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人世間》,道盡人間事
有人說:《人世間》是從搖搖欲墜的生活中走出來的幸福。它恰如一江浩蕩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寫出了時代發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變遷。
周家,是所有老百姓的縮影,他集中了世間之事,也讓我們看到了百态人生。正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
《人世間》拍攝期間,殷桃的哭戲讓人共情
在薩日娜飾演的周母去世那場戲中,殷桃抱着她哭道:“媽,你怎麼不要我們了?”在那一刻,殷桃就是鄭娟,她陷在角色裡,哭的撕心裂肺。
一晚上,兩個人,周父前腳走,周母跟着去,編劇用一種極度悲切的手法,給了這一家人沉重的一擊。
周父周母,對于周家兄弟來說是父母,對于鄭娟來說是今生的救贖,如果沒有他們的通情達意,那鄭娟此生可能還埋在泥裡。
所以,作為兒媳,在看到婆婆離世的那一刻,她哭得不能自已,那場戲,殷桃瞬間就撲了上去,摟着周母哭:“媽,你怎麼不要我們了?”
導演喊停後,殷桃久久不能出戲,她還說:“你們誰來扶我一下,我心髒疼。”
那一刻,似乎有很多觀衆都能和鄭娟共情,因為經曆過失親之痛,所以才會在電視機前跟着她一起流淚。
李路導演驚訝,梁曉聲大贊真實,也跟着一起流淚當所有的演員都已經出戲,隻有殷桃一個人還趴在那裡喘着粗氣,哭聲不止。
一句句小聲的“媽”,一遍一遍的呢喃,飾演周母的薩日娜不停地撫摸着殷桃的背,安慰她。
同為演員,薩日娜能看出此刻的殷桃早已不是她自己,她哭,是因為鄭娟太苦;她痛,是因為周母給了她母親般的陪伴。
在後來的采訪中,殷桃說:“我在這6個月,天天和薩日娜老師在一起,那會兒感情是真的來了,眼淚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或許這就是演員之間的互相成就,沒有指責,隻有安慰,那一刻,我們就是戲中的彼此。
當這一段拿到梁曉聲老師面前時,他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直言:“這群演員真的表現得比小說裡還要好,還要真實!”
《人世間》,真實的如同親身經曆一部劇,賺了多少眼淚!
雷佳音飾演的“周秉昆”與爸爸吵架,在片場,雷佳音向爸爸訴說自己多年來的委屈,吵到激動之處,雷佳音的頭都在顫抖,眼眶裡滿是淚水,受傷的眼神令人動容,他說:“我都20年沒哭過了。”
兒子遠赴他鄉跟家裡人道别,他笑着說:“爸,媽,我走了。”一轉身笑容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舍和難過,就那一瞬,讓人恍惚,如同是在演繹自己的青春。
周父周母先後離世,也徹底引爆觀衆眼淚!父親走了,母親也跟着去了,該是怎樣的文字,才能描繪出這樣的無奈與痛苦!
也正因如此,才真實,才共情,才哭得大聲。
因為經曆過一些事,所以才覺得《人世間》真實李路導演說:“人間冷暖是這部戲最重要的,所以能打動觀衆,讓大家感覺這裡有我、有父親、有鄰居、有親人,能夠找到各種映射和對照。”
是啊,我們可以從這部劇中的不同地方找到屬于自己的參照物,代入之後才發現,他們的人生在另一程度上又何嘗不是自己的人生。
我們很多人如周秉昆一般平凡,一生無所成,卻成為了父母身邊陪伴最久的那個孩子。
還記得周秉昆問父親的那句話:“咱們家這麼多孩子,你覺得哪個最好?”
不難看出,這是周秉昆渴望得到父親肯定的問句,因為在他心裡是自卑的,他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姐姐,但是又是他給予了父母常年的陪伴。
周父直言:“誰在身邊誰最好!”如此豁達,可現實中的父母有幾人能做到?
不過,縱使如此,依然割裂不了父母子女之間的心,所以,才會在看到周父周母離世的那一刻,眼淚如注,情難自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