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21日,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這一節氣的名稱,意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漸飽滿,但尚未完全成熟,隻是“小滿”階段。而人養生的基本原則就是順應自然的生長收藏。因此,也意味着此時人體内陽氣的蓄積還隻是“小滿”,仍沒充盈。
而夏季潮濕悶熱的天氣,也容易受到暑邪、濕邪等影響,因此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尤其要注意“未病先防”的養生觀念。
作息防陽損
小滿夏意初萌,天地間陽氣升發,人體也是如此,人在一年中有陽氣的“春生夏長”,才有“秋收冬藏”。因此,小滿時節要注意養護陽氣,讓它自然地升發。
小滿時節蓄積陽氣,除了不能貪涼傷陽外,還要切記不能晚睡熬夜。适當的睡眠是補養氣血的最好方法。相反,晚睡、熬夜、睡眠不足都是損傷氣血最快的壞習慣。
另外,冬季來自自然界的寒邪很容易堆積在體内,加上夏季長時間吹空調和嗜食生冷冰凍,這些都會從我們打開的腠理進入身體,這時新舊寒邪需要一并鏟除,才能為今年升發的陽氣開路。
使用空調時,室内溫度不要低于27℃,一旦受風着涼可喝生姜蔥白紅糖水以防感冒。人若長時間處在空調房内,應多站起來活動身體以促進血液循環。平日還要多參加戶外運動,“動則生陽”,勤加運動、鍛煉身體能夠振奮陽氣,促進陽氣的生發和流通,陽虛之人更應該動起來。
晚上睡前也可以用艾葉和幹姜(或生姜)各3克來煮水泡腳,可以驅寒散濕、活血通絡,改善睡眠質量。
起居防上火GRAIN
小滿過後自然界的氣溫不斷升高,本身就容易使人精神煩躁易怒,此時如果人們的生活欠規律、經常熬夜、飲食不定時等,便會産生内熱。
外熱、内熱的交加,很容易使人發生一系列上火的症狀,如口幹舌燥、燥熱上火、喉嚨腫痛、臉上長痘等。但要注意的是,要學會分清虛火還是實火,才能“對症下藥”。
引起實火的原因有很多,如長期大量飲酒、喜食辛辣、暴飲暴食、肥甘厚味等。而虛火者多由于長期熬夜、過度勞累、脾胃虛弱、情緒刺激、久病體衰等而導緻的。
實火 :可以用清熱解毒涼血的中藥來“滅火”。宜多食寒涼清熱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苦瓜、西瓜、梨等。忌諱助陽興熱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狗肉、龍眼、櫻桃、荔枝等。
虛火 :治療要以滋陰潤燥為主。宜多食銀耳、百合、蓮子、懷山等食物,不宜食生冷飲品以及辛辣之品,以免損傷脾胃,助火上炎。
飲食防濕邪GRAIN
小滿節氣降雨量增多,很多地方陸續進入雨季。尤其是嶺南地區,随着溫度、濕度的漸增,又因南方人本身内濕較重,在内濕和外濕的共同作用下,人體的舒适度開始下降,濕困、煩躁、疲倦、腹脹、感冒等不适開始纏身。
在這個時節我們尤其需注重祛濕,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黑木耳、西紅柿等;忌食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煎炸燒烤之品,牛奶亦建議少喝。
同時要注意顧護脾胃,脾主運化,脾為生痰之源,脾氣虛弱則水液代謝失常會誘發各種皮膚病,如濕疹、腳氣、下肢潰瘍等。日常忙碌的上班族,可泡一些代茶飲進行保健調理。
陳皮山楂荷葉茶
▍材料:幹荷葉,幹山楂,薏米,陳皮。
▍做法:把薏米炒一下(不用下油),然後把所有材料用開水沖泡或稍加煎煮,飲用時可按個人口味适量添加紅糖或冰糖。
▍功效:健脾利濕,消暑開胃,調理脾胃。
南芪薏仁茶
▍材料:白扁豆,五指毛桃,薏仁,白茅根,茯苓,山藥,橘皮,葛根,麥芽,玉竹,甘草。
▍做法:上述藥材打碎,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祛濕、行氣補益、提升正氣,增強自身抵抗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