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basketball),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 。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天津。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也首次派出籃球隊參加奧運會籃球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
籃球的最高組織機構為國際籃球聯合會,于1932年成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内瓦。中國最高組織機構為中國籃球協會,于1956年10月成立。
标準籃球場應為28m×15m的長方形。場地的丈量從界線的内沿量起,而場内的各區、線、圈的丈量均從界線的外沿量起,場上各線線寬均為5cm。地面應堅實平坦,至少在周圍2m以内無障礙物。球隊席區域有2條2m長的線,其顔色與邊線和端線的顔色應有懸殊的差别。
籃球架的支柱距端線外沿至少1m。籃闆應橫寬1.80m,豎高1.05m,下沿距離地面2.90m(原1.80m×1.20m尺寸的籃闆仍可使用)。籃闆的底部、邊沿和支柱應做适當包紮。籃圈的上沿距地面3.05m,籃圈的圈條直徑為1.7~2cm。
(1)比賽應由4節組成,每節10min,在第一節和第二節之間、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以及每一決勝期之前應有2min的休息時間。半場時間的休息應為15min。如果在第四節比賽時間終了時比分相等,為打破平局,需要一個5min的決勝期,或多個這樣的5min來繼續比賽。在所有的決勝期中,球隊應朝向第4節中相同的球籃繼續比賽。
(2)交替擁有:交替擁有是以擲球人界而不是以跳球來使球成活球的一種方法。在所有的跳球情況中,雙方球隊将交替擁有在最靠近發生跳球情況的地點擲球入界權。在第1節開始的跳球後未在場上獲得控制球的隊應開始交替擁有。在任一節結束時對下一次交替擁有權的隊應在記錄台對面中線的延長部分以擲球入界開始下一節。
違例
違反規則的行為而未構成犯規統稱違例。宣判違例後球成死球。其罰則除幹擾球和罰球時的違例外,都判違例隊失去球,裁判員将球直接遞交或将球放在可處理處,由對方在違例地點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
(1)帶球走:當隊員在場上持着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本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方向非法移動是帶球走。
當一名隊員持球時跌倒和滑動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球是合法的。如果而後該隊員持着球滾動或試圖站起來是違例。
(2)運球違例:隊員運球後,用雙手同時觸球一刹那,或使球在手中停頓一刹那,運球就算完畢。一次運球完畢,除非他失去對球的控制然後重新控制球外,不得再次運球,如再運球為運球違例。
(3)拳擊球、故意地踢球:隊員用拳擊球即判違例,隊員故意用腳踢球或用腳的任何部位攔截球應判違例。但隊員的腳或腿偶然地觸及球不算違例。
(4)球回後場:控制球隊的隊員在前場不得使球回到他的後場(中線屬後場)。最後觸球的前場控制球隊的隊員使球回到他的後場,又被該隊的隊員首先觸及了球,為球回後場違例。罰則:由對方隊員在違例的就近地點擲界外球。擲界外球的隊員隻能将球傳給前場任一隊員。
(5)擲界外球:擲界外球的隊員在可處理球時,5s内未将球擲出;擲球時腳踏過界線;擲球離手前,從裁判員指定的地點沿邊線移動超過正常的一步;擲球離手後,在球接觸場上隊員前,球觸及界外;都為擲界外球違例。
(6)3s違例:某隊在場上控制球并且比賽計時鐘正在走動時,該隊隊員不得在對方的限制區内停留超過持續的3s,否則,判違例。但隊員在限制區内停留接近3s時,可允許他向籃下運球投籃
(7)5s違例:有3種情況:
①擲界外球時5s内未将球擲出。
②場上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距離不超過1m,在5s内沒有傳、投或運球)。
罰則:由對方在違例地點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
③罰球時裁判員遞交球後,罰球隊員5s内未投籃,判違例。
罰則:判一次罰球違例。如是最末次罰球的違例,則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線外擲界外球。
(8)8s違例:進攻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s内使球進入前場(當球觸及中線前的場地、或觸及有部分身體接觸中線前的地面的該隊隊員算是球進入前場否則判違例)。
(9)24s違例:一個隊在場上控制活球時,必須在24s内嘗試投籃,在24s裝置的信号發出前,球必須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并且球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後,在24s裝置的信号發出前球必須觸及籃圈。當一次投籃嘗試臨近24s周期結束時,在球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後,球在空中時24s信号響了,并且球進入球籃,應計中籃得分。
犯規是規則的違犯,含有與對方隊員的身體接觸和違反體育道德的舉止。
(1)侵人犯規:侵人犯規是在球進人比賽狀态、活球或死球時,隊員通過伸展臂肩、髋、膝或過分地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擋、阻撓、推人、撞人、絆人來阻礙對方行進,或使用粗野動作者應判侵人犯規
罰則:在任何情況下,都給犯規隊員記1次犯規。如該隊員犯規已達5次(包括技術犯規)必須自動退出比賽。
