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骨質疏松好發于中老年人,但是年輕人也不可不重視。應該了解骨質疏松的症狀,以便患病後及時發現病情,使患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升治療的效果。那麼,骨質疏松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骨質疏松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1、骨折是骨質疏松症最嚴重的骨質疏松的症狀,患者在輕度的外傷或正常日常活動中都有可能發生骨折,醫學上稱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髋部、手臂遠端。骨質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後發生再次骨折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2、疼痛是骨質疏松症患者最常見和最多見的骨質疏松的症狀,患者起初隻是覺得全身骨骼不适,随着病情進一步發展,就容易出現腰背部疼痛。一般來說,白天疼痛較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會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也會加重。
3、身長縮短、駝背也是骨質疏松的症狀之一,且多發生在疼痛症狀出現一段時間之後。脊椎椎體是人體的支柱,負重量大,一旦骨質疏松就會導緻脊椎椎體在負重後容易壓縮變形,從而導緻身材縮短。随着病情的發展,還會造成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
骨質疏松的病因一般有什麼
1、遺傳因素:骨質疏松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決定于遺傳因素,其次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有報道青年雙卵孿生子之間的骨密度差異是單卵孿生子之間差異的4倍;而在成年雙卵孿生子之間骨密度差異是單卵孿生子的19倍。
2、内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松,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緻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松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别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松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松重要因素。瘦型婦女較胖型婦女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症并易骨折,這是後者脂肪組織中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的結果。與年齡相仿的正常婦女相比,骨質疏松症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見有明顯差異,說明雌激素減少并非是引起骨質疏松的惟一因素。
中老年人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1、适當缺鈣:在日常飲食中補鈣是有效的預防措施,适量的蛋白質攝入有助于鈣的吸收,也可以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鈣的缺乏會導緻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松,适當的補鈣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但是補鈣過量是不行的,過量的補鈣會導緻其它疾病的發生。
2、避免和幹預各種誘發疾病的危險因素:生活當中是有很多的因素會導緻人們缺鈣的,就好比鹽也會導緻骨質疏松的,如果吃鹽多,尿鈉就排出多,同時尿鈣排出量也會增多,身體内的鈣丢失也就會增多。所以防治骨質疏松症提倡進低鹽膳食,可以避免從尿中過多丢失鈣,有利于人體保鈣。
文章總結:以上所講述的骨病内容,隻是讓大家對其有所了解,并非是針對任何一名患者。因為不同的患者,往往病情也是不同的,所以無法一概而論。溫馨提示:了解骨病的常識,提升對骨病的重視,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因為我國已經有許多人,成為了骨病的俘虜,正在拼死的掙紮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