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買的植物根
#這就是爆款 | 冬日時令美味#在一晉南農村集市上,看到一位老人在三輪車邊的地下擺了一小堆土白色的植物根,攝影師幾乎沒見過這些似蘿蔔又不是,似人參也不是,人參不可能這樣擺在地攤上,便上前一探究竟。
仔細辨認這是啥稀罕物
擺攤的大爺告訴攝影師,這些植物根是菜籽根,俗稱“蔓切”(音),大爺介紹到:農村人俗稱它“蔓切”,學名是菜籽根。攝影師找度娘,度娘是這樣解釋的:菜籽根就是蔓菁,又叫合掌菜、結頭菜、玉蔓青等十多個名字,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大量蛋白質水分及大量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具有促進消化增加食欲,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具有很高的藥性作用:能退熱,治療便秘,止血止疼等功效。
大爺在給好奇的人講解蔓菁的特點
面對路人好奇地不斷詢問,大爺打開了話匣子:這蔓切農村人叫它“人參娃娃”,是熱性人吃了它不燒心,紅薯下到鍋裡煮熟吃了燒心,蔓切沒有味道,入口是綿綿的,甜一點綿綿的,但是沒有紅薯甜,這個價格也不貴,2元錢一斤,适合大衆消費。這和紅薯相比較,紅薯入口後有絲,這入口後沒有絲。在過去,人們的生活比較貧困,經常有人偷偷從地裡挖些回家熬稀飯,隊裡種菜籽是為了榨油,如果都把根挖了拿啥榨油?人不吃蔓菁可以,不吃油是不行的。為了防止别人亂挖,我還在生産隊時看過菜籽地。
好奇的路人聽大爺在講解關于蔓切的故事
大爺說,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人們都很少吃這了,這也成了“稀罕物”了,集市上基本上沒人賣。我去年種了四分地收入1000多元錢,這比收菜籽劃算,一畝菜籽能收150斤,一斤9毛,菜籽根的利潤大,今年種了一畝,種多了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年齡大了有點收入就知足了。
為了讓顧客攜帶方便,老人把蔓切提前打好包
大爺說,想收獲菜籽根,種菜籽的時間得掌握好,麥子收完種的菜籽長得根不能吃,隻有等三伏天結束後種的菜籽才會長這麼粗的根,入冬後挖出來,營養價值高,才能食用。
許多路人看到這些稀罕物禁不住回頭觀望
攝影師一行幾人走遍了集市,賣小吃的、蔬菜、衣物鞋帽等遍地皆是,唯獨老人一家在賣蔓菁,獨有的食物吸引了路過衆人的目光,卻鮮有人購買。大爺道出了原因:過去人物質困乏,這就是好吃的,現在人們的物質豐富了可選擇的食物也多樣化了,買的人就少了。
許多路人隻觀看詢問很少有人購買
大爺講:進入冬季,每天早上喝碗小米蔓菁湯最養人。熬小米湯時,放進幾段蔓菁在爐火上小火慢慢熬,熬出的湯非常好喝,它和小米熬湯是絕配,還可以和玉米椮子一起熬湯,但是味道就不如和小米熬的湯的味道。蔓菁還是個綠色食品,種子不拌農藥,它又是在土裡生長,隻需澆水不施化肥,沒有任何污染,既有營養價值又具有中草藥的調理功能,對人身體百益無一害。
蔓菁在我國北方應該并不是非常常見,但是這是一種渾身全是寶的植物,我們可以适當的食用,可以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還可以有效的消腫止痛,通腸潤便,清心明目。這麼好的蔓菁,你吃付哦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