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最美公交女司機?約訪衡水市内公交車司機羅立雪,頗費周折,每次打電話她都因處在工作狀态無法接聽電話,之後再利用等待發車的幾分鐘匆匆回撥過來4日,記者登上她駕駛的2路公交車,一路随行,感受她工作的點滴,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通化最美公交女司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約訪衡水市内公交車司機羅立雪,頗費周折,每次打電話她都因處在工作狀态無法接聽電話,之後再利用等待發車的幾分鐘匆匆回撥過來。4日,記者登上她駕駛的2路公交車,一路随行,感受她工作的點滴。
如約來到公交總站,剛跑完一個來回的羅立雪正利用等待發車的幾分鐘,忙碌地打掃車内衛生。“公交車不僅是一種出行工具。從大的角度說,是最基本的城市文明體現,往小了說,是沿線居民的依賴,大家如果坐上一輛幹淨整潔的車,一天都有好心情。” 她笑着向記者解釋。
沒有激動的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責任心,诠釋了勤勞敬業的美德,這就是衡水最美公交車司機的風采。
對工作兢兢業業
1981年出生的羅立雪, 2000年進入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工作之初,羅立雪擔任售票員工作。售票員的要求很嚴格,票與款必須一緻,售票必須準而快,上下車要及時疏導乘客,還要與司機配合好,一天下來辛苦不言而喻,但羅立雪堅持自我加壓,力求把自己最優秀一面展示給乘客:為了把服務工作做好,虛心向老師傅們請教;為了報好每一站,她跟着廣播學習發音;為了掌握沿線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商場名稱,她利用休息時間一個地一個地走訪。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成功拿到駕照的她利用售票間隙“偷師學藝”,為當上一名合格的公交車司機做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初,羅立雪如願以償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并被安排在13路公交車線路。她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時刻緊繃安全弦,堅持每天提前40分鐘到崗,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公交車的水路、電路、氣路、發動機,哪怕是一顆螺絲釘的松緊她都不放過。行車過程中,她堅持穩起步、緩行車、慢進站、不急打方向、不急踩刹車,力求為乘客打造一個安全的乘車環境。
由于表現突出,2015年5月,羅立雪被任命為13路公交車隊隊長,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羅立雪對本路隊的姐妹們也是悉心幫助和指導,積極打造一支“标兵式”的“巾帼文明崗”路隊。她組織路隊每月召開2—3次安全例會,大家在一起認真消化有關安全規章制度,多層次、多方面、多渠道地進行安全學習,并對一些安全事例舉一反三,吸取教訓。針對市五中集中放學時嚴重堵車、孩子上車擁擠的情況,羅立雪要求休班的隊友們,在孩子放假高峰時段來學校站牌組織疏導乘客,使孩子們安全迅速離開高峰路段。經過大家的努力,13路的工作在職能科室的多次考核中表現突出,年終被公司評選為先進路隊。
2016年,因為工作原因,羅立雪被調往2路車線路。2路車從火車站開往循環工業園區,客流量非常大,疏導任務較重,一天下來,羅立雪經常喊啞了嗓子。因為這個線路比較長,一個來回需要2個小時,為了避免上廁所,羅立雪口幹舌燥也隻能忍着,不敢喝水。今年的供暖季,市内公交車免費乘坐後,最後一班公交車發車時間延長到了晚上8時30分,跑完最後一圈,往往都到了晚上10時30分。她沒叫過一聲苦,第二天5時多,照樣準時出門。在所熱愛的公交崗位上,羅立雪兢兢業業,恪盡職守,默默奉獻着自己的青春。
對乘客溫暖如春
對于一名公交車司機來說,最重要的是為廣大乘客服好務。羅立雪把真情融進每一個燦爛的微笑中,融進每一句關切的話語中,融進每一聲誠摯的問候中,用女性特有的“細緻、溫柔、體貼、大方”感染每一位乘客。
為了給乘客提供舒适、整潔的乘車環境,每天下班後,無論多麼晚,她都要把車打掃幹淨。在别人看來,開公交車又辛苦又枯燥,可羅立雪卻樂在其中。她說,“車外風景最美,車上乘客最美。”在十米的車廂裡,羅立雪扮演着很多角色:既是老年人的“兒女”又是孩子們的“家長”,既是外地人的“向導”又是殘疾人的“拐杖”。遇到老人上車,她總是将車子多停一會,等老人找好座位再啟動;遇到外地人乘車,他會詳細地講清路線、方向及轉乘的車次;遇到拎着重物上車的老人,她主動下車幫着搬重物;遇到腿腳不好的乘客,她小心攙扶;對待單獨乘車的小朋友,她會像媽媽一樣提醒他們安全乘車。
有一次,一位老人帶着一個腦癱的孩子坐車,孩子大便失禁,一股臭氣頓時彌漫在整個車廂内,不少乘客都捂住鼻子躲避不及,羅立雪一邊安慰孩子和老人,一邊替孩子把身上、輪椅擦幹淨。還有一次,在例行巡查中,羅立雪發現公交車上有一個檔案袋,裡面裝有3萬元欠條及因宅基地打官司所涉及的重要材料,她連忙通過上面的電話聯系了失主。對于本不寬裕的失主家庭來說,這些材料就是命根子,她的舉動挽救了一個家庭。多年以來,羅立雪駕駛公交車穿梭在城市道路上,用自己的言行關心乘客,溫暖乘客,赢得了廣大乘客的贊譽。
對家人充滿歉意
一年365天,披星戴月、風雨無阻,這樣兢兢業業的工作,對單位無怨無悔,但對家人,羅立雪卻充滿歉意。
羅立雪的父母都是腦血栓患者,姐姐就擔起了常年照顧他們的重任,而她隻能利用休班時間盡一點孝。公婆都在老家,愛人在鐵路工作,常年不在家,今年8歲的女兒不得不早早自立,适應并面對無人照料的現實,對于女兒來說,羅立雪隻是個“電話裡的媽媽”。
羅立雪每天5時40分準時出門,女兒隻能在她的電話聲中起床,而羅立雪隻能利用短暫停車時間在電話裡交代孩子“該起床了寶,把辮子梳好,熱飯别燙着,路上靠邊走注意安全......”起床後,女兒疊被子、洗漱、熱飯,然後自己上學校。中午,羅立雪的午餐一般都是在公交車上吃,女兒就隻能去托管機構,吃完飯女兒要回家打掃衛生,複習功課來打發時間。一說起媽媽,孩子抽泣着說:“我不要電話裡的媽媽......”放下電話的羅立雪淚如泉湧,内心滿是心酸和無奈。她說,她知道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着母親、妻子、女兒的角色,但她更知道自己是一位公交駕駛員、路隊長,為了她所熱愛的公交事業、為了她的乘客,她沒有别的選擇。
因為表現突出,羅立雪成為同行裡的佼佼者,2016年,被評為衡水市最美公交司機。這就是羅立雪,無悔的青春裡,十米車廂就是她的陣地, 一個個熟悉的站點就是她的舞台,她用服務诠釋追求的快樂,用責任演繹拼搏的人生,在公交戰線上書寫着屬于自己的魅力詩篇! (褚鳳娜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