到聲稱台海爆發沖突将出兵,美國在九月份把中俄的紅線踩了個遍。
在國際局勢的多重升溫之下,西方世界又随着意大利極右翼政黨聯盟的競選成功,迎來了危機以來的首次右翼擡頭。在全球割裂、局勢緊張之時,右翼又一次走上台面,開始影響全球政治走向。
于是在一地雞毛中,世界政局開始出現奇怪的走向。
首先是俄烏的新問題。在四州公投結果公布後,美俄有關“核”的口水戰把兩國關系推到了全新的低谷。由于雙方都聲稱要将核武器出現在烏克蘭的可能性掐滅,卻又都不願意放棄對對方的核威懾,俄烏局勢開始進入危險的方向。
在四州公投前,美國及其盟友就已經聲明,不論如何都不會承認這場“僞公投”的結果。但現實是最終公投的投票率和票數都達到了國際通行的标準,即投票人數達到選民總數的50%以上,最終結果得票率在投票人數的50%以上。
根據西方集團在科索沃等地親手操作過的案例來說,這場公投已經完全合法,四州入俄也應該得到承認。但是西方還是選擇了對自己做過的事翻臉不認賬,拒絕承認四州公投結果,并開始造勢俄羅斯的“核”威脅。
普京确實在公投前為了應對西方的咄咄逼人,說出過一些和“核”相關的話,但是普京在21日部分動員講話中的原話是:“如果俄羅斯認為其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我們将使用我們可以使用的一切防禦手段,這不是虛張聲勢。”“那些試圖用核武器敲詐我們的人應該知道,風向也可能轉向他們的方向。”
原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反擊西方把俄烏沖突話題引到核武器上。從二月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開始戰備值班以來,西方從來沒有停止過這類嘗試,即通過宣傳俄羅斯可能進行核戰争來提升西方制裁與軍援的正義性。
但實際上俄羅斯在整場戰争中也隻是提升核部隊的戰備等級,這算是對西方擁核國家介入局勢的正常反應,相比其上世紀冷戰時期動不動把核武器拉到邊境對峙的局面,已經算是相當克制了。
普京本人也沒有提及俄羅斯會對烏克蘭進行核打擊,隻是警告西方不要把核武器運到烏克蘭,因為在相當早的時候,烏克蘭就在尋求擁核,并與西方展開了相當多的交流,西方一些政客也在因為戰争進程的拖延給歐洲帶來能源危機而動搖。
在開戰後,有關“烏克蘭如果擁核就不會遭到侵略”的說法在西方網絡相當流行,雖然大家都明白烏克蘭問題的總爆發和烏克蘭是否擁核完全沒有關系,而且把核武器交到這種缺乏管理能力的政府手中面臨的風險相當大,但輿論還是在一些引導之下廣泛傳播,以至于俄羅斯政府對相關問題非常警惕。
在美國開始介入輿論以後,事情從嚴肅的政治劇,發展成了滑稽的肥皂劇。在美國主要政客警告俄羅斯不要使用核武器,布林肯當着媒體的面威脅俄羅斯“美國已經制定了俄羅斯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器後的預案”之後,俄羅斯似乎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核威脅。
于是梅德韋傑夫在社交軟件Telegram上重申了俄羅斯的核政策:“如果有必要,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在預定的情況下。嚴格按照國家核遏制政策基本原則。如果對我們或我們的盟友使用此類武器實施攻擊。或者,如果在使用常規武器的侵略時出現對我們國家生存的威脅。俄羅斯總統不久前直接談到了這點。”
這段話所闡述的觀點本來是五個合法擁核國家都遵從的基本策略,但是在這個節點上,就自然被美國當成了俄羅斯進行核訛詐的現實證據,在國際輿論上缺乏陣地的俄羅斯自然就是褲裆抹黃泥,有理說不清了。
雖然西方一直很熱衷使用這種誤導解讀加套話的輿論手段,但是這種在底線上走鋼絲的手段是相當危險的,一旦真的弄巧成拙,人口密集的歐洲就真有得受了。
而随着局勢一步步被美國升溫,歐洲盟友中已經有人不願意陪着繼續玩這場危險遊戲了。
半年多的戰争與對俄制裁給歐洲帶來了嚴重的能源危機,再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通脹問題,歐洲的這個冬天必然難熬。在現實社會問題的影響下,不論上層想下怎樣的大棋,底層也已經撐不住了。
民粹主義的擡頭在歐洲是肉眼可見的。包括法國、意大利瑞典在内的多個國家開始出現極右翼政黨得勢的局面。雖然高層政治家們都還在批評極右翼擡頭,政治評論界也開始将之稱為“二戰後最危險的右翼擡頭”,但底層受到實際影響的普通人并不吃這一套,在危機之前,普通人還是選擇通過極右翼政黨,将自己充滿情緒化的不滿傳達給現政府。
這些政黨也都自稱為“民衆不滿的代言人”,将自己的競選包裝成“愛國熱潮”,雖然有些媒體将之稱為“政治海嘯”。但對西方體制來說,民粹主義所傳遞的也是民意,憑借這些民意合法上台的右翼所做的事情,所有人也隻能接受。
