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馬過河說故事

小馬過河說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09:01:22

最近,小寶迷上了故事《小馬過河》,天天要求講給他聽。

這當然不難,因為這個故事,我們都不陌生。

自上世紀50年代創作至今,《小馬過河》一直入選小學教材,是很多人記憶深處的經典。而且,它已經被譯為英、法、日等十幾種文字,對外年發行量高達26萬餘冊,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著名兒童寓言故事。

它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匹小馬受媽媽之托要把半袋麥子送往磨坊,中途在一條河邊犯了難。關于河水的深淺,老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說法截然相反,不知何去何從的小馬隻得返回家問媽媽,媽媽卻告訴他,應該自己試試。

如此直白淺近的故事,多年來卻一直魔力不減,原因何在?

很多人認為是它的寓意——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戳中了人們心坎。這個自然有道理,也暗合了這篇故事的創作初衷。

它的作者彭文席,當時是一所農村學校的代課教師。正是教學過程中有感于不少學生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彭老師創作了這個故事。

可是,自小到大,教我們要堅持獨立思考的故事并不少,為什麼《小馬過河》格外受歡迎?

因為它的内涵不僅有這一層。

細咂深品,我發現,這則看似簡單的寓言故事,分明是一部深藏不露的育兒寶典!

當初,作者的創作意念的确沒有如此複雜。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小馬過河》簡單樸實的故事裡,包含着太多值得我們用心汲取的育兒養元素。

小馬過河說故事(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1

《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更是育兒寶典┃山伯教育

1、要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故事開頭就是,有一天,住在馬棚裡的老馬對小馬說他已經長大,問他能否幫媽媽做點事。

而當小馬因為不知河水深淺難為情地回家求助媽媽,老馬又引導他進行自主思考,鼓勵他親自去試一試,因為老媽認為「光聽别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親切、溫和、循循善誘、自帶啟迪效果。老馬這位媽媽和孩子說話的态度,太贊了!

孩子雖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和父母是平等的,因此父母不能自恃權威,不尊重孩子;但同時,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大腦尚沒有發育成熟,因此,和他們交流時,一定得用他們可以理解的語言以及能夠接受的方式。

父母會好好說話,親子關系才會和諧融洽,孩子也更優秀,更認同父母的「權威」;相反,父母越是經常對孩子吆五喝六大呼小叫,親子關系就越淡漠,孩子也很難有很大成就。

小馬過河說故事(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2

《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更是育兒寶典┃山伯教育

2、讓孩子幫忙做事

長大不在一夜之間,而是一朝一夕經年累月的磨砺。怎麼磨砺呢?就是讓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據他年齡的不同,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一點一點鍛煉。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事,任何技能都是在親身實踐中習得的。

這一點在不少中國家庭中很缺乏。

一方面,有些父母寵溺孩子,太小時希望他們能好好玩,大一點又希望他們好好寫作業,就是不舍得讓孩子動手幹活。另一方面,因為小孩做事難免笨手笨腳,很可能「幫倒忙」,也讓很多家長覺得不如讓孩子「一邊玩去」更省事。

因此,中學生不會剝雞蛋、大學生把髒衣服郵寄回家讓老媽代洗的新聞也就屢見不鮮。而現在所謂「媽寶男」「巨嬰」等,也是父母養育孩子過程中不懂放手的後果。

但故事中的老馬就做得很好。當她覺得孩子已經長大,就果斷引導他幫媽媽做點事。而小馬也樂意效勞。這多好啊,不僅減輕了自己負擔,更重要的是也能提升孩子做事的能力,讓他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到成長的價值和快樂。

小馬過河說故事(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3

《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更是育兒寶典┃山伯教育

3、給孩子試錯的空間

這一點和前一點緊密相連。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幫忙做事,除了寵溺心理,最大的借口就是孩子往往會添亂,越幫越忙,讓大人不勝其煩。

可是,「失敗乃成功之母」。不一次次試錯,孩子永遠難以找到做事的正确方式,也就永遠難以健康成長。

有個著名漫畫。父親使勁往後拽着一頭小牛的尾巴,嚷嚷着「不會耕田怎能下田」;而兒子則果決牽着小牛向前,因為他堅信「不去下田怎能學會耕田」!

仔細想想,父子倆誰的話更有道理?

或者試想一下,《小馬過河》中的小馬,如果不是必須過河,又怎麼會聽了老牛和松鼠截然相反的話後左右為難,怎麼會産生自己親身一試的欲望?當然,也不可能有他開開心心順利過河的驚喜。

給孩子試錯的空間,不僅是敢于讓孩子去經曆、去實踐,還包括當孩子犯了錯、闖了禍,我們要用包容之心,正視、接納他的錯誤,因勢利導,幫助他進一步找到正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很考驗父母的胸襟和智慧。

孩子人生經驗有限,面對困難往往一籌莫展,犯錯闖禍很正常。這時候父母一定不能打壓,說孩子「笨」「不争氣」之類,而要平心靜氣告訴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困難和錯誤很自然,要用平常心,從困難和錯誤中找出突破辦法。

面對嘩嘩的河水,小馬也希望媽媽能在身邊幫他決斷;拿不定主意時他也很難為情,怕媽媽批評自己「不能幹」。然而,老馬不愧為睿智媽媽,沒有責備沒有嘲弄,也沒有依自己的經驗直接給答案,她隻親切地鼓勵孩子「自己去試一試。」

試一試,小馬自己就有了判斷。

可見,放下家長權威心理,尊重主體性、注重啟發引導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

小馬過河說故事(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4

《小馬過河》:是經典寓言,更是育兒寶典┃山伯教育

4、做智慧家長科學育兒

《小馬過河》的故事曆久不衰,我們對它的解讀也多集中在「要獨立思考」這一層面,可見大家都對這一能力推崇備至。

那麼,獨立思考的能力從何而來?

雖然時已21世紀,有些父母卻是新時代的「封建家長」,特别在意家長權威,和孩子相處、對孩子教育,都沒什麼定則。高興了喚一聲「乖」「聽話」,生氣了直接甩一句「我是你老子你就得聽我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當家長肆意踐踏孩子的尊嚴,經常打壓苛求,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會成為空談。

因此,我們還需要持續、深度體會《小馬過河》的豐富内涵。那匹懂得尊重孩子,能将生活哲理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撒播在孩子心田的老馬,就妥妥是一位智慧家長的原型。

好在我們已驚喜看到,随着文化發展時代進步、國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更多先進理念的影響,不少年輕父母已走在自覺探索家庭教育新方式、破解科學育兒難題的路上。

我想這是《小馬過河》在新時代背景中的悠遠回響。

作者┃一葉

編輯┃丄學号

來源┃山伯教育-專注禮育養育教育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