①對非投籃隊員侵人犯規時,不罰球,由被侵犯隊的隊員在犯規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若犯規隊該節犯規累計已超過4次,應判給被侵犯的隊員罰球2次。
②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投中,得分有效,再判給1次罰球。如投籃不中,則判給2次或3次罰球。
(2)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一名隊員不是在規則的精神和意圖的範圍内合法地試圖去直接搶球,發生的接觸犯規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當隊員被登記2次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時,他應被取消比賽資格。
罰則:登記1次侵人犯規,并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邊線的中點處擲界外球。如對投籃隊員犯規,投中有效,再判給1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如未投中,則根據投籃的地點判給2次或3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
(3)雙方犯規:是兩名互為對方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接觸犯規的情況
罰則:應給每一犯規隊員登記1次侵人犯規,不判給罰球比賽應按如下所述重新開始:
①如果在大約同時投籃有效或最後1次或僅有1次的罰球得分,應将球判給非得分隊從端線擲球入界。
②如果某隊已控制了球或擁有球權,應将球判給該隊在最靠近違犯的地點擲球入界。
③如果任一隊都沒控制球也沒有發球權,一次跳球的情況發生。
(4)技術犯規: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本規則精神,被認為是1次技術犯規。技術犯規包括隊員的技術犯規和教練員的技術犯規。
罰則:隊員技術犯規,登記犯規1次,應判給對方隊2次罰球,以及随後在記錄台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賽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
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替補隊員、随隊人員的技術犯規登記教練員犯規1次,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如犯規性質嚴重,或教練員累計犯規已達3次,則取消教練員指導比賽資格,并令其離開球場附近。
(5)全隊4次犯規:比賽在一節中(在任一決勝期内發生的全隊犯規應被認為是第四節的一部分),一個隊的隊員侵人犯規和技術犯規累計已達4次後,所有随後發生的對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的侵人犯規應被判2次罰球,代替擲球入界。控制球隊的隊員犯規時,隻登記犯規,不執行罰球,而由對方在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如該隊員是故意犯規或技術犯規,則按相應的罰則處理。
暫停與替換是教練或教練員在比賽中實施戰術意圖與進行戰鬥力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與方法。同時,也是裁判員進行賽場管理的重要時機。
暫停
規則規定,在第一個半時的任何時間,每隊可準予兩次要登記的暫停;第二個半時内,可準予3次要登記的暫停,以及每一決勝期的任何時間可準予1次要登記的暫停。未用過的暫停,不得遺留給下一個半時或決勝期,每次暫停為1min,在比賽中,隻有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有權請求要登記的暫停。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應親自到記錄員處清楚地要求暫停,并做出規定的暫停手勢。在比賽中,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請求要登記的暫停,隻有當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時;或當投籃得分時,非得分隊已在投籃前提出了暫停請求時,記錄台方可發出信号允許暫停。
替換
在比賽中,隻有替補隊員有權請求替換。替補隊員應到記錄台前清楚地要求替換,做出替換手勢或坐在替換席上,并做好比賽的準備。在比賽中,當某隊請求替換時,隻有當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裁判員已結束了與記錄台聯系時,或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鐘或每一決勝期的最後兩分鐘内,投籃得分時,非得分隊的隊員請求替換,記錄台可發出信号允許替換。
裁判員在執行替換時應掌握以下幾點:
(1)一次替換發生,隊員已成為替補隊員和替補隊員已成為隊員,分别不能重新進入比賽或離開比賽,直到一個比賽的鐘表運行片斷之後球再次成死球為止。
(2)有不合理的延誤(超過約30s),應該違反時間規定的隊登記一次暫停,如果該隊沒有剩餘的要登記的暫停,可登記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并執行相應的罰則。
(3)在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後球成死球時(如罰球中籃),罰球隊員可以被替換。此時對方隊也可以進行一次替換,隻要該請求是在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後球成活球之前提出。
