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平樂中的樂字怎麼讀

清平樂中的樂字怎麼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7:23:18

清平樂中的樂字怎麼讀(清平樂的樂為何要讀)1

宋仁宗坐像

熱播劇《清平樂》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其考究的服化、場景、台詞等處處都能體現出制作團隊對曆史細節的尊重,非常難得。這樣的大型曆史劇對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深有裨益的。但與此同時,筆者也要提出一個明顯值得商榷的地方——關于“清平樂”這個題目的讀音問題。詞調名中“樂”字的讀音,一直以來都是有歧見的問題。此劇片頭出現劇名“清平樂”時,在其下明确标注“樂”字讀音為“yuè”,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

要弄清楚詞調的讀法,我們先來看看詞調的來源。據宛敏灏先生《詞學概論》的分類,唐宋詞調的主要來源有:截取隋、唐的大曲、法曲或引用琴曲;由民歌、祀神曲、軍樂改編;宮廷創制的曲子,等等。詞調在最初創制的時候,本身應該都有意義,而且詞調命名應當是和詞章内容密切關聯的,大多數調名也就是詞的題目。如《摸魚兒》詞寫摸魚;《蔔算子》詞寫賣蔔;《訴衷情》詞寫愛情;《祝英台近》詞寫梁祝故事等等,詞調取名基本都是歌詠本意的。

唐代很多大曲來源于唐詩,而所取調名亦是吻合唐詩本事的,比如“夜半樂”“還京樂”是唐明皇未當皇帝之時,因朝政大權系于韋皇後一手,為誅除韋後勢力,自潞州還京師,夜半舉兵誅殺韋後,明皇大獲全勝,而制“夜半樂”“還京樂”二曲,并作文成曲與小破陣樂。《太平禦覽》載:“還京樂者,唐明皇自蜀反,正樂官張野狐撰此曲。”因為曲調是依本事表達皇帝獲勝還京的快樂心情,所以調牌中的“樂”自當為表達情緒喜樂而讀“lè”。

依本事而作的曲,曲調所表達的情感也與詞意相得益彰。如《何滿子》本為人名,是唐玄宗時滄州人氏姓何名滿,因開罪于明皇,被判死刑,臨刑前特制一曲,以表其哀,就刑前始将新樂曲完成。因何滿子深感自身傷悲,所做樂曲也是肝腸寸斷的,時人也稱此曲為“斷腸曲”。後梨園樂人奏禀唐明皇,明皇甚受感動,特赦何滿子之罪,并将樂曲取名為“何滿子”。

再比如“荔枝香”,唐明皇與楊貴妃到骊山上的華清宮,正趕上貴妃生日,唐明皇為貴妃做壽,令教坊内的小部音聲在長生殿内奏樂,當時奏新曲,而尚未為新曲調命名,正好南方進獻貴妃最喜愛的水果荔枝,因此就将新樂曲命名為“荔枝香”。《全唐詩》就收錄有很多歌詠“荔枝”的詩,說明“荔枝香”詞調和本事相關。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熱播劇《清平樂》的“樂”亦當理解為美滿、和樂,故音當為“lè”

理解了詞調名稱與内容的關系,我們再看“清平樂”,此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奁集》《樂章集》并入“越調”。這也是為什麼自古多有論者認為“樂”字讀音為“yuè”的原因。

如果追溯詞調本事,《碧雞漫志》據《松窗錄》雲:“開元中,禁中初種木芍藥,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從。李龜年手捧檀闆,押衆樂前,将欲歌之。上曰:‘焉用舊詞為?’命龜年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白承诏,賦詞,龜年以進。上命梨園弟子約格調,撫絲竹,促龜年歌。太真妃笑領歌意甚厚。”可見是明皇、貴妃賞花,眼見一派清平和樂之景,饒有興緻,而命樂工譜曲,李白填詞。李白此時所呈上的即是《清平調》三首。詩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等句歌頌貴妃美貌,名花美人兩相襯映,君臣和樂,描繪出一片和樂盛世的景緻。

由此,“清平樂”詞亦多為昌平盛世而歌。任二北《教坊記箋訂》雲:“溫庭筠《清平樂》:‘新歲清平思同辇’,顯為《兩都賦》‘海内清平,朝廷無事’之意,《敦煌雜錄》下《願文》雲:‘社稷有應瑞之祥,國境有清平之樂’可知調名中二字并不指清調、平調。”說到我們前文提到的電視劇《清平樂》,展現的亦是宋仁宗仁政治理下北宋王朝清平和樂的圖景,那麼其中的“樂”亦當理解為美滿、和樂,故音當為“lè”。

讀“yuè”者,當是将“樂”作為曲調體制來理解的

而讀“yuè”者,當是将“樂”作為曲調體制來理解的,盡管漢樂府最初的“清樂”和“平樂”中的“樂”确實是對詞曲體制的描述,但“清”與“平”自是與曲調内容緊密相關的。而如果将《清平樂》中的“樂”作為樂曲體制來看,則“清平樂”詞牌當為“清平”而非“清平樂”。古代詞調大多是由曲調轉化而來的,所以詞調的類别也依據曲調的類别劃分。古代不同詞譜對詞類劃分有所不同,與唐宋詞密切相關的樂曲主要是大曲和雜曲。大曲是唐宋時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宮調的若幹曲子組成,結構複雜。法曲是大曲的一部分,因融合佛門、道門曲,所以稱為法曲或法樂。曲破是大曲入破以後的部分。大曲以外的單支曲,統稱為曲子或雜曲,雜曲小唱又因音樂或長短分段不同而分為令、引、近、慢諸體。詞牌命名中自然有帶詞調體式的命名,命名規律一般為“本事+體式”,如《如夢令》《陽關引》《祝英台近》《木蘭花慢》等,其中的“令”“引”“近”“慢”等是為詞調體式,而這個分類中并不包含“樂”。

以“清平樂”來講,此詞牌又名“清平樂令”,一如“蔔算子”又可稱“蔔算子令”,“浪淘沙”又可稱“浪淘沙令”等。此處的“令”即是用來描述詞曲體制的,而“清平樂”三字則皆當為描述詞之本事,這又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清平樂》中“樂”的讀音當為“lè”。

電視劇以“清平樂”命名,一是考慮到了宋代是曲子詞(詞)創作的興盛期,北宋詞人輩出,創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詞調;最主要的還因為宋仁宗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四十二年,史家把仁宗在位及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是符合實際的。仁宗克己勵精,夑理調和,國家清平安樂,此“清平樂”中的“樂”當然要讀安樂之“樂”了。

(作者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