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即将結束,回家過年的小夥伴又要開始踏上離鄉路。準備返程的您先别着急,看完下面的返程注意事項,讓您的出行多一分安全!
疫情防控01.加強個人防疫
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室内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去人群聚集場所。返程途中要配合做好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等防控措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全程佩戴口罩,減少走動,與他人保持距離。記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時間、座位号等信息,确保可及時追溯。
02.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依然是防控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在沒有接種禁忌症的情況下,年滿三周歲的幼兒及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應盡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03.及時了解各地防疫措施
出發前查好目的地防疫措施,如是否需要核酸檢測等。為滿足群衆對防控政策随時可查、随手可查的需求,國務院客戶端上線“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專欄,有需要的群衆可通過小程序查詢。
04.發現問題及時報備
返回目的地後,要嚴格按照當地防控要求,做好登記、報備等工作。一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不适症狀時,應立即報告所在村(社區)、工作單位、酒店,及時就近至發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診過程中請做好個人防護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溫馨提示預計春運客運量
較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2022年春運1月17日開始至2月25日結束,共40天。
據初步預測,全國春運客運量較2021年8.7億人次将會有較大幅度增長,甚至将超過2020年的14.8億人次。
春節假期即将結束
怎樣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
春節假期,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國内人員流動性增加,加上奧密克戎等新型變異毒株的出現,這些情形都将加大疫情傳播的風險。
● 嚴格限制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流動。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要嚴格限制其出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需持48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嚴格高風險崗位人員的出行要求。對高風險崗位人員盡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需滿足脫離崗位14天以上且持有48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在所在單位報備。
● 防範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流動帶來的傳播風險。“兩節”期間,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的人員需要持48小時内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前往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抵達後,至少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 強化重點返鄉人員排查。“兩節”期間,各地要做好14天内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高風險崗位人員等重點人員的摸排和網格化管理,相關人員返鄉後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防疫提示做好自我健康防護
持續加強個人防護意識,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積極配合當地防控部門做好測溫掃碼等防控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養成“一米線”好習慣。遊覽時自覺與其他遊客保持間距,避免紮堆,減少觸摸公共部位,不觸碰口鼻眼。咳嗽、打噴嚏時,注意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随地吐痰。
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為了個人健康,請大家嚴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時依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堅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自覺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場、餐廳、酒店、影劇院、體育場、公交、等公共場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驗碼測溫。
加強鍛煉,均衡飲食
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保證飲食營養,補充水分,避免受涼,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
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請到正規市場選購,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時請主動查看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檢測消毒證明是否齊全,并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加工時請戴手套,生熟分開,避免生食。
文明上網,不信謠、不傳謠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不随意散播他人隐私,不信謠、不傳謠,關注權威渠道發布的相關疫情信息。
新冠撞上感冒流感如何正确區分?
感冒流感是冬春季的常見疾病,由于都是呼吸系統疾病,它們與新冠肺炎的症狀相似,對三者有一定的辨别力,能幫助人們在出現症狀的時候更好更快地做出判斷,方便及時就醫診治。馮淬靈主任介紹,感冒是由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狀是打噴嚏、流鼻涕等,或者有輕度的發熱、怕冷。
流感主要指的是感染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有傳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它的主要特點是高熱達39℃、肌肉關節酸痛、全身關節疼痛,之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較輕,輕型流感患者熱度可較低,重者可引起肺炎、呼吸衰竭等重症。
新冠肺炎患者主要分為四類,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但沒有任何症狀;輕型患者隻有輕微流鼻涕或者低熱,或是有嗅味覺喪失或改變;普通型患者在這基礎上會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更嚴重者就會出現肺炎症狀,而且是重症肺炎,發病和進展都很快,迅速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憋氣,甚至是呼吸衰竭。
(達茂聯合旗融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