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悅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由著名作曲家王莘譜寫的恢宏雄壯的《歌唱祖國》,已經在祖國大江南北和海内外唱響近70年,盛傳不衰。這首歌的誕生緣起于1949年開國大典,問世于1950年國慶節前,又于1951年9月15日登上《人民日報》,成為當時的中央文化部要求全國範圍學唱的歌曲。1951年國慶期間,《歌唱祖國》以其廣闊的構思、深遠的立意、鮮明的音樂形象和铿锵有力的音樂語言,在海内外迅速傳播,成為幾代中華兒女耳熟能詳的愛國歌曲。
蔡程昱
在《歌唱祖國》雄渾厚重的旋律裡,隐藏着曲作者怎樣的創作心路?這首歌的背後,究竟蘊藏了多少能量?在新時代,又該如何唱好這首經典?帶着疑問,青年歌者蔡程昱踏上了尋訪之旅。《時光的旋律》(第二季)今晚(9月25日)湖南衛視19時30分,湖南經視19時45分将播出第七集,敬請關注。
首位鋼琴彈奏者靳凱華:
《歌唱祖國》能跨越時間與國界
《歌唱祖國》的首位鋼琴彈奏者,是當時天津音樂工作團年僅14歲的鋼琴手靳凱華。靳凱華老師回憶,《歌唱祖國》的第一場演出在耀華中學,當時這歌唱完以後,“嘩啦”一下子所有的觀衆起立鼓掌。後來去阿富汗,埃及開羅演出的經曆,讓靳凱華老師記憶猶新,當時也是王莘老師指揮,一報《歌唱祖國》的時候,台下無動于衷,然而當歌曲唱完,也是和國内演出一樣,樓上樓下所有包廂裡的觀衆全都站起來,熱烈鼓掌。
《歌唱祖國》第一次在海外演奏,就受到了熱烈回應,原來它的魅力不僅能跨越時間與國界,還能跨越種族和文化。每當聊起演奏《歌唱祖國》和觀衆們的熱烈反響,靳老師總是欣喜不已。從當初的豆蔻少女,到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六十多年激情燃燒的歲月,她始終與《歌唱祖國》密不可分。
靳凱華老師彈鋼琴,蔡程昱試唱,兩人現場合作了一小段。靳凱華老師認為,唱出《歌唱祖國》裡的那種豪邁、激情和團結是最重要的。
靳凱華老師與蔡程昱
為何盛傳不衰?
背後有你所不知的創作故事
為了更深刻地了解《歌唱祖國》的誕生,以及它從誕生到正式發布所經曆的曲折,蔡程昱再次踏上了尋訪旅程。在作曲家王莘之子王斌老師家中,蔡程昱聽王斌老師将《歌唱祖國》的誕生過程娓娓道來。
1949年,時任天津音樂工作團團長的王莘老師參加了開國大典,當他看到遊行隊伍喊着口号通過天安門廣場前時,不禁想到,如果大夥兒能唱着一首歌通過天安門廣場該有多好。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創作這樣一首歌。
從那時期,王莘老師每隔兩三天就要寫一首,一共寫了100多首,其中正式發表的就有6首,卻沒有被傳唱。王莘老師反省是歌曲不夠好。于是繼續努力地寫。一年過去了,正好天津音樂工作團需要購置樂器,王莘老師聽說北京西四牌樓附近的一家當鋪有一些舊樂器,于是到了北京,把他能挑的樂器都挑了,然後跟老闆要了一根麻繩,把樂器一件件拴起來。就這樣,王莘老師兩肩各背一支長号,兩手提着圓号,剩下的小号、長笛、黑管、雙簧管都拴在一起挂在脖子上,略有些狼狽地從西四牌樓往火車站走。
當天是9月14日,王莘老師忽然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小朋友正在準備國慶唱歌,于是随口哼出一句詞曲:“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他覺得還不夠勁兒,又提高了一些聲調:“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歌唱祖國》的頭幾句歌詞,就這麼創作出來了。因為趕火車,沒時間記下來,為了避免忘記,王莘老師就在路上不斷地重複,一遍遍地唱。就在重複唱歌過程中,他發現被自己的歌感動哭了。上了火車後,王莘老師把前面幾句趕緊記錄下來,看着火車窗外的景物,他又不禁唱出“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這些歌詞,未必能在辦公桌上寫出來。
