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一南演講相信的力量

金一南演講相信的力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16:42:01

人際相處中,信任,是增進感情的最好方法;理解,是消除誤會的最好途徑。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也往往因為家長缺乏對孩子的理解和信任變得愈發突出,尤其是在留守兒童為主的廣大鄉鎮學校。如何幫助這裡的家長、老師更加了解青少年對網絡生活的真實需求和渴望?如何彼此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5月10日,由騰訊發起的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公益項目DN.A計劃聯合公益組織陽光朋輩計劃,走進江西省泰和縣泰和四中,舉行了一場名為《相信的力量》的網絡素養公開課。這也是DN.A計劃的第七場公開課。

金一南演講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1

DN.A計劃發起人騰訊公司副總裁姚曉光、著名主持人李小萌,與泰和四中的家長及學生同台交流。家長與學生從各自視角出發,分享了對于網絡的理解和認識,并在陽光朋輩計劃專家的指導下,通過正向溝通、正向激勵等互動方式,探讨如何建立互信的關系,感受信任的力量。

金一南演講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2

公開課現場,騰訊副總裁姚曉光還宣布,DN.A計劃與陽光朋輩計劃合作的網絡素養課程正式啟動。自今年9月起,将在江西省泰和縣包括泰和四中、萬合二中、南溪初中、南溪中心小學在内的四所學校,開啟為期一年的網絡素養課程。

金一南演講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3

孩子的心聲:請相信我有自制力,不要“談網色變”

DN.A第七期公開課分為課堂與講座兩個部分。與其他課堂不同,DN.A計劃與陽光朋輩計劃合作的網絡素養課程上,帶領泰和四中同學學習網絡素養知識的是他們的同齡人而不是老師。同學們分成4個小組,由小組長帶領組員通過遊戲的方式體驗信息在網絡傳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然後再一起讨論如何使用網絡工具、如何通過工具獲取信息以及怎麼避免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在講座現場,同學們則講述了自己在上網過程中,與父母、同學、老師之間發生的真實故事。演講中,同學們提及最多的兩個詞就是“距離”和“信任”。

謝同學的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時與自己交流少,每次回家,父親都會因為上網問題和自己發生沖突。謝同學說自己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但也希望父親可以理解自己。“我真的不會沉迷網絡,它隻是我的一種放松方式。距離,改變不了我對父親的愛,改變不了思念。我希望距離也不要改變父女之間的信任。”

鄧同學則講述了母親對于自己使用手機從完全禁止到信任的過程。“我覺得家長和孩子應該多溝通,掃清彼此的顧慮。當孩子犯下錯誤,父母應該多一些理解和信任,而孩子也應該多信任父母,不要以懷疑的眼光對待父母。”

在網絡使用上,同學們希望父母能更多地學會“放手”,不要“談網色變”,也不要認為網絡全是壞處,會耽誤學習。

彭同學說,自己平常最喜歡的放松方式就是打網絡遊戲,但父母知道後,就開始想盡各種辦法阻止。他很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因為他認為自己完全能夠控制好遊戲的時間,做到不沉迷。他希望父母可以重新審視網絡的好壞,也要學會放手,相信自己可以自律。

肖同學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也多次被父母誤解。她覺得網絡可以幫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識,開闊更寬的視野,在網上與朋友分享心情、交流想法,也能幫助自己減輕學業的壓力。面對父母的誤解,她希望:“與其‘談網色變’,不如以親情的溫暖,融化網絡的冰山,讓網絡成為我們共同的良師益友。”

在這些小講師中,也有一些曾經沉迷網絡的少年,周同學和郭同學,就講述了父母幫助自己走出網絡沉迷的經曆。無論是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折紙、外出打球鍛煉,還是在母親一句句真誠話語的鼓勵下,一步步走出對網絡的依賴。

從同學們真摯的叙述中,記者能感受到,在孩子沉迷網絡的時候,父母對于孩子并沒有責備、控制,而是用鼓勵、支持、理解和陪伴,給了孩子無盡的動力,幫助他們克服重重的困難和阻礙,與他們一同成長。

公開課上,泰和四中的劉冰月同學還介紹了一項針對本校同學的網絡使用情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時對于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類型的應用使用頻率較高。有超過6成的同學會通過網絡來解決學習上的困擾,也有過半數的同學會通過網絡與他人共享快樂或憂傷。同學們并不認為網絡的使用對自己的人際關系産生影響,90%以上的同學不會因為網絡與同學、朋友或老師之間發生沖突,66%的同學不會因為網絡與父母産生沖突。有超過半數的同學都認為,網絡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圓桌對話:網絡問題引發分歧,親子雙方如何重建信任

同學們的演講結束後,騰訊公司副總裁姚曉光,著名主持人李小萌,陽光朋輩計劃發起人、深圳中學的心理教師王新紅,以及泰和四中的家長和老師代表,一起與孩子們針對上網問題進行了一次開誠布公的交流,交談中,孩子和家長分别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講述了自己對網絡生活的認識和期待。

