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3 10:13:08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1

《論語·學而》第一章記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說自己的主張、觀點及做法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生氣,這才是真君子啊。自己認為自己做的事正确無誤,無愧于心,無悖于人,無愧于道,别人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甚至還反對自己,自己不但不生氣,還頂着壓力與誤解,照樣按自己的主張去做,這種思路與行為難能可貴。孔子就是這樣一個人。

孔子主張恢複周禮,是要改變當時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的壞現象,實現天下太平。孔子主張仁政德治,是愛民和有利于發展生産的主張。但是這些主張未為魯君所接受,他便到外面去推行,結果到外面也行不通,但他仍然“君子固窮”,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主張。最典型的是在衛國。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2

衛靈公是個能力不大,思路不清的糊塗國君,因為國内有“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幾個賢才輔佐,才能維持下來。晚年他又寵信妖冶的南子,以緻自己的兒子離去,在王位繼承上出現了一些亂子。孔子到了衛國,衛靈公對孔子禮敬而不用。孔子想通過南子接近他,說服他,也未能如願,相反他卻讓孔子與下等人一起坐着車子,在衛靈公和南子身後招搖過市,還聽信佞臣的讒言,派人跟蹤孔子,甚至要迫害孔子。孔子一番好心,要幫助他治國未成,卻受此冷落和侮辱,隻好離他而去。在另外一些國家,也遭到同樣的命運,以緻陳蔡絕糧時,弟子子路、子貢相繼對孔子發問:“我們的主張這麼好,為什麼人家都不用呢?”孔子向他們一一解釋後,顔回有了更好的解釋。他說:“夫子之道太高了,故天下莫能容。他們越不用,越顯得我們是君子。他們不用,是那些有國者之醜,我們仍應堅持正确主張不變。”顔回的這一番話,正是孔子所說“人不知而不愠”的代表語言。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3

人們從來肯定自己,也願别人支持自己、理解自己。不希望别人反對自己,至少不埋怨自己。“人不知而不愠”是說一個人辦了好事,人家不理解時,也不生氣,不難過。這是一種難得的大度量,也體現出自己對自己的思想與行為的堅定信念。其實别人對自己的各種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主見。可怕的是自己對自己所思所為的懷疑。對待不理解者的态度應是: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我做我自家文章。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