回到家後,王莘老師把歌譜完整地謄寫下來。第二天早晨興沖沖地送到了報社,誰知過了沒幾天,報社就給他退稿了。王莘老師覺得奇怪,為何讓自己這麼滿意的作品會被退稿,他托朋友打聽情況,得到的回答是“你辛辛苦苦地寫了一首外國歌”。原來,當時中國的歌曲多是五聲音階的,忽然出來一個别的調兒,别人就感覺不像中國歌了。
王莘老師深受他的老師冼星海先生的影響,不覺得這首歌有什麼問題,于是自己組織了音工團的工作人員,到工廠、農村、碼頭、學校去教唱。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首歌很快就在民衆中傳唱開了。
一天,王莘老師接到了從北京打來的電話,時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孫慎同志問他,有首叫《歌唱祖國》的歌曲,在群衆中廣為流傳,據說是從天津傳出來的,你是天津音協主席,請幫忙查一查這首歌是誰寫的,請把詞曲快寄來,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老師笑了,“那首歌的詞曲作者正是我。”
1951年9月15日,《歌唱祖國》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從那天開始一直到今天,這首歌傳遍全國甚至世界:1980年5月19日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天清晨以《歌唱祖國》為開始曲;1989年10月12日,《歌唱祖國》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屆“金唱片”最高獎;1990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以《歌唱祖國》為出旗曲;2004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宇航員楊利偉将《歌唱祖國》帶上太空;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全場9萬人齊聲高唱《合唱祖國》……
詞曲作者王莘:
好歌的标準隻有一個
從低音到高音,從弱拍到強拍,賦予了《歌唱祖國》一種向前的推動力,隻要放聲高歌,就覺得熱血沸騰。這首誕生于天安門廣場的歌曲,也在此後的69年,無數次在天安門廣場唱響。
天安門廣場對王莘老師有着特殊的意義。1998年,在王莘老師80歲生日時,國旗護衛隊把那天的國旗作為生日禮物贈送給了他,重達2.5公斤的國旗,那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而王莘老師的《歌唱祖國》,又何嘗不是他送給祖國和人民的珍貴禮物呢?在王老的信念裡,一首好歌的标準隻有一個,就是要能唱出人民的心聲,他認為《歌唱祖國》不是他一個人寫出來的,而是他和全國人民共同從心底喊出來的。
王莘老師87歲時,說想去天安門廣場看一看,而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看升國旗……王斌老師回憶道,父親2005年住進醫院,他病情始終控制得還比較好,可是最後一次發病比較厲害。當時ICU主任破例允許他帶一台小半導體收音機,2007年的時候,當時就是這個收音機裡播出了奧運征歌的消息。王老特别想參與,他是那麼迫切地想給奧運會做點貢獻,他太想為祖國再寫一首歌了。因為年事和身體原因,這一願望沒能實現,成為他最後的遺憾。然而,奧運會開幕式上,《歌唱祖國》作為第一首歌出現,遠行的王莘老師有知,定當欣慰含笑了,他的名字将随着這首歌世代傳頌,歌聲裡,永遠都凝聚着他對祖國的赤子之情。
王斌老師期許蔡程昱再唱《歌唱祖國》時,能真正懂得歌曲背後蘊藏的情感力量, 唱出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和熱愛。一路學習,一路領悟,原來《歌唱祖國》不是一個人的獨唱,而是億萬中國人共同的歌。
今晚,蔡程昱将在《歌唱祖國》的首次公演的地點——天津耀華中學,與靳凱華老師、王莘合唱團的成員以及學生們,共同唱響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