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年人養蛇故事

老年人養蛇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1 22:16:13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

文|楊仔說曆史

編輯|楊仔說曆史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名為“恩格爾系數”。

該統計方法通過測評一個家庭在食品消費上的支出占比。

系數越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2

近些年,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

不少家庭經濟水平提高,對精神生活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有些人選擇以養寵物的方式緩解精神疲憊。

貓、狗、鳥、魚......

各式各樣的寵物進入了衆人的家庭。

但是,你可曾想過,有人15年如1日,把蛇當寵物養,每日和蛇“同床共枕”?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3

奇特的寵物

黑龍江出現了一位能和蛇“對話”的奇女子。

據傳,這名女子每天和上百條蛇住在一起,每天同吃同住。

甚至有離譜的傳言說,這名女子能夠和蛇進行溝通,蛇能夠聽懂她的指令,因此15年來,從來沒有一條蛇咬過她。

對此消息,村民衆說紛纭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4

“我們都認為她不是一般人,否則為什麼有如此奇特的吸引力,能吸引上百條蛇來她們家定居。”

“大家都相信她懂蛇語的,她家裡的蛇都很聽她的話,不僅不會攻擊她,也不會攻擊來訪的客人。”

“進到她的屋子裡看看,就會知道她有多神奇了。房檐上、床上、地上,都是盤踞着的蛇。”

“各式各樣的蛇都有,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花的純的,全都窩在她家。”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5

村民們都堅信這位女子是憑借自己的超能力才把蛇留下來的。

可若是談起那屋子蛇,卻都聞風喪膽。

“雖說我們老祖宗都講究,看到蛇不要打,畢竟有的蛇對莊稼有益,但若是你家裡進了幾條蛇,你能不往外趕嗎?”

“一般人誰能像她一樣,自己睡床的這一側,蛇就去睡床的另一側。”

“反正要是我,我連眼睛都不敢閉,可她卻和蛇一呆就是十五年。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6

村民的話,話糙理不糙。

确實是這樣,對于一般人來說,怎麼可能跟蛇同住15年?

這件事到底是真事還是假事?

蛇到底是怎麼進入她的家中的,又為何賴在這裡不走呢?

這件事情背後是否隐藏着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7

養蜂女與不速之客

故事的主人公名為劉玉平。

她就是一名普通女子,靠養蜂為生。

劉女士的家地處土壤極其肥沃的三江平原,農産品豐富,盛産木耳、蘑菇等産品。

不過劉女士并沒有從事農耕方面的工作,而是選擇以養蜂的方式維持生計。

這項工作危險性極高,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才可以進行。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8

一方面,劉玉平擔心在居民聚集的地方養蜂會危害他人的生命财産安全;

另一方面,人煙稀少的地方更有利于蜜蜂産蜜。

因此,2006年,劉玉平在山頭搭了土屋。

“其實當時養蜂的人并不多,幹這行的女人更是少見。”

“可當時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還有幾個要上學的孩子。”

“我就想着掙多掙少都無所謂,隻要能補貼點家用就可以。”

“可能是和這份工作有緣吧,當時就是覺得這份工作應該能幫我們擺脫困境。”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9

說幹就幹,劉玉平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考察,才最終确定了搭建土屋的位置。

從那以後,劉玉平就踏上了孤獨的養蜂生活。

三江平原地區,本就是地廣人稀,劉玉平還選擇了人煙更加稀少的山頭。

“整日整夜的見不到人,隻能偶爾看到遠方飄上天空的炊煙。”

“剛開始覺得寂寞,但是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慢慢地,劉玉平開始學着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以此來排解寂寞的情緒。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0

“靜下心來,就能聽見某個角落傳來嘩嘩地流水聲。”

“各種蟲類、鳥類的聲音也不斷響起,尤其是夏日時更為明顯。”

“偶爾也會有幾隻野貓野狗鑽進來,但是呆不了多一會它們自己就走了。”

時間長了,劉玉平就把這些不請自來的小動物們當成是來看望她的“貴客”,偶爾會給他們準備點飯吃。

“因為總是沒人來,隻有我自己在這裡呆着,自然也會覺得無聊,所以偶爾來個小動物,反而會覺得很高興。”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1

可那時的劉玉平絕對不會想到,不久之後,家裡就會有一批不速之客到來,在這裡徹底安家。

那天,劉玉平完成養蜂的日常工作後就回家準備休息。

可沒成想,剛一進門,她就被家裡的“客人”吓得跳了出來。

隻見屋子裡盤着一隻大花蛇。

“那時候真的被吓了一跳,就覺得自己的脊梁骨都在往外冒冷汗。”

