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增城公益人物

增城公益人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0:16:54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

“請出示一下健康碼。”

“請打開‘粵核酸’小程序。”

“來這邊掃碼,登記信息。”

“請保持一米距離。”

……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2

在海珠區鳳陽街道敦和社區核酸檢測點,有一條亮眼的志願服務“流水線”,四個志願者姐妹總是風雨無阻出現在核酸檢測點,熟練地指引街坊有序進行核酸檢測。熟悉他們的街坊每次路過都會熱情地和她們打招呼:“又是你們啊阿姨~”“是啊,我們又來啦,做核酸了沒?帶家人一起過來做核酸。”這四位志願者姐妹就是敦和社區的“四朵金花”——伍玉卿、鄧惠紅、何秀英、任妙玲,在疫情防控中,他們“組團”開展志願服務,支援街道各項工作。

溫柔大姐伍玉卿:

随叫随到,配合姐妹做工作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3

75歲的伍玉卿是隊伍中的大姐,自退休以來便開始陸續參加志願服務。四姐妹一起做志願工作以來,她總是随叫随到,一馬當先。因為不大會看手機消息,所以伍玉卿生怕錯過姐妹們的“行動”,經常主動詢問姐妹們有無活動,叮囑姐妹們有需要一定要叫上她。“大姐,您能否陪我上門一下?”“你等我,馬上來找你。”這種對話經常發生在伍玉卿和鄧惠紅之間,隻是因為一個是膽量大的大姐,一個是膽子小的二妹,無論什麼時間,無論多晚,隻要妹妹們需要,伍玉卿總是随叫随到。

伍玉卿退休之前從事街道工作,深知基層工作者的辛苦,所以退休後主動幫助居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門慰問孤寡老人,熱情幫助鄰裡街坊。“幫人很開心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明年我就是一名滿5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我還要繼續發揮餘力,做群衆的貼心人。”

幹練二姐鄧惠紅:

關愛老人,全身心投入志願服務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4

70歲的二姐鄧惠紅,退休後一直參加社區志願服務,至今已十幾年,她也一直協助社區開展黨務工作,期間熱情地幫助7位黨員做入黨介紹人,帶領新入黨黨員為群衆辦實事、辦好事。“我和上一任社區書記都是紅姨發展的。”敦和社區黨總支書記簡靜雯告訴小e。

住在敦和花園社區幾十年,鄧惠紅對社區退休人員的情況特别熟悉,社區的很多黨員和群衆都認識她,她主動擔負起了關愛社區老人的“任務”,經常上門探訪社區老人。“有時候我們電話聯系不上一些獨居老人時,隻要跟紅姨說一聲,無論多晚,她都會上門找到老人家才放心。”簡靜雯說,“黃叔是我們轄内的一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沒有手機,不方便聯系他,于是紅姨經常上門探訪,關懷黃叔的生活情況。”

鄧惠紅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家中不需要她幫忙帶小孩,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隻要社區有需要,她就第一時間給“姐妹們”發消息,無論什麼時間,隻要街坊有需要,她都會叫上大家一起上門,“誰有時間誰去”是她們之間的默契。鄧惠紅總說:“看到老人家的笑容,自己由衷地開心,發揮自己的價值,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自己的内心很充實。”

負責三姐何秀英:

帶動全家一起做志願者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5

67歲的何秀英在姐妹團中行三,2007年至今已做了15年志願者,期間不僅多次參加志願活動,為社區居民服務,還幫助2名大學生黨員轉正。在街道開展的疫苗接種工作中,何秀英跑前跑後,全力支持。在一次準備疫苗接種工作時,突降暴雨,何秀英二話不說,帶頭走進雨中,繼續開展工作;遇到街坊有情緒,何秀英不急不躁,耐心為街坊做思想工作,從而打消街坊的顧慮。不少街坊看到“掃樓”的何秀英都會熱情地請她進門飲茶、休息,每每這時,何秀英的臉上總會不自覺綻放出笑容。去年,在街道開展的征集微心願活動中,何秀英也和姐妹們一起發動捐款,給有需要的長者買洗衣機、電風扇等生活用品。

看到何秀英的默默奉獻,簡靜雯經常被其感動:“英姐的腰不是很好,但是她從沒有跟我們訴過苦,尤其在去年老人接種流感疫苗的時候,她一個一個帶孤寡老人去社區醫院接種,醫生都認識她。”

不僅自己做志願服務,何秀英還帶動了全家老少“齊上陣”,女兒女婿都是志願者,經常出現在各個核酸檢測、疫苗接種點位,認真服務街坊。接受采訪時,何秀英告訴小e:“有些事情很平凡,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我願意堅持,一方面是因為有志同道合的姐妹們相伴,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想要為社會做些貢獻,幫助了别人自己會覺得很開心。”

“妙齡少女”任妙玲:

姐妹中的“技術員”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6

任妙玲今年57歲,是姐妹團裡的小妹,因為年齡最小,名字中又有“妙玲”二字,所以經常被三位姐姐稱作“妙齡少女”。任妙玲也是退休後開始做志願者,如今已近7年。因為對手機操作比較熟悉,任妙玲成了姐妹中的“技術員”,在疫苗點位服務時,她負責測溫,在核酸點位服務時,她負責掃碼登記,姐妹們使用手機遇到困難時,她總會熱心幫忙。

任妙玲是不怕吃苦的性格,她總說,自己做志願服務是鄧惠紅和何秀英“帶出來”的,所以理應多為姐妹們分擔些。和姐妹們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大家都開心。

住在同一個社區,做同一件事情,然後一起堅持了下來。說起姐妹們的相識,“四朵金花”都表示是緣分,很開心。

  • “我們都在小區住了20多年了,但是上班的時候互相都不認識,退休以後在社區黨支部群才逐漸互相認識,然後一起變成了好姐妹。”鄧惠紅說。
  • “之前我們是一起做志願者的好夥伴,近幾年才被鄰居們稱作‘四朵金花’。2020年開始一起支援核酸檢測,然後一起支援疫苗接種,我們總是在一起,細心的街坊們發現這一有趣的事情後,開始稱我們‘四朵金花’,我們覺得這是街坊對我們的認可,所以很開心。”何秀英說。
  • “我們的工作當然離不開社區的幫助,居委會領導對我們很關心,群衆街坊也對我們很好,我們姐妹之間也很協調,有什麼事一起上。我們一直認為,出來服務街坊證明我們身體好,我們沒有任何怨言。”任妙玲說。
  • 大姐伍玉卿則說:“主動來,主動做。我們都幾十歲了,希望可以給年輕人做個好榜樣。”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7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8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9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0

▲“四朵金花”在核酸檢測點位。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1

▲“四朵金花”發動老年人接種疫苗。(社區供圖)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2

▲伍玉卿在疫苗接種點為街坊測量體溫。(社區供圖)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3

▲何秀英指引街坊填表。(社區供圖)

增城公益人物(海珠海珠好人)14

▲任妙玲(左)和鄧惠紅(中)在疫苗接種點為街坊測量血壓。(社區供圖)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簡靜雯對“四朵金花”贊不絕口:“四個黨員在社區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參與社區的志願服務。很多居民有事情也會找她們,她們都會熱情地幫忙。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們不怕苦不怕累,耐心細緻,受到大家的歡迎和稱贊。”

【圖文記者 曹婧雲(特别标注除外)】

【編輯 孟令奇】

來源:微社區e家通新鳳陽(xxsbejtfy)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