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美國AISI标準的相關規定,抗菌不鏽鋼以三位阿拉伯數字來進行直接表示。位數字表示類别,第二、三位數字表示順序号。例如200系、300系及400系等。
抗菌不鏽鋼材料中,存在兩類相反的力量同時作用,鐵素體形成元素不斷生成鐵素體,奧氏體形成元素不斷生成奧氏體。終的晶體結構則受兩種添加元素的相對數量來決定。鉻是一種鐵素體形成元素,因此鉻在抗菌不鏽鋼晶體結構的形成上與奧氏體形成元素之間處于競争關系。由于鐵和鉻均為鐵素體形成元素,因此400系抗菌不鏽鋼屬于完全鐵素體抗菌不鏽鋼,擁有磁性。在把奧氏體形成元素的鎳添加至鐵鉻抗菌不鏽鋼的過程中,随着鎳含量的提升,生成的奧氏體組織也會随之增加,直到所有的鐵素體結構都被轉變成奧氏體結構,如此就會形成300系抗菌不鏽鋼。
300系抗菌不鏽鋼屬于一種含有鐵、碳、鎳與鉻的合金材料,基本不含磁性,可鍛性能要優于400系抗菌不鏽鋼。因為300系抗菌不鏽鋼擁有奧氏體結構,所以可以很多環境中都具備非常較好的抗腐蝕與抗金屬超應力引起的腐蝕所造成的斷裂的性能,并且其材料特性還不受熱處理的影響。
300系抗菌不鏽鋼即人們熟知的18—8不鏽鋼,常用來制成緊固件、接頭、管子和管道。304抗菌不鏽鋼又是抗菌不鏽鋼緊固件通用的材料。18—8不鏽鋼是300系抗菌不鏽鋼鉻和鎳的名義含量.此類材料的表面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能,不過把304抗菌不鏽鋼加熱到199℃之上時,因為碳的沉積作用.會降低鋼中鉻含量。高溫度下鉻和碳結合形成碳化鉻,但是碳化鉻不能防鏽。使用304L不鏽鋼能夠緩解這個問題,304L不鏽鋼的含碳量是304型抗菌不鏽鋼的三分之一。因為钛和铌對碳的親和力高于鉻,它們和碳在高溫下分别形成碳化钛和碳化铌,所以就會保留下來鉻。300系抗菌不鏽鋼用來制成螺栓的有304抗菌不鏽鋼。
因為300系抗菌不鏽鋼的強度隻有在冷成形時才能獲得強化,當溫度達到283℃時,熱循環會導緻緊固件的強度降低到退火狀态。假如不能接受強度會下降,那麼更穩定的材料抗菌不鏽鋼也不會有令人滿意的性能,因此就要考慮下其他材料了。
400系抗菌不鏽鋼的鉻含量還低于300系抗菌不鏽鋼,不過不存在像300系抗菌不鏽鋼那樣的碳沉積問題,而且能夠進行熱處理,可用于溫度高達393℃的工作環境。不過因為鉻含量隻有12%-14%,在有嚴重化學氣氛的環境介質中應用會出現腐蝕,而300系抗菌不鏽鋼中含16%-20%的鉻,就不會受到腐蝕影響。300系抗菌不鏽鋼和400系抗菌不鏽鋼在強度上是相等的。300系抗菌不鏽鋼沒有磁性,而400系抗菌不鏽鋼存在磁性。400系抗菌不鏽鋼中隻有430抗菌不鏽鋼能夠被用來制成緊固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