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學方法,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實驗興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努力改進教法,開拓學生思維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兩個作用緊密結合的過程,也就是傳播知識、發展思維與培養能力的辯證統一的過程。如何使這個過程做到科學、優化,經過實踐—反饋—再實踐的過程,課堂教學初步形成“讀、做、議、講、練”結合的教法。
“讀”,是各個環節的基礎,也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每章節我都列出閱讀提綱,教會學生圍繞提綱閱讀課本内容,思考疑難,找出答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過程中,也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做”,是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感知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是發展思維的基礎。根據初中學生興趣廣泛并喜歡自己動手的特點,盡可能地利用實驗組織教學,讓學生有更多實驗的機會。
“議”,是讀與做這兩個環節的深化,也是師生交往的階段,旨在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問。
“講”,是水到渠成的階段,也是知識點梳理、交代規律的環節。學生在讀、做、議的基礎上對教材有所感知,如果能得到老師點撥,将會實現新的飛躍。
“練”,是知識實驗階段,也是對知識的鞏固深化、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環節,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反饋。練,首先要加強課堂練習,在課堂上做到“讀做議”中有練,根據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編選基本練習題和綜合練習題,有計劃地布置給學生練習,這樣既照顧到大多數,又有利于對尖子生的培養。
二、加強學法指導志在培養能力
初三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和學法,有一個認識和适應過程。有的學生說:“學化學跟學英語一樣,枯燥無味。”把化學看成一門“死記硬背”的科目,這就暴露了學生中有一個學習方法的認識問題。因此,我們為師者不能一味向學生灌輸死的知識,而是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交給學生學習化學的“鑰匙”,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提高學習的興趣。
1.引導學生多觀察,多分析
在教學中,我盡可能聯系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多提幾個為什麼,讓學生用眼看,動腦想,動口議。
在實驗中,我重視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在每一個實驗中,都從實驗内容、實驗裝置、反應原理、結論和處理方法幾個方面加以研究,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實驗去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方法;學會通過觀察去掌握實際現象,去說明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學會用實驗去鑒别物質的組成和性質。
2.指導學生會記憶,減輕學生負擔
學化學要強調必要的記憶。學生初學化學時,元素符号、化合價、分子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接踵而來,所以必須指導學生學會記憶。
3.讓學生學會正确的思維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勤于思考的習慣。
三、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兩者可以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内容豐富充實,教師指導得當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活動中開展智慧的翅膀,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鼓勵、啟示,誘發興趣和靈感,産生創造欲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