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至親至愛,恐怕是人生中最悲傷的事情之一。
每隔一段時間打開自媒體新聞端,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總會有人離開。
死亡每天都在發生,人們閉口不談的死亡禁忌,其實是一種常态。
常态到什麼地步呢?換句話問,你知道中國每年會死多少人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死亡人口高達998萬,死亡率為7.14%,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天有2.7萬人,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離開人世。
假設一個人死了,會影響另外五個人,比如他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伴侶等等,那麼這就意味着,每年會有至少5000萬人經曆痛徹心扉的悲傷。
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我們表面上似乎生活在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但或許,很多人正是通過“娛樂”這種掩人耳目的方式,來隐藏内心某種難以釋放、難以訴說的壓力和悲傷。
1、悲傷是種怎樣的情緒?什麼是悲傷?悲傷主要是一種關于離别和失去的情感反應。
很多人談到悲傷時,會很容易把它和抑郁搞混淆。悲傷和抑郁有一些相似,比如都會情緒低落、對人和事缺乏興趣、反應遲鈍、意志消沉。
但抑郁和悲傷又是不同的,抑郁是比悲傷更複雜的情緒反應。
悲傷一般有具體的、可描述的外在事件,而抑郁在很多時候是難以形容和解釋的。
抑郁情緒更多的是絕望、空虛、無價值、一無所有、沉重、無希望、頹廢、墜落、麻木,如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無限蔓延的失落感,在抑郁的“黑洞”裡,是望不到盡頭的。
如果一個人悲痛萬分,長時間難以走出悲傷,就很有可能會“過渡”到抑郁。
2、為什麼處理悲傷很重要?人們應對悲傷的慣常反應,一般是本能地逃避痛苦。
在得知“噩耗”的那一刻,甚至好幾個月裡,人都會拒絕接受事實、不肯正視真相,對發生的事情進行否認。
悲傷是無法逃避的,人在失去的那一刻,就是會本能地悲傷,這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反應。
喪親治療師、英國心理學家茱莉亞·塞缪爾在《悲傷的力量》這本書裡指出,允許自己去悲傷,允許自己去釋放内心裡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反而對走出悲傷是有利的,因為治愈悲傷的第一步,就是要允許自己感受傷痛。
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毫無顧忌地“釋放悲傷”。有些人可能過于内向和矜持,有些人可能不想讓其他親人過分擔心,而不得不忍住悲傷,假裝表現得“很堅強”,或者“很看得開”。
但是,我們的情緒是一條河流,河流會自動地流入大海,如果把它堵住,不宣洩它們,遲早會以更大的能量爆發。
喪親之痛的“破壞力”是巨大的,很難說,每個人都會随着時間的流逝,順利走出悲傷。
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15%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未被解決的悲傷,也就是說,一部分精神疾病就是因為悲傷沒有處理好,他們在傷痛最深的時候,沒有得到恰當的援助,從而導緻了更壞的結果。
茱莉亞·塞缪爾在書裡寫到,“真正持久傷害一個人的并不是失去本身,而是持續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
比如,為了逃避悲傷的痛苦,很多人抽煙、酗酒、宅家不工作、整日打遊戲、發呆、一蹶不振,甚至通過吸毒和藥物來麻痹自己,當下或許很“爽”,但之後,内心隻會升騰起更多的悲傷,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所以正确處理好悲傷,是非常重要的。
3、如何應對悲傷?喪親之痛是每個人都會經曆的事情,按照自然的規律,我們都遲早會面對父母的離世,隻是時間點不同,隻是所經曆的喪失程度不同。
比如,突然離世所帶來的破壞力遠遠大過于“預先知情”,因為什麼都沒有準備,還有很多話沒有說出口、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情沒有做,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個死亡瞬間定格,成了終身的遺憾。
走出悲傷是需要力量的,茱莉亞·塞缪爾在《悲傷的力量》這本書裡一共介紹了八大力量支柱,我總結了一下,把它提煉為3個。
01、處理與逝者的關系
顯然,我們與逝者的關系越親近、愛意越深,我們的痛苦和悲傷就會越濃烈。一個至親至愛的人離開了自己,沒有了他的生活該如何繼續?