冷靜下來後,她就想用暴力解決掉面前的這條蛇。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2

然而,劉玉平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要傷害它為好。

于是善良的劉女士拿起一根棍子,慢慢地把蛇請了出去。

原本以為,這個意外事故會就此結束。

可沒過兩天,這隻被趕出去的大花蛇就和另外一條蛇一起“回了家”,而且根本就沒有任何想要離開的迹象。

劉玉平見它們也沒有攻擊自己的迹象,就任由這兩條蛇住了下來,免得它們出去後變本加厲地呼朋引伴,帶回來更多蛇。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3

“當時根本想不到能和這群蛇相處這麼久。”

“我家裡應該大大小小有上百條蛇吧,大蛇估計有二十條左右,小蛇就實在數不清了。”

現在的劉玉平,談起家裡的蛇早就沒了當年膽戰心驚的模樣。

面前的女子穿着一件普通的格子襯衫,渾身上下的皮膚被太陽光曬得泛紅,

頭發向後綁着,輕松自如地對攝像頭說着自己家裡蛇群的情況。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4

“我本以為那兩條蛇留下來之後,家裡的蛇就不會再多了。”

“可天不遂人願,越來越多的蛇來到屋裡定居。他們肆意地繁衍生殖,在四周孵化蛇蛋,家裡的蛇是越來越多。”

據劉女士說,剛開始這些蛇也隻是在地上呆着,可慢慢地,他們就好像和自己混熟了一般,順着家裡的房檐、窗戶爬上了我的床。

房梁上、窗台上、枕頭上,四處都能看見蛇的影子。

她也漸漸适應了這種生活。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5

吸引蛇群的真實原因

蛇群的到來非但沒有威脅到劉女士的身體,反而給劉女士的養蜂工作帶來了便利。

它們會幫助劉女士捕老鼠、蒼蠅、蟲子。

久而久之,劉女士的蜂窩再也沒有了“外敵的侵擾”。

附近的人也都知道了劉女士家變成了蛇窩。

在他們看來,她一定是掌握了某種技能,才能夠掌控“蛇”的動向。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6

不過劉玉平本人對于這件事卻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我沒有什麼特别的,隻不過是滿懷善意地對待它們,讓它們感受到了我的真誠。”

“15年來,它們也并非寸步不離,每年初春的時候,它們都會成群結隊地回家,等到了夏季結束,它們又會離開準備冬眠。”

“這些規律都是我把控不了的。”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7

話雖如此,村民們可不相信這套說辭。

畢竟這上百條蛇來來回回這麼多次,隻願意到她們家去。

最關鍵的是,這上百條蛇對待劉玉平的态度極其不同,15年來,不僅沒有一條蛇咬過她,

而且每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它們都會乖乖地挪到一邊,不打擾人類的活動。

不僅如此,它們還能從衆多聲音中“分辨”出劉玉平的聲音。

這樣的能力,如果不是超能力,根本沒辦法解釋。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8

劉女士的故事吸引了專家的注意力,他們迅速趕往她的家中進行調查。

專家們表示,呆在劉女士家裡的蛇大部分都是王錦蛇。

這種蛇類擅長消滅老鼠和害蟲,基本沒有攻擊人的迹象。

由于劉女士以養蜂為生,因此她的家周圍會有很多适合蛇類捕食的獵物,蛇類便很喜歡在王女士的家附近徘徊。

而且王女士搭建的土房,冬暖夏涼,十分适合蛇類居住,因此也就對蛇類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19

一般來說,蛇類不會主動挑釁像人類這樣的“龐然大物”,除非他們表露出了傷害自己的意圖。

而一直以來,劉女士都沒有過傷害蛇群的意圖,蛇類自然有所感知,因此15年來,兩方可以和平相處

至于村民們說的“能和蛇交談”、“認識劉玉平”,專家認為這也都是無稽之談

在長期的相處中,他們或許熟悉了劉女士身上的味道。

但蛇類的大腦極小,視力極差,隻能靠嗅覺和熱量感知來辨别獵物。

在他們的眼中,不管是人還是老鼠,亦或是其他物品,都像是被打了馬賽克的圖像,隻有大小的分别。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20

至此,劉女士故事的真相終于被揭開。

劉女士表示,自己已經适應了和蛇同住的日子。

“我的生活枯燥又無趣,每天看着他們,反而覺得多了些樂趣。”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依舊不會趕走他們,會和他們繼續生活下去。”

“我沒有惡意,它們都是通靈性的,我相信他們能夠感覺到。”

老年人養蛇故事(故事:東北52歲女子家變蛇窩15年)21

誠然,就像劉女士說的那樣,雖然蛇類沒有貓狗那樣發達的大腦,但也是通靈性的生物。

盡管不能像寵物那樣培養出深厚的感情,但是一定能做到和平共處。

希望大家都能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愛護動物,和自然和諧相處

終有一日,大自然會給我們福報。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