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前幾天,有位新茶友過來吐槽。
如何得知他是一位新茶友呢?原因在于他的問題很“新”。
“出去喝茶,經常聽到有人說回甘、生津,我聽得雲裡霧裡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很尴尬。”
他的吐槽,相信許多新茶友感同身受。
剛開始喝白茶,對于一些專業術語不夠了解屬于正常現象。
萬事開頭難嘛,剛入白茶圈,凡事都得慢慢學習。
譬如以下這6個經常聽見的茶圈術語,值得慢慢細說。
《2》
喝白茶時,經常會聽人說,“這茶回甘不錯。”
老茶客聽到,會表示贊同;而新茶友聽到,則時常一頭霧水。
回甘,究竟是什麼意思?
回甘是味蕾上的一種感受,是在我們将一口茶湯咽下喉嚨,片刻之後,喉間會覺得有陣陣清甜感。
回甘,是好茶給予喝茶者味覺上的享受。
産生因為好茶當中蘊含着豐富的内含物質所形成。
一款好茶,來自優秀産區,有着良好的工藝,得到良好的儲存。
其内質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留,茶湯的滋味也因此帶給我們極緻享受。
内含物質豐富的白茶,入口滋味鮮爽,清甜,香氣馥郁。
茶湯回甘迅速,片刻之後,就能感受到口腔中微微的甜意。
回甘是一種美妙的感覺,甜中帶香,令人着迷。
隻有好茶才會有回甘。
《3》
生津,經常與回甘一詞連用。
大多數人評價一款好茶,都會用到回甘生津。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生出津液。
簡單來說,就是生出水分來,使人沒有口幹舌燥的感覺。
生津感,向來是好白茶的标配。
隻有内含物質豐富的白茶,生津感才會強烈。
原因在于好白茶中蘊含着豐富物質。
在我們将茶喝到口中,那些物質對舌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後,就會有生津的感覺。
若是内含物質不充分的劣質白茶,茶湯生津感就沒有那麼強烈,甚至根本沒有。
因此,生津感強烈與否可以用來鑒定一款白茶的好壞。
同時生津感也有緩解口渴的效果。
秋天幹燥多喝好茶,可生津止渴,緩解幹燥。
《4》
醇厚,指茶湯中的内含物質豐富飽滿。
茶湯醇厚程度,與白茶品質息息相關。
品質好的白茶,内含物質充足,茶湯才有醇厚感。
品質差的白茶,内質不足,茶湯寡淡無味,沒有質感。
當然,醇厚≠濃厚。
許多人評價茶湯,不管什麼品質,總愛用醇厚一詞。
甚至有些人将醇厚與濃厚混淆在一起,認為濃厚就是醇厚。
其實不是,濃厚是茶湯被悶泡久了,茶湯變濃、變苦。
濃厚的茶湯,滋味不好,喝起來不爽口,令人不适。
而醇厚的茶湯,喝起來有質感,令人享受。
二者天差地别,又怎能将濃厚與醇厚混淆在一起呢?
《5》
白茶以鮮爽感而出名,喝白茶時,很多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評價:“鮮”。
這是由于好品質的白茶内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氨酸是茶湯呈現鮮爽感的主要來源。
隻要茶氨酸含量足夠高,茶葉喝起來就會有鮮爽感。
品質好的白茶,内含物質充足,體内蘊含的茶氨酸數量自然多。
茶氨酸數量多,最直觀的體現在于茶湯的鮮爽感上。
喝起來鮮爽感強烈,鮮美多汁,清新空靈。
像吃了根鮮黃瓜一般,清新、多汁。
鮮爽感,也可以作為判定白茶品質好壞的标準。
鮮爽感十足,令人口腔清新、清爽。
若是一款白茶,喝起來沒有鮮爽感,那麼基本可以判定這款茶葉品質不佳。
《6》
時常聽人說泡茶要坐杯,坐杯到底是什麼意思?
坐杯,實際上是悶泡别稱。
是增加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讓茶葉在湯水中不斷釋放滋味物質的一種方式。
通常在蓋碗泡茶後幾沖,白茶滋味淡了之時,才需要坐杯。
一般,沖泡白茶提倡蓋碗快出水。
但就算是品質再好的白茶,内含物質都是有限的。
蓋碗快出水泡過幾沖之後,内質逐漸減少,茶湯滋味變淡是正常現象。
若接着使用快出水的方式,有可能茶湯滋味偏淡,不似前幾沖那般飽滿。
此時,就可以采用坐杯的方式。
按照實際情況、個人喜好,增加坐杯時間。
使茶葉内剩餘物質能夠充分釋放到茶湯裡,呈現出較完整的風味。
坐杯,也是一種不浪費好茶的方式。
《7》
最後,聊聊挂壁香。
挂壁香的産生,是因為稠滑的茶湯包裹着豐厚的香氣,被倒入公道杯、品茗杯中。
在茶杯和公道杯上,有香氣附着在杯壁上,這也就是挂壁香了。
挂壁香,是一款白茶香氣濃郁的表現。
隻有品質好的白茶,香氣豐富,才會有挂壁香的生成。
若是品質不好的白茶,香氣寡淡,茶湯中都無法感受到香氣,更别提挂壁香了。
聞挂壁香,是喝白茶必不可少的步驟。
通常來說,可以通過公道杯、品茗杯聞挂壁香。
不過聞公道杯挂壁香,隻适用于單獨飲茶的場景。
若是多人一起喝茶,用公道杯聞香,有些不衛生、不禮貌。
用品茗杯聞香,不論是單獨飲茶或是多人飲茶,都适用。
喝完茶湯後,舉起茶杯,放在鼻間仔細嗅聞,感受幽幽的茶香。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