盡管人已經不在,但我們仍然可以延續與逝者的關系。比如,舉行一些定期的儀式,在一些特殊的節日來銘記他們。
逝者隻是肉體離開了,但仍然可以通過精神的方式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他們會經常“回來”,以夢或記憶的方式來“光顧”我們。
從本質上來講,人們與逝者的連接都是依靠記憶在維持。存儲逝者的物品、照片和視頻,都是與逝者聯結的方式。
人老了,記憶會變差,會遺忘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記不起他們的模樣了,想必會非常痛恨自己,會有一種深深的内疚和自責感。
想念他們的時候,有記憶的證據在,比什麼都想不起來、什麼都是空白要好得多。
記憶是一種“安慰”,讓人們感覺他們并沒有走遠。
02、找到表達悲傷的正确方式
喪親之痛是一種難以消解的情緒,就如同身體裡的毒素,一次性、一個月、甚至一年都是排不淨的,我們需要經常表達悲傷,每一次表達都是一次“排毒”的過程。
正向的表達方式是找人傾訴、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興趣愛好。
擁有20多年喪親治療的心理學家茱莉亞·塞缪爾說,“悲傷是一個往返于失去與恢複的動态過程”。
承受喪親之痛時,我們往往無法活在當下,因為活在當下就意味着要接受失去的殘酷現實。
家屬萬分痛苦,是因為家屬活在“他們還在”的過去,家屬很難從過去中抽離,除非他們已經選擇接納和放下。越是沉浸在過去親人還在的美好畫面中,就越是對現實感到悲傷。
所以,為了防止悲傷情緒不斷蔓延開來,要确保“身邊有人”或者“手頭有事”。
身邊有人,這個人可以是親人、好友,也可以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這樣悲傷來襲的時候,就可以盡情傾訴。
那些心裡想說的話,那些難以愈合的傷口,那些存在心底的遺憾,那些無處安放的憤怒,都可以一股腦傾瀉出來,因為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手頭有事,比如,寫作、畫畫、唱歌、跳舞、上班、養花養草養寵物等等,隻要是自己喜歡做的事都可以。忙碌能夠把我們從過去拉回到現在,忙碌讓人專注,而一個人專注的時候,會忘掉很多事情,從而少掉很多煩惱。越是無所事事,反而越會胡思亂想。
03、他人的愛與社會支持
很少有人能一個人走出悲傷,在困境中,有人拉一把,是非常重要的。
茱莉亞·塞缪爾在《悲傷的力量》這本書裡指出,“很多失親者重建生活最重要的因素是身邊有愛的人”。就像一個神父說的,“有愛就有痛,但也隻有愛,能治愈因愛而來的痛”。
難過的時候,有人陪着說話;失落的時候,有人陪着散步;沒有食欲的時候,有人做好愛吃的菜,端到面前。在最低谷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卻能帶來最大的溫暖。
這些關心會讓人覺得,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在愛我們,也隻有他人的愛才能逐漸讓人走出悲傷,重新找到生活中的愛與樂;也隻有他人的愛,才能讓人不繼續在悲傷中沉淪,選擇慢慢好起來,珍惜剩下的身邊的人。
4、悲傷的意義是什麼?據說,現在有些90後已經寫好了電子遺囑,也有些人已經簽了器官捐獻協議,還有些人提前到“棺材”裡模拟死亡。
這些“排練”和“準備”都可以降低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感,但是,正如心理學家所說:“你永遠也不可能接受死亡的準備”。
如果有一天,死亡的厄運到來,我們隻需明白,有時候,世事難料,我們将不得不伴着事與願違的現實來生活。
同時,我們需要醒悟,有時候,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是無法修複的,我們一定要學會珍惜和感恩,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