(4)在比賽中,當出現罰球隊員受傷;罰球隊員已發生第五次犯規;罰球隊員已被取消比賽資格等情況時,罰球隊員必須被替換。一旦替換完成,應由被替換上場的隊員執行罰球。
NBA是世界上級别最高的籃球比賽,但其規則具有一定特殊性。和NBA不同,奧運會籃球比賽嚴格遵守FIBA(國際籃聯)規則。
比賽時間更短
和NBA一節比賽時間12分鐘不同,國際比賽每節比賽時間為10分鐘。四節比賽算下來,NBA一共48分鐘,而國際比賽僅有40分鐘。然而國際比賽的加時賽時間和NBA相同,都是5分鐘。且二者都遵循24秒進攻時間限制規則。
球員隻能犯規5次
在NBA中,球員得到6次犯規或者2次技術犯規才會被罰下;而國際比賽中球員隻能犯規5次,且技術犯規次數也将計算在其中。
三分線有所縮短
國際比賽的三分線頂弧距離籃筐為6.75米,底線為6.6米;NBA的三分線頂弧距離籃筐為7.25米,底線為6.7米。
球隊暫停數更少
在NBA比賽中,球隊擁有足夠的暫停數:每場比賽可以叫六次長暫停、兩次短暫停(上下半場各一次),加時賽中還有三次60秒暫停。而國際比賽中,所有暫停時間都是1分鐘,每支球隊上半場可以叫兩次暫停,下半場三次,加時賽隻有一次。且在國際比賽中,隻有教練有權利叫暫停,球員不允許。
幹擾球規則不同
在國際比賽中,一個球員在籃球還在籃筐上方時将其一掌扇出并不算違例。在國際籃球規則下,這是完全合法的。在國際比賽中,隻要球還在上升,球員就可以觸碰。而NBA比賽中,在同樣情況下球員會被判罰幹擾球。
區域防守更加盛行
任何形式的區域防守在國際比賽中都是被允許的。區域防守在NBA同樣被允許,但由于三秒規則的存在,球員們不可以一直待在油漆區内。
1、每支球隊出場比賽的球員為3人,使用國際籃聯規則下的标準籃球場的半場進行比賽。
2、在三分線以内投籃得分為1分,在三分線以外投籃得分為2分,罰球為1分。
3、在三分線以内對有投籃動作球員的犯規,應判給一次罰球;在三分線以外對有投籃動作球員的犯規,應判給兩次罰球。
4、常規比賽時間為10分鐘,常規賽時間内得分高的球隊獲勝,或者有球隊在常規時間内率先得到21分即算獲勝。
5、如果常規時間兩隊打平,即進入決勝期(加時賽),決勝期内率先得到2分優勢的球隊獲勝。
6、球隊累計犯規達到6次時為全隊犯規處罰狀态,全隊累計到底7、8、9次犯規時,每次犯規判給對手兩次罰球;全隊累計10次犯規以及随後的犯規,判給兩次罰球和球權。
7、進攻犯規不産生罰球。
8、所有的技術犯規都将判給對手1次罰球以及随後的球權;所有的違體犯規都判給對手2次罰球以及随後的球權。
9、每次投籃命中後由對方發球,死球情況(出界、違例、和投籃命中後)都在發球區發球(一般是半場中線頂弧附近)。
10、非罰球的犯規,就近在三分線外發球,發球前由裁判遞交。
11、防守球員斷球或者搶到籃闆球後,必須要先運球或者傳球出三分線(持球人雙腳在三分線外),才可以發動進攻,否則判罰進攻違例。
12、每次完整進攻時間為20秒,有進攻三秒,沒有防守三秒。
重要賽事
國際籃球聯合會,簡稱“國際籃聯(FIBA)”。1932年6月由葡萄牙、阿根廷等8個歐美國家在瑞士日内瓦發起,制定了第一部《國際籃球規則》(1932-1936年)。它的成立标志着籃球運動有了規範的國際化趨勢。
美國國家籃球協會,簡稱“NBA”。由它舉辦的NBA聯賽開始于1946年,參賽隊伍也從當初的11支擴大到當前的30支,是世界上籃球運動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職業聯賽。
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簡稱“NCAA”。成立于1906年,它所承辦的籃球聯賽簡稱為NCAA聯賽。1939年,舉辦了有5支球隊參加的正式的大學生聯賽,從此以後便年年舉行。在1946年NBA成立前後的10年間,NCAA一直是美國影響最,大的籃球聯賽。
中國籃球協會,簡稱“中國籃協(CBA)”。它所主辦的CBA聯賽是中國的跨年度主客場聯賽的簡稱,始辦于1995年。聯賽自每年的11月開始至次年的4月結束,曆時約6個月。從聯賽的規模和管理、運作等方面比較,中國的CBA聯賽是中國最高等級的籃球聯賽。
代表人物
詹姆斯·奈史密斯,1861年11月6日出生,籃球運動的發明者,因創建了最早的籃球規則被稱為“籃球之父”。
邁克爾·喬丹,1963年2月17日生于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在在1984年NBA選秀中于第1輪第3位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生涯獲得6屆NBA總冠軍、6次總決賽MVP、5屆NBA常規賽MVP,1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等。
比爾·拉塞爾,1934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門羅市,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因其球員生涯獲得11枚NBA總冠軍戒指而綽号“指環王”,是20世紀60年代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主力中鋒,也被認為是NBA曆史最出色的防守型中鋒。
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徐彙區,2002年NBA選秀,姚明成為首位非美籍狀元,職業生涯8次入選NBA全明星,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011年退役後從事中國籃球事業。
德克·諾維茨基,1978年6月19日出生于德國維爾茨堡,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1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獲得1次NBA總冠軍、1次總決賽FMVP、一次常規賽MVP,奈史密斯傳奇獎首位獲得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