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親子活動課外書閱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作者大大長期更新文章,願閱讀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年級親子活動課外書閱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作者大大長期更新文章,願閱讀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活。
★點擊閱讀全文,獲取作者更多文章。
今天分享葉聖陶的童話集《稻草人》。《稻草人》是中國的第一部童話集,堪稱中國童話的祖師爺,被定位為中國兒童文學的起點、标志和典範。
所以說,要想了解中國的童話,這本書一定不容錯過。而《稻草人》的作者葉聖陶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開拓者與創建者之一,被稱為“現代童話文學的泰鬥”,他的作品讓中國童話不僅結束了附麗于其他體裁而存在的時代。而且結束了模仿、改制、外國童話的時代。
葉聖陶的童話是内容與形式雙美的傑作。它的出現是中國藝術童話成熟的标志,而且,他的童話追求“至善、至美、至誠”的道路,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童話藝術。
魯迅稱贊葉聖陶,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茅盾對葉聖陶的評價也很高,他說,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就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淨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其實,葉聖陶的創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從一點一滴中積累起來的。葉聖陶在中學畢業後,因為家庭貧寒沒有繼續讀書。從1912年起,将近十年的時間,他一直在小學教書。這段經曆為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和兒童長期接觸的過程中,他十分了解兒童的内心和兒童的成長特點,認為兒童正處在認識世界的階段,兒童好奇的天性,促使他們對周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興趣。
葉聖陶正是立足于對兒童的關心熱愛,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在他看來,五四前後,格林,安徒生,王爾德的童話,陸續傳播過來了。對這種适合兒童閱讀的文學形式,自己不妨也試一試。而他這一試就試出了一條“中國童話之路”。
當然,我們說“時勢造英雄”,葉聖陶童話之路的開啟也和時代環境分不開。“五四時期”是一個提倡個性解放的時期,社會關注的焦點轉向了長期受壓迫的兒童婦女。與此同時,人們也開始重視兒童教育。可是當時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兒童文學,許多兒童讀物,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王爾德童話》等等,都是從西方翻譯過來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文人開始自覺地進行兒童文學的創作。這時候,葉聖陶才作為兒童文學的開山鼻祖,引領了中國兒童文學的崛起。一部童話集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讓這麼多人都稱贊不已呢。
這部童話集同名代表作《稻草人》,不止是為兒童構建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更多的是描寫出真實的現實,告訴孩子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顔色暗淡”的。
如同故事中的這段描述,稻草人非常盡責任,牛比他懈怠多了,狗比他頑皮多了,他不吃飯,也不睡覺,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裡。可是有一天,老農婦跟着大衆到河邊來看,卻看見,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間。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稻草人是怎麼出現的呢。他看到了夜間的田野裡什麼樣的風景和情形呢。為什麼盡職盡責的他,最後倒在了田地中間。
這些問題的答案,葉聖陶都會告訴你,其實在《稻草人》中,稻草人是一個夜間的旁觀者。他可以把一切看在眼裡,于是他看見孤苦無依的老太太,死了丈夫和兒子,眼睛也快瞎了。好不容易盼來了稻子的豐收,蟲災卻又來了。他看見漁婦的孩子得了重病,想喝水卻不能。漁婦一心打魚,自己累垮了,打到的魚也幹死了。他還看見一個女人,因為要被賭棍丈夫賣掉,連夜逃跑,跳河了。最後稻草人自己也倒在了稻田裡。