孩子們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好網絡與生活的關系,也懂得如何正确利用網絡增長知識、拓展視野,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分辨網絡信息的好壞,也會增強自制力,希望父母能夠信任自己,不過分禁止自己接觸網絡。

在主持人李小萌的引導下,在圓桌論壇環節,泰和四中初二學生劉冰月向姚曉光提問,“能告訴我怎麼制作遊戲封面嗎?”熱愛遊戲,也喜歡動腦筋的她,一直想獨立設計一個遊戲,但被設計封面這個問題難倒了。姚曉光回答,“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有夢想是很好的,但現在不需要立即放下學習去做這件事。現在有很多一流高校會設立遊戲相關的互動數字專業。如果你希望這成為你的事業,你需要先好好學習,才有機會去深造,未來會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

家長代表謝玲給孩子們講述了成人視角中的網絡生活,也坦陳了自己在面對孩子想要自由探索網絡的需求時,存在的一些顧慮。他們覺得網絡固然存在許多便利和好處,但也存在許多陷阱,希望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擔憂,允許父母們對他們的網絡使用情況進行監督,保證他們的網絡使用安全。

關于孩子應該如何取得父母的信任,騰訊公司副總裁姚曉光分享了自己少年時如何通過不斷的努力,獲得父親的信任,最後擁有了一台屬于自己的電腦的真實經曆。他認為孩子們要想讓父母信任自己,需要要向父母證明自我約束的能力,其次要清楚利用網絡的長遠目标和階段目标。你為什麼需要一台電腦,為什麼想要上網,隻有你的目标明确,才能讓父母相信,你可以高效、積極地使用網絡。

同時,作為一位父親和一位遊戲行業的從業者,姚曉光通過分享自己把對電腦的興趣轉化成終身追求的事業的親身經曆,對如何利用網絡激發孩子的内在能力,提出了具體建議。

姚曉光表示,數字時代離開網絡我們肯定無法生存。切斷孩子與網絡的聯系,就切斷了孩子很多的交往與學習新的技術的機會。所以還是要以開放的心态,鼓勵孩子用好電子設備,用好網絡,但一定要用之有度,線上與線下結合。并且培養網絡素養,不止是針對孩子們,也是針對父母,需要全社會一起來努力。就像DN.A公開課的第一講提出的口号“不插電的陪伴,每天一小時”一樣,父母也要學會放下手機,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通過圓桌會議,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家長、孩子、老師們難得地促膝談心,就困擾他們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論。孩子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家長相信自己可以有自控力;家長關心的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老師關心的是,面對緊張的親子關系,老師該怎麼做好平衡器。

姚曉光分享了他對孩子上網故事的感受,他說,“孩子們關于上網的糾結經曆,其實是在鍛煉自己的自律能力。一個人的自律能力對未來成長和成功至關重要。”

朋輩計劃的發起人王新紅老師對此表示認同,她說,從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中,其實可以發現,父母對孩子的過度管控實際上并不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随着孩子的成長,不僅他們需要的物理空間會變大,心理空間也會變大,信任就是擴充和保證這個心理空間的重要力量。今天孩子分享的故事看上去不同,但是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走進網絡世界時所做的事情都不是“一次就正确”,而是有一個探索和試錯的過程。如何讓這些經曆成為有益的成長資源而不是家庭沖突的導火索呢?答案是基于信任的溝通和幫助。如果家長在孩子探索和試錯的過程中,保持一種信任的态度,并将這種态度落實在每一次和孩子的互動中,用語言和行為表達出來。

主持人李小萌說,除了多觀察,多傾聽,和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和保持信任關系的另一個方式是家庭會議。她建議家庭每周都要開一次家庭會議,将網絡使用變成一個在家庭裡可以讨論的事情。

DN.A計劃 陽光朋輩計劃:同齡人賦能,數字時代共同成長

公開課最後,騰訊公司副總裁姚曉光,作為DN.A計劃的發起人、也是一位父親,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觸,并公布了DN.A計劃未來一年的工作計劃。

姚曉光表示,這一代孩子可能更懂網絡了,但父母也更焦慮了,這種焦慮加劇了彼此之間的沖突。

DN.A計劃的出現,就是希望解決這個問題。DN.A計劃,是數字原住民計劃(DIGITAL NATIVES. ACTION)的簡稱,希望能夠為在數字時代感到焦慮的父母,提供和網絡教育有關的各種知識,也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們能夠在數字世界裡健康成長,自由綻放。

姚曉光介紹說,自2018年7月至今,DN.A網絡素養公開課已經成功舉辦了6場,聽到了越來越多孩子、父母和老師的心聲,也收獲了更多的信心。

“我們發現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強大,每個孩子都有自主發展的潛能。所以DN.A計劃下一階段的工作的核心思路,不是傳授知識,不是将孩子置于全面的管控之下,而是賦能,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孩子們全面認識網絡,激發孩子們自主、自控、自我發展的能力。”

姚曉光說,為了實現“賦能”這一目标,DN.A計劃今年将邀請更多合作夥伴加入,聯合各方推出适合不同年齡段家長和孩子閱讀的網絡素養相關書籍;與國内頂尖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一道,尋找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背後的根源,探尋如何讓親子雙方高效交流,共同學習科學使用網絡。

