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調查顯示,二線城市更受到求職者青睐。
數據顯示,二線城市求職需求環比提升45.1%。90後、00後在選擇就業城市時,普遍對二線城市青睐有加,從城市招聘情況來看,二線城市招聘需求排名前十的分别為成都、武漢、重慶、長沙、杭州、鄭州、東莞、蘇州、合肥、西安。
四川錦裡古街
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越來越受到畢業生的青睐,并不是第一次被提起,而不少年輕人也仍在“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的念頭間反複橫跳。确實,“北上廣深”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但其蘊含的機遇和可能性,以及附着的教育、醫療等資源優勢,對人們仍極具吸引力。
但近幾年二線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對“北漂”“廣漂”們的号召力增大也是不争的事實。新一線、二線城市為降低人口紅利衰減對經濟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增加人才儲備,出台了一系列的落戶、補貼等措施,吸引人才。
單2017年,從武漢提出“百萬人才留漢計劃”,到成都發布“人才新政12條”,從鄭州向全球發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招賢令,到西安推出“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城市攬才的主動積極,展現出的是對人才尊重和開放的姿态。
當二線城市政策紅利的“拉力”強過一線城市現實因素的“推力”,城市求賢若渴,求職者剛需被滿足,二者就一拍即合。
再加上,新業态、新技術催生了新興職業,年輕人的擇業空間更加廣闊。而且在互聯網氛圍中,很多業态的發展不完全拘泥于幾線城市,而是落腳于哪裡的政策和環境更适合其發展。比如杭州,其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蓬勃程度,在全國都數一數二。而新興職業帶來城市的經濟發展,勢必也會惠及到城市中的個體,而這對吸引人才也大有裨益。
而對個人來說,一線城市也好,幾線城市也罷,是人生再正常不過的一個選項。更青睐二線城市,或許是年輕人們在工作前景、生活狀态、福利保障、個人價值等各項變量中綜合出的性價比更高的一個結果。
杭州錢塘江畔 徐根柱攝
當然,人才流動也屬正常現象,且其流動會帶來資源要素的整合和變化。當二線城市給了年輕人适宜的栖息的空間,個體也會為城市注入活力,拉動城市的發展,城市和人之間形成彼此塑造、彼此成就的良性互動,而人才和資源要素流動的過程也會促進城市間資源的均衡。當物質層面的鴻溝被逐漸填補,那在一二線城市之間切換,成本也就随之變低了,這又都讓人才有了更多的去處。
但也應該認識到,當二線城市争相打出戶籍、住房補貼的牌面,戶籍的壁壘逐漸被打破,人才的流動更加自由。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吸引、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才的關注點。一個城市隻有具備過硬的配置,再搭配相當的軟實力,才會得到人才的青睐和認同。
2020年10月28日拍攝的上海市2021屆高校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而這些,都會讓更多年輕人從“北上廣深”到二線城市的選擇,少一份悲壯和無奈,多一份坦然和從容。
内容:光明時評
圖片:新華社、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