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口日報
8月30日,海口日報在全省率先獨家采寫的報道《海口一小區發現疑似“怪魚”鳄雀鳝!專家:鳄雀鳝具有攻擊性,發現較大體型的應盡快上報》發出後,相關“怪魚”的抓捕活動引發了廣大讀者的關注。經專家鑒定,“怪魚”确為鳄雀鳝。今天上午,第一條鳄雀鳝在位于海口藍城大道的觀瀾公寓小區被成功抓捕。
海口網等平台對抓捕現場進行了直播。記者了解到,有多家直播平台連線了海洋漁業專家,基本确認“怪魚”就是鳄雀鳝。随後,經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章翔現場鑒定,“怪魚”确為鳄雀鳝。
8時許,來自海南藍天救援隊的三名隊員早早等候在此,手持漁網、魚叉、釣竿、手套等工具。海南藍天救援隊副隊長吳富國介紹,救援隊自發與小區物業取得聯系,前來參與抓捕。
9時40分,一條約為60公分長的“怪魚”遊到了近岸,工作人員手持漁網下水準備抓捕。瞄準、下網,一時間,狡猾的“怪魚”被套入網兜,撲騰不止。在岸上,人們終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尖長的嘴、鋒利的牙齒,琺琅質魚鱗硬度極高,且鱗片結構緻密。盡管已經被抓捕上岸,但離開了水體的鳄雀鳝仍然十分活躍。
小區物業主任邢主任介紹,該景觀池裡,不止有一條鳄雀鳝。自7月份以來,物業曾嘗試多種辦法抓捕,均無果,最終決定以抽幹水池的辦法進行抓捕。
現場,經協調,工作人員決定将捕獲到的第一條鳄雀鳝移送至有關單位,用作标本研究。後續再捕獲的其他鳄雀鳝将進行無害化處理。
鳄雀鳝是原産于北美洲的外來物種,有着像鳄魚一樣的短吻,口裂深,具有尖銳的牙齒,魚身布滿菱形硬鱗,體型也較一般的魚類大出許多,野外生長的鳄雀鳝最大可長到3米左右。
鳄雀鳝一度作為觀賞魚被引進,甚至被稱為福鳝,不僅在花鳥市場買得到,甚至某些電商平台也有出售。8月30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位于海口博愛南路的幾家水族館發現,部分水族館正在出售鳄雀鳝。在其中一家水族館,一個位于最底層的魚缸中,5條個頭約為60公分左右的鳄雀鳝在水裡自在遊行。“養這個魚,就要負責到底,即便有一天不養了,也要妥善處置,千萬不能随意放生。”賣家介紹,因具有掠食性,鳄雀鳝捕食其他魚類,所以不建議将鳄雀鳝與其他魚類放在同一魚缸養殖,或者需要差不多體型的魚類才可一同養殖。記者了解到,該水族館正在售賣的幾條鳄雀鳝,單條價格在600元左右。
據悉,鳄雀鳝個頭長得比較快,可能買來時小小一隻,但很快,家中就沒有足夠大的空間去養它了。也因此,有消費者在養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把鳄雀鳝丢到河湖等水域,極其不負責任。章翔介紹,鳄雀鳝生性兇猛,是掠食性魚類,随意放生會威脅區域裡本土物種的生存,對生态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出現食物短缺的情況下,鳄雀鳝甚至可能攻擊人類。
此外,鳄雀鳝的繁殖能力也很驚人,它一次能産下15萬枚以上的魚卵,而且這些魚卵還有劇毒。所以,鳄雀鳝不可食用。
章翔提醒,若市民在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有發現小型鳄雀鳝,且具備抓捕條件,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抓捕并就地掩埋處理;發現體型較大的鳄雀鳝應盡快上報給有關部門,由管理部門捕撈清除,并作無害化處理。
來源: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梁冰 見習記者袁語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