意大利的右轉彎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事件。随着意大利内政部26日發布了對99%選票的計票結果,極右翼政客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得票率為26%,兄弟黨所謂的中右翼政黨聯盟得票率為44%,已經領先于其他政黨與黨派聯盟。根據政黨聯盟的政治約定,梅洛尼作為聯盟中得票最多的政黨黨魁,将在赢得選舉後出任意大利總理。
對此歐盟相當擔憂,因為梅洛尼和其領導的政黨長期都是對歐盟持質疑态度的,她一旦上台,可能會對歐盟内部團結造成巨大打擊。歐洲一些媒體已經開始将其比做墨索裡尼的上位,而歐洲多國政要對梅洛尼當選也頗有微詞,大有排擠的意味。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聲稱“民粹主義總是會以災難告終”。暗指梅洛尼的上台将是意大利的災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聲稱“我們有手段”應對不符合歐盟意願的大選。
歐盟對意大利的援助也變得相當爽快,在27日,歐盟就批準了意大利的210億歐元複蘇資金,以改善意大利經濟狀況。
不過反歐盟以及反移民是歐洲這些極右政黨的基本立場,經濟上的援助很難改變這些政黨的基本立場,歐盟所能期待的也隻有經濟複蘇後的意大利民意出現變化。
不過至少當下,意大利右轉已成定局。根據競選時中右翼政黨聯盟的一些觀點來看,意大利很可能不會繼續和歐盟一起趟俄烏這場渾水,清潔穩定的能源被列入了施政的第一位,在意大利全體排斥核能的前提下,右翼也隻能從俄羅斯身上作文章。
而在意大利國内,右翼能夠上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現政府在俄烏沖突激化後,過分關注對烏克蘭的援助,而忽視國内民生。意大利民間對烏克蘭的看法從開戰初期到今天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自身利益重新被擺到第一位,有關反對過度支援烏克蘭的活動層出不窮。
簡單地說,歐盟内部要亂了,西方國家開始因為自身利益右翼化,拖垮俄羅斯的整體戰略将出現漏洞。
這當然給美國帶來了更多壓力。因為美國當下無法把全部精力放在歐洲的俄烏戰場上,從上半年開始,美國就相當自信地多線激化局勢,在東方執行了針對中國的大戰略。
美國最初的策略很可能隻是在全球經濟下行區間攪亂全球,方便轉嫁自身的危機,但是到了下半年,很多問題在矛盾的層層疊加下,已經極大偏離了原來的初衷,走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在佩洛西竄訪和拜登宣布會出兵台海後,中美關系再度進入升溫。由于兩國在特朗普時代就因為各種原因切斷了大多數交流渠道,拜登上半年的操作又幾乎斷掉了中美重建交流渠道的嘗試,所以在兩國缺乏正常交流的情況下,拜登的大多數政策都發揮出了超預期的破壞效果。
現在白宮的态度已經開始從實施遏制政策的同時避免戰争,逐漸轉向将可能的戰争責任推向中國。白宮也意識到了自身的政策越過了中國底線,但是當下白宮主要的政治原則就是不讓步,所以針對中國的強硬政策還會在偏離初衷的路線上繼續将錯就錯地走下去。
這就衍生出了新的問題,在現在全球經濟下行、能源危機的背景下,美國以外的國家之間是否有必要繼續背離共同利益,陪着美國自爆。
現在來看各國之間雖然有博弈,但對于陪着美國自爆這個選項,都還有保留意見。
9月27日,中國外交部通報了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晤歐洲11國領導人與外長的情況。其中王毅外長指出,中歐作為多極化使命中的兩大重要力量,應堅持互為戰略夥伴關系的基本定位,保持對話溝通的良好勢頭,相信歐盟将堅持戰略自主,共同推動中歐關系行穩緻遠。而歐方表示重視發展對華關系,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期待同中方深化相關領域合作。
歐盟戰略自主是其中的重要關鍵詞,歐盟内部在看到經濟和右翼擡頭問題以後,需要有切實的經濟增長,來遏制出現的社會問題,同時歐洲還需要規避美俄博弈帶來的核風險,繼續保持獨立性推進世界多極化會是個比較保險的選擇。
局勢的緊張與複雜化對各方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如何處理戰争與可能的戰争風險,如何評估類似中歐、俄歐這種受到美國影響極大的跨區域合作,将是未來各方的主要政治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