就像葉聖陶說的,他所信奉的田野的樂園此時已摧毀。對人間的希望也随稻草人而俱倒,稻草人看到的是底層人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充滿悲苦,又無可奈何。就像那個老太太花了三年時間和兒子還清了丈夫的喪葬費,又花了三年時間還清兒子的喪葬費,這六年她一直承受着失去親人的痛苦,而我們常說的“陽光總在風雨後”,似乎在老太太身上并不适用。
多年的堅忍換來的不是稻田豐收,而是一場蟲災過後的滿目狼藉,所以葉聖陶用童話向我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好人真的會有好報嗎”。而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人可以說得清。
無奈的不止是底層人民,稻草人自己也是無奈的。從某方面來講,這個稻草人就是葉聖陶自己的寫照。要知道葉聖陶在寫《稻草人》的時候,中國的内部四分五裂。外則列強環伺,尤其是日俄都虎視眈眈地盯着中國,恨不得一口把中國給吞了。周圍的街坊鄰居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葉聖陶就是個文人,他什麼都做不了,隻能發出呐喊。但自己的呼喊根本沒人能聽到,也拯救不了那些在自己眼前消逝的生命。這就是小人物在時代洪流前的無力感。就像雪山崩塌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躲得過被掩埋的命運。
在當時,也沒人可以躲得過窮苦對生命的吞噬。其實稻草人也是我們自己。這個社會總有許多的不公,但面對這些不公,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無能為力的。
葉聖陶的《稻草人》是一出命運的悲劇,更是一出時代的悲劇。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農村,風雨飄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葉聖陶和沈雁冰,鄭振铎他們發起組織了“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觀,《稻草人》正是在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
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葉聖陶在《小說月報》上就連續發表了20幾篇童話。後來都收入了這本童話集。與他的短篇小說一樣,這些童話也具有濃厚的“為人生”的色彩,給孩子們描繪出一幅又一幅真實的人生圖景。
在“五四”之前,童話是來自于西方,進入到了中國社會,并不是很符合中國的環境。比如“公主”、“王子”、“女巫”、“騎士”等形象在中國是沒有的,所以中國兒童在看《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的時候,并沒有很強的代入感,他們不懂童話裡的魔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讓人變大變小,變醜變美,而這些不懂就是驅使葉聖陶創作中國本土童話的動力。
他将中國兒童見過的,知道的都融進童話故事裡。這樣孩子們一看就懂,這樣的童話才是為中國兒童創作的“童話”。西方童話大多都是虛構的,讓孩子充滿幻想。打開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葉聖陶開辟了一條現實主義的童話路線。讀他的童話孩子能夠深刻地理解生活。
兒童讀到這樣的故事,能夠在對熟悉環境的聯想中産生共鳴。這就是本土化所造成的效果,也是葉聖陶對于西方文學體裁成功轉化。憑借着作品中特有的中國元素,與鮮明的指向性,葉聖陶的童話與西方童話有了明顯的區别。這可以說是一次漂亮的逆襲。
《稻草人》故事中,老太太的稻田被蟲吃光了,漁婦抓的魚死了,女人跳進河裡淹死了,這是一個多麼悲慘的故事呀。葉聖陶為什麼要把它寫給孩子呢。
或許鄭振铎先生給了我們答案。他在為這部童話集所作的序中說,把成人的悲哀顯示給兒童,可以說是應該的,他們需要知道人間社會的現狀。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識一樣,我們不必也不能有意地加以防阻。
如果你靜下心來想想,你就會發現,看現實主義的童話有助于啟發孩子去思考各種社會現象,進而對他人産生一種同理心,同時這也能給予孩子一種“感知力”,讓他們足以感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不是完全生活在夢幻的泡沫裡。
如果說,讀書是對人類認知能力的修煉,那讓孩子從小讀現實主義的童話,就是這場修煉的基本功。隻有基礎部分牢固了,之後的修煉才不會白費。要知道,泡沫總有一天會幻滅,而現實不會。這是《稻草人》中藏着的秘密,也是葉聖陶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 End -
歡迎分享朋友圈 轉載請獲取授權
-作者-
趙梓君,每天一篇文章,記錄工作生活、讀書學習的點滴。做一顆傳播愛的種子。
公衆号:趙君。寫作不隻是在記錄,而是在喚起一些沉睡着的美麗的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