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戰獲/文
碰拜大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借助貴人的福蔭,好讓孩子由眼下的厄運轉變為好運,一輩子鴻運當頭,健健康康。但有一定的前提,其具體情況:一是全家人都喜歡的第一個男孩;二是不分男孩女孩,一出生便厭奶哭叫、體弱多病;三是接連生育女孩,好不容易盼來了男孩;四是多年不生育,老來得子。
在秦人東進的陝西關中、寶雞一帶的農村,也盛行“碰拜大”,其前提、目的、程式與西漢水上中遊差不了多少,可見這是秦氐遺風。略有不同的是:
一、滿月這天,不是婦女,而是概由外公抱上外孫去十字路口碰拜大。事先瞅中福命雙全的好人家,請人暗中撮合,玉成其事,這是主流。當地也有此類現象,但為數極少。
二、一些人還前往附近寺院道觀,去碰德高望重的和尚、老道做拜大的。當地民間是不忌諱拜道士,而忌諱拜和尚,但風行“寄保”與“抽保狀”。
三、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大年初一碰拜大。一家人清早拜完神、祭完祖,抱上或領上自家孩子(僅限在十歲以前),來到莊村大路口,碰到的第一個成年男子便是孩子的“拜大”,也就是人們期盼的貴人,接下來便舉行儀式。當地也興此俗,在孩子不滿十二歲之前,不但大年初一碰,一年四季選擇吉日也照樣碰,但主要是僅限于“厭奶哭叫”或“體弱多病”的孩子。
民俗傳承發展,自然存在變異性。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名副其實的幹親并不多,事後并非每個人都當真,隻是從俗而行。但也不可否認,好些人一貫堅持“信則靈”的觀點,或者是“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在一些村子,雖然沒有碰拜大一說,但盛興“月娃竄茅廁”或“路頭讨吉”。習俗有增有減,相伴相随。
碰拜大還有另一個目的,有的還要給孩子取名。“拜大”取的名字多數為“小名”,也就是“乳名”、“奶名”,古風使然,不管叫什麼都是吉利的。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稱。《禮記、檩弓》雲:“幼名、冠字”。上古嬰兒降生,幼時乳名為“名”,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字”,合稱為“名字”。還有在名字後邊取“号”的。後來人們不再嚴格分稱,籠而統之一律叫“名字”,還有除姓之外用一個“字”作名字的,簡單多了。比如《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鄭玄對此的注解是“古曰名,今曰字。”《漢書,陳遵傳》:“俱著名字,為後進冠。”這裡可以看出,名字猶如名譽和名聲,特别重要。
除此,名字還可作為個人的記号,也為家譜、族譜所規定,以明倫理、示輩分、别婚姻。在西漢水流域的民間,過去起名規則大多以三個字最為常見,第一個是姓,第二個依輩分用字,第三個才是體現個體的一個标記。但這多指學名,俗稱“冠名”“大名”。
而取“小名”的傳統習俗是五花八門的,人們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民間取名習俗最常見的有地名法、盼子法(女性)、動物法、稱重法、抱養法、節令法(女性)、花卉法、性變法、排行法、繼拜法、五行法等許多種。
過去,取名大都太普通也太俗,有的還更卑賤也更難聽,比如:“牛糞”、“豬腰”、“嘔人”、“髒稀”之類。人們認為名字越下賤難聽,越不被鬼祟注意,可以辟邪保平安,容易養大成人,将來越有出息,甚至還可以平步青雲,光宗耀祖。也有帶有美好寓意的。
試想,過去山區讀書人少,人們大多文化素養低下,從俗給孩子起名,無可厚非。
當然,“拜大”為孩子取名,自然是從其當地習俗。現在起名大都文雅豐富多了,但仍禁忌和親屬長輩犯重名,音同字不同也避“名諱”,以示尊敬。
“拜大”起好名後,每年正月間都要給“拜兒子”戴鎖,年年給孩子添錢壓歲、紀歲,直至十二歲滿鎖為止。贖身以後,孩子由家庭長輩人換上“冠名”。此“冠名”就是“大名”、“學名”,其實是古“冠字”之演變。
現在,孩子的奶名(乳名、小名)、“冠名”(大名、學名)不但有長輩起的,也有村裡文化人起的,還有學校老師在孩子入學時起的,逐漸變異複雜随便起來;至于“字”和“号”可用可不用。況且,“冠名”不再等到行冠笄禮時才起,往往提前了。
順便再多說兩句,這個“冠名”不是當“官”之名,而是公共叫的名字:家長叫,同學叫,社會上的任何人都在叫,以示人與人之間的區分。不過,家庭和親戚家的小輩可不能直呼其名,隻能尊敬地用稱謂代之,俗言道:“人小骨頭老,輩分扳不倒。”不然,犯了“名諱”,可是大不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