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怨:兒子特别粗心、丢三落四;
有人訴苦:像個皮猴子似的,看書學習根本坐不住、靜不下心,注意力不集中;
吐槽最多的莫過于:男孩經常詞不達意,學語言不行,氣死人卻很厲害,察言觀色不行,火上澆油卻很會,總之就是一點都不聽大人的指揮!
都說男孩開竅晚、不懂事,這句話還真沒說錯,但這背後卻隐藏着很多大腦發育的奧秘。
男生的生理發育晚于女孩,智力發育也稍緩,聽、說、讀、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落後于女孩(當然不代表全部人)。
男孩兒難養,是真的天生如此嗎?
有一項研究很有意思:男孩媽媽的嗓門要比女孩媽媽平均高一倍。
不管是知名醫學博士Leonard Sax,理療師Michael Gurian,精神病專家Louann Brizendine,還是英國精神病理學家Simon Baron-Cohen博士……
衆多的學者們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研究探索後,發現男孩女孩的差異,來自天性,更因為——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具有與生俱來的差異。
問
男孩是永動機嗎?為什麼一刻都停不下來?
答
男孩腦幹含有更多的脊髓液,這使他們體力更旺盛,精力更折磨人。
男孩似乎天生有使不完的勁,充電5分鐘就能精神一整天。那是因為男孩流經小腦的血流量越多,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小腦就越活躍。
要求一個男孩靜坐很難,要求他們久坐就更難。睡得少是男孩的特點,愛動手動腳也是他們的特色。他們最怕媽媽唠叨“你給我安靜坐好”,最喜歡爸爸說“我們來打一架吧!”
他們需要通過肢體的運動來讓大腦保持活躍,這是他們獲得知識輸入的途徑。
問
“愛暴力”是男孩的天性嗎?
答
男孩主要的雄性激素是睾酮,會帶來更高的攻擊性。
男孩女孩血液中的激素有所不同,男孩主要是睾酮,睾酮使得男性大腦比女性更容易沖動,更具有侵略性,并且相對缺乏同理心。
而女孩主要是雌激素與後葉催産素,這種物質驅使女孩更擅長照顧他人。
所以比起傾向于安靜和人際溝通的女孩,男孩更容易一言不合就發生動手動腳,因為他們很難理解自己的沖動行為會給别人帶來什麼後果。
明明大腦想的是“借過一下”,但表現出來的卻是手一推,脫口而出“你給我一邊去”。
實際上,撞擊、推搡、拳打腳踢等方式,是男孩相互滋養性的行為。
你會發現,他們不僅是因為自控力差而出手,更是因為“一招一式”都是證明自己實力,強化自信心,提升注意力和強壯度的有效方法,而如果男孩跟男孩在一起,打鬧就成了雄性圈子社交的一種方式。挑戰本身就是男孩快樂的來源。
對于這點,家長平時可适當帶孩子進行一些帶有對抗性的運動,比如拳擊、跆拳道、籃球、足球......通過合理碰撞,讓他們有機會發洩掉因睾酮激素而無處消耗的精力吧!
家長要做的不是和這種生理機制去對抗,而是在了解之後利用男孩成長發育的特征,幫助他們更好的發揮優勢、培養專注力和學習能力。
4條黃金建議可做參考
多媽媽覺的,除了一些專門的針對性訓練,如果我們想讓男孩子早一些開竅,有4個小建議非常值得參考。
1、堅持一項體育運動各種球類,籃球,乒乓球,排球等,最好是籃球,因為體育運動鍛煉的不僅僅是肌肉,也是大腦。
家長要帶着孩子找一項他喜歡的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鍛煉,讓孩子自己把精力釋放出來,還能強身健體,激發大腦,更專注優秀!2、多讓孩子做家務男孩做家務,可以鍛煉他的專注力及責任感,相當于提升孩子的自控力,讓你的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小動作。3、爸爸要多陪伴男孩兒孩子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爸爸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着孩子,爸爸在家庭角色中代表着力量、堅強、自信、果斷的個性特征,爸爸是孩子形成良好個性的促使者。
如果他精力旺盛、坐不住,爸爸就多帶他們去戶外去走走、跑跑,釋放精力;
如果他調皮搗蛋,爸爸請提前立好規矩,原則内就放手讓他鬧去;
如果他總是像沒事人一樣聽不見媽媽的話,爸爸可以走過去,蹲下來,看着孩子的眼睛認真地說一遍……
爸爸常常陪伴孩子,會讓孩子變得勇敢自信的同時,更遵守規則、理解媽媽的辛苦!
4、媽媽可以多撒嬌示弱多鼓勵,多給男孩兒試錯的機會,讓他知道犯錯不可怕,但是要不斷的去鼓勵他反思, 敢想敢幹。尤其是我們教養ADHD孩子,可能正是擔憂孩子容易犯錯、搞破壞,所以總是想要“壓制”孩子,“乖乖坐好不要動!能不能安靜一點?别亂跑了好嗎......”
其實,對于愛搗蛋的男孩,我們不要事事都制止,而是想辦法轉移他們的目标,讓他們幫助大人做事。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
撒嬌其實就是父母表達出的一種信任和依賴,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被信賴、對人有幫助,從而獲得超越感和成就感,越來越有自信。
相反的,我們一直在說打罵教育不可取,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方式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研究更是發現語言暴力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必須要引起警惕。
所以,我們教養孩子,需要避免語言暴力,在輕松的環境下,我們可以恰當利用“撒嬌”的方式去激發孩子的動力,達到教育目的。
比如演員胡可就說,媽媽一定要懂得弱化媽媽的角色,不然幹得越多,孩子就幹得越少,女人不僅要跟老公示弱,還要學會跟兒子示弱,這樣他就會變得很爺們。
在節目中,她就經常跟兒子安吉撒嬌:
“今天我特别特别的累,有一些家務需要你來幫媽媽一起完成,可以嗎?”
“大安吉,媽媽有些辛苦,你可以照顧一下弟弟嘛。”
在媽媽有意無意地培養下,安吉越來越獨立,六七歲就被媽媽鍛煉成了家務小能手。
洗衣服、疊衣服、刷碗、掃地、擦桌子……樣樣得心應手。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花期不同,隻要有耐心,懂方法,相信一定會等到讓你驚喜歡那一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