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文風養成與其生平的關聯探析(三)
——仕途坎坷,經三起三落,開一代詞風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是蘇轼颠簸一生的寫照。
蘇轼的一生曆經三次潮起潮落,但依然滿懷一顆赤子之心,不忘初衷。不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他依然是他,出淤泥而不染。
嘉祐元年(1056年),21歲的蘇轼憑《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一舉中第,并開始聞名天下。如果不是歐陽修誤認為此文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被歐陽修降為第二,其應為第一。自此蘇轼得到了當時文壇領軍人物歐陽修的賞識并深受其影響。但由于母親去世,直到兩年後,蘇轼才正式開始自己的仕途。蘇東坡的第一個職務是陝西鳳翔府判官,品級并不高屬從八品,幹了近3年後被召回朝廷,任職史館。
蘇轼仕途的幾起幾落,無論如何中也繞不開一個人——王安石。1066年蘇轼的父親去世,守孝回京後,一場人生的暴風驟雨正在不久後等着他,這緣于此時王安石正在進行的一場大的社會變革,史稱“王安石變法”,從此也改變了蘇轼的一生。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大概了解曆史的人都應知道,在此不作叙述。而蘇轼站在了新法的對立面。以現在的視角來看蘇轼與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并沒有誰對誰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朝代,王安石變法的初衷也是為了改變社會積貧積弱,鞏固宋王朝的統治。但是由于當時人思想的局限性,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注重隻會是失敗,而其中受苦的也隻會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而蘇轼又是非常關心民衆疾苦的人,他反對變法本就緣于為民所謀的政治立場。
此時的蘇轼是苦悶的,而他也隻能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苦悶,這為他仕途中最大的一次災難埋下了伏筆。由于對朝政的失望,蘇轼主動請放,神宗熙甯四年(1071),被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後到密州任太守,後來又轉任徐州太守,湖州太守。直到1079年“烏台詩案”爆發谪居四川的八年時間,蘇轼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形成了一代豪放詞風。
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l0歲的哲宗繼位,英宗皇後也就是皇太後攝政,盡廢王安石變法,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雲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诰。短短l7個月時間,蘇東坡從戴罪之身從八品升到正三品,躍升了12個官階。
而後太後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因與太後和司馬光政見不合,蘇東坡覺得不開心,又一次主動請辭外放。1089年7月至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個月。
蘇轼1091年3月回朝,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後出任颍州、揚州太守,再任兵部尚書1個月、禮部尚書9個月。
1093年9月,太後駕崩,18歲的哲宗親政。剛一親政,他就在無情打擊元祐黨人。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了京城,上任1個月又将其貶到遙遠的惠州,接着又将其被貶到更遠的儋州,就是今天海南的天涯海角。
而蘇轼不論是到了哪裡,都以百姓生計為重,在外做官期間,不是在為百姓抗洪抗旱,就是在為百姓請命免稅免租,因此走到哪裡,都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雖然說蘇轼一生坎坷,幾起幾落,一生颠沛流離。這對個人而言是不幸的,但對于文學而言卻是幸運的。正是這些經曆讓蘇轼,走遍了中原大地,看遍了祖國的山川江河,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獲得更多的感悟,使其詩文有着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蘊含哲理;結識了更多的文人異士,使其詩文意境更為開闊,特别是蘇轼喜歡與佛家等方外之人交朋友,讓其詩文有了禅意;體會到更多人間疾苦,詩文中有了為民請命呐喊的情懷……
教育啟迪:
不經曆風雨的花朵,再怎麼綻放也不會生機勃勃。現在我們許多家長,總是舍不得讓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許多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被家長嚴密地保護起來。
雖然說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像蘇轼這樣經曆如此磨難,但沒有人的人生總會是一帆風順。隻有能勇敢面對人生中的挫折甚至是打擊,敢于直面困難,勇往直前的人才能真正成功。
所以說敢于讓孩子吃苦和獨立,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困難,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