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曆史非常悠久,它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因此在它的地下蘊藏着的古董文物異常豐厚,這不這裡曾出土了這樣一件東西,它将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曆史向前推進了1100年,至今超難複刻,這是什麼呢?你猜到了嗎?
這就是雲紋銅禁,是春秋中期青銅器,出土于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複雜,至今超難複刻。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镂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歎為觀止。
雲紋銅禁,被業内專家點評為:莊嚴瑰麗,造型奇妙,鑄藝巧奪天工,霸氣自然天成。更難得的是它的鑄造工藝,它的出土,将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曆史向前推進了1100年。
正因為這件銅禁如此重要,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共有64件(組)-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出,淅川出土銅禁就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