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正式面向社會公衆開放。根據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暫定每天面向社會公衆預約參觀人數為3000人,館方将根據情況适時增加參觀人數。全面開放之前,該館曾在有限開放期間,專場接待過6萬多名參觀者,雖然展覽館聚焦的主題是黨的曆史,但館中許多内容的展出方式,仍然會讓參觀者感到耳目一新。
在展覽第四部分的第一單元,有一個展區的内容顯得十分特别。該展區要呈現的主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陳列在這個展區的展品非常特殊,集納了多名黨的十八大以來落馬高官被查之後的“忏悔書”“悔過書”。
在這個展區裡,參觀者可以看到蘇榮、魯炜、王珉、仇和等人寫下的忏悔之詞。這些一手材料,不僅可以讓人看到這些貪官走向堕落的“心路曆程”,也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了紀檢監察工作“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效果。
其中,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魯炜的忏悔書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在這份題為《我的忏悔》的忏悔書中,魯炜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下了自己的心路曆程。
在談及自己的生活作風問題與夫妻關系時,他滿懷愧疚地寫道:“我的生活作風問題使她受到了很大傷害,我們經常為此吵架,她對我完全絕望,曾經悲憤地對我說:‘我管不了你,但遲早共産黨會管你。’而今,正是一語成谶!”最終,面對黨組織的調查與教育,他終于認識到了自己錯誤,寫道:“我感到了痛,深及肺腑;我充滿了愧,無地自容;我無限地悔,肝腸寸斷。我誠懇地向組織認錯,悔錯,改錯。”
與之類似,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也在忏悔書中表達了自己的悔恨。在《我的悔過書》中,蘇榮寫道:“寫悔過書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落筆如千鈞,真是不堪回首、無地自容。”
遼甯省委原書記王珉則在悔過書中寫道:“四個多月來,在談話室鮮豔的黨旗下,中紀委專案組的同志對我動以真情、曉以大義,進行了悉心的思想教育、情緒疏導和生活照顧,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懷。”
曾經名聲大噪、同時獨斷專行的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被查後表示自己在組織的教育下已經重新做人。他寫道:“經過組織上耐心、細緻、深入的思想教育,思想受到了淨化,靈魂受到了洗禮,深刻認識到自己違紀違法錯誤的嚴重性。我願意接受組織上的任何處理和法律上的任何懲罰,并作出深刻的忏悔。”
其實,在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開放之前,這些官員的悔過書,就曾在其他場合公開展覽,也曾在内部受到通報。2015年,《解放軍報》曾發表31軍政委的發言摘錄,其中就有發言者對蘇榮等23名貪官的《悔過書》的“讀後感”。在發言中,31軍政委說道:“他們的人生軌迹大體相同:都經曆過苦難的童年、奮鬥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最後都走向悲慘的晚年;他們的血淚教訓也幾乎相同:那就是喪失了理想信念和黨性原則。”
2017年,多名貪官的悔過書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吸引了大量參觀者駐足。除此之外,展覽還展出了“紅通人員”楊秀珠外逃期間學習語言用的筆記本。上面布滿了歪歪扭扭的英文、中文,以及英語單詞的漢語拼音近似音。比如“cup 卡普(茶杯)”、“color 卡老(顔色)”、“blue(不綠)藍”等。這些來自于腐敗分子的“一手材料”,是生動鮮活的“反腐教材”。如今,這些展品在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長期陳列,有時間的人,不妨都去親自看看。
資料來源:新華社、長安街知事、大公網、解放軍報等
編撰 /楊鑫宇編輯 /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