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裡這樣的聲音
你懷念嗎?
4月1日起,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上海軌交僅浦東區域的6号線和16号線提供縮時運營服務,運營時間段為每天7時至20時,列車班次間隔20分鐘,其他線路暫停運營。
4月1日05:20分
——軌交6号線高科西路站站長
40歲的茆瑞星說
她永遠記得那一刻
時隔4天之後,那一刻她終于走上地面,拉開了軌交6号線高科西路站2号出口的卷簾門。天光微亮,乍暖還寒,她調動起小小身體裡的全部肺活量,透過口罩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我看到站口的花叢,聞到青草的芳香,聽到小鳥的鳴叫。隻是天還有點黑,目力所及,一個人也看不見。”
作為軌交6号線高科西路站站長,茆瑞星和數名員工一起,已在地面之下工作、生活了近一個月。放眼全市,像茆瑞星這樣堅守在站點内的軌交站點的值班站長和員工有近7000名。
他們最近的工作
生活是怎樣的?
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跨進軌交6号線高科西路站
一種奇怪的感覺撲面而來:
這裡的一切和以前一樣
又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站點内廣播沒有停播,依然在忠實工作,廣播詞也沒有換,但很多廣播詞暫時失去了應用場景。“請全程佩戴口罩,謝謝配合”“請乘客們分散車門,有序候車”,可幾乎看不到乘客;“本站高科西路站,可換乘七号線”,最近也換乘不了。
“人少呀!基本上沒什麼人的。一天大概有八九十個人乘坐吧。”茆瑞星穿着工作服,腰間别着對講機,面屏内的霧氣打濕了眼鏡鏡片,語速很快。她告訴記者,這八九十人中,有部分是巡視站點的軌交工作人員,最近高科西路站真正的日均客流量其實在六十人左右。
軌交16号線龍陽路站站長楊憶祖也給出了大緻相同的數字。為了防疫安全,他在一個醫用口罩外面套了一個N95口罩,以至于聲音聽上去有些沉悶。“每天大概有五六十個乘客,人最多的時候是17時至19時。那是晚高峰,很多人的下班時間。”根據官方統計數據,4月20日,上海地鐵總客流為1400人次。
最近,誰在乘坐地鐵?
楊憶祖告訴記者,主要是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幫居民去醫院配藥的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們。
“大家走在地鐵站裡,不像以前那樣步履匆匆了,整體節奏都放緩了,互相也都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乘客間交流不多。但也有些老年乘客需要有人幫他們乘電梯、搬東西等,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會上去幫忙。”
在空蕩蕩的站廳、站台裡,茆瑞星有時會有種時間靜止的感覺。“好像一切都定格了,隻有我們工作人員在動。”季節變化似乎也在地面下停滞,4月下旬的上海,茆瑞星和站點員工們還穿着長款羽絨服。“我剛駐守在這裡的時候還是冬天,地下也感覺不到特别熱,就一直穿着了。”有站點員工說。
兩位站長告訴記者,雖然工作、生活節奏大幅放緩,但需要他們操心的事情并沒有減少,甚至還變多了。監控管理各類設施設備,應對處理突發情況,讓軌交全網絡保持良好狀态,遇到有特殊需求的乘客還要一路小跑着過去幫忙……除了這些常規工作,茆瑞星和楊憶祖最近還多了一項工作:軌交站内消殺。
“保潔阿姨基本上一小時左右就要全面消殺一次,噴灑84消毒液,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座椅、欄杆等。”
疫情期間人手緊缺
很多時候
站長也會幫其他員工頂崗
“這時候就不分你我了!我們車站是6人值守,每天4人上崗、2人輪換。值班員、站務員的各種工作,我有時也會幫忙分擔一些。”
說着說着,有乘客要進站了,楊憶祖急忙上前,在安檢處幫忙測溫、看健康碼、查核酸報告,一切查驗妥當後才放行。“我們還在站内準備了一些口罩,以備乘客們的不時之需。”
特殊時期,地鐵站存在的意義,已經超過了交通本身。茆瑞星告訴記者,她發現站點還承擔了部分志願者的如廁需求和洗漱功能。
“有些人一時找不到廁所和刷牙洗臉的地方,就會下來問我們能否幫忙解決。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基礎上,我們能幫一定幫的。”
茆瑞星的女兒17歲,今年讀高二,最近在家上網課。
“孩子長大了,有時候說話挺暖人心窩的。比如我出門上班的那一天,她說,媽媽,你走的時候是好好地走,回來也要好好地回來;每天聊天,她問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我說,疫情結束、小區解封、地鐵人流量恢複千萬級的時候,就是媽媽回家的時候。”
和6号線高科西路站不同,16号線龍陽路站的站台位于地面之上。和楊憶祖聊着聊着,列車駛近的震動通過鋼軌傳到地面,楊憶祖立刻進入工作狀态,面朝鋼軌筆直站立。呼嘯的車輛聲音減弱、緩緩進站,零星的乘客踏進車廂;車門關閉,車輛再次發動。楊憶祖左右瞭望後,朝着車輛遠行的方向右轉,靜靜看着列車遠去。“一切都會好的,我們終将戰勝疫情,站台上的人流也會恢複如常。”
防控期間的上海
空蕩的街頭、地鐵
也許是我們不熟悉的
但依然有很多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守護着上海
一起期待站台上
人流恢複如常的這一天
轉自上觀新聞
來源: 新聞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