DN.A計劃将與陽光朋輩計劃合作,自今年9月起,在江西省的四所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網絡素養朋輩課程,共計培養100位小講師,再通過小講師的授課,預計可觸達1000名中小學生。“陽光朋輩計劃”是由深圳市源泉朋輩輔導服務中心實施的公益項目,通過同齡人互助的模式在改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次合作,雙方将以江西省四所學校作為試點,推廣“同輩互助”的理念,通過同齡人的互幫互助,幫助這些學校的學生更好地了解網絡素養知識,建立良好的上網習慣。

DN.A 計劃今年還将出版系列書籍,包括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的案例分析,以繪本形式呈現的孩子的第一套“上網書”,以及邀請網絡安全專家、媒介、心理和教育專家撰寫的《給孩子的家書》。

同時,DN.A計劃也正與華中師範大學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合作,根據青少年的年齡特點,研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課程體系。

在公開課最後,姚曉光表示,“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強大,每個孩子都有自主發展的潛能。在網絡素養教育上,不應該把我們的認知灌輸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并嘗試尋找答案。在我愛上電腦的那個年代,父母根本無法想象互聯網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也許未來會有AI技術的出現,有更強大的體驗。父母可能沒有這種感知,但是孩子能感知得到。”

附:姚曉光演講正文《相信的力量》

從去年 DN.A 啟動到現在,我這是第三次參加網絡素養公開課了。作為騰訊 DN.A 計劃的發起人,我也曾經是一個孩子,現在當上了爸爸,剛才聽同學們分享時,我有很多感觸。

每一代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我長大時,個人電腦才剛剛開始普及,而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這一代孩子可能更懂網絡了,但父母也更焦慮了,這種焦慮加劇了沖突。

DN.A計劃剛剛在一個縣城中學訪問了上百名12歲-18歲的中學生,請他們就“上網”這個話題,寫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很多孩子的心聲是相似的——希望父母相信自己,給自己更大的網絡空間。我選了一些分享給大家。

“我上網不隻是玩,也在學習、查資料、看新聞。”

“我想和你們一起體驗網絡生活。”

“我會盡我最大的控制力,合理安排時間,把網絡帶來的便利和好處發揮到最大。”

“我們都要控制上網時間,陪陪對方。”

今天在這裡,我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上網并非都是不好的,我們要用自己的行為去向父母證明。

其實,我們大人特别容易犯一個錯誤,總是把孩子當成很小的孩子,認為已經非常了解他,看不到他的成長,他的力量。在數字時代,孩子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在如何對待網絡的問題上暴露得更加激烈。

這正是 DN.A計劃希望解決的問題,為在數字化大潮中感到焦慮的父母、老師和孩子們提供有關網絡素養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課程。去年7月,我們在中國科技館舉辦第一次網絡素養公開課時,就向全社會發出了一個“不插電的陪伴,每周一小時”的倡議。我們相信陪伴的力量,希望通過持續的努力,聚合更多的聲音和力量,一起來關注、思考并行動。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們舉辦了六次公開課,聽到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的心聲、父母的心聲和老師的心聲。我們也收獲了更多的信心:

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強大,每個孩子都有自主發展的潛能。在網絡素養教育上,不應該把我們的認知灌輸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并嘗試尋找答案。在我愛上電腦的那個年代,父母根本無法想象互聯網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也許未來會有AI技術的出現,有更強大的體驗,父母可能沒有這種感知,但是孩子能感知得到。

我們相信,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在數字世界裡會發展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迹,這将是一個共同學習和構建的過程。

這也正是 DN.A計劃在下一階段工作的核心思路——不是傳授知識,不是将孩子置于全面的管控之下,而是賦能,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孩子們全面認識網絡,激發孩子們自主、自控、自我發展的能力。

今年有更多的學校和合作夥伴将加入進來,很多新的計劃正在進行。

在出版方面,将以繪本的形式推出《給孩子的第一本上網書》。對于為孩子過度上網焦慮的父母,DN.A計劃也将與騰訊未成年人主動服務平台合作出版一本書。

我們将邀請國内頂尖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通過對幾十個典型家庭案例的分析,尋找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背後的根源。

我們已經在福建長汀探索将網絡素養課程與安心工作室的青少年效能提升相結合,受到學校和孩子們的熱烈反饋。

這次DN.A計劃與陽光朋輩結合,将從今年9月起,在江西省四所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網絡素養朋輩課程。陽光朋輩通過同齡人互相幫助改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效果很好,我們準備把這個方法應用在網絡素養的培養上。一會兒,我們在泰和四中培訓的 40 名課程組長就要上崗了。

現在,讓網絡素養進入學校的正式課程還有各種現實困難,但有越來越多的像肖校長一樣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與我們同行的隊伍不斷擴大,來自學校和孩子們的反饋讓我們更加堅定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有信心積跬步行千裡,擁抱未來,讓孩子不要錯過數字科技發展的浪潮,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和成長。我也想再次向所有的父母們提議,别忘了“每周一小時,不插電的陪伴”。(璟怡攝影)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