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嚼槟榔的人口大約有280萬人,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教授楊美賞以1264名懷孕的原住民婦女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懷孕期間婦女有吃槟榔習慣者所生的嬰兒體重顯着較輕、身長顯着較小,生出男嬰的比率也顯着較低(容易生女生)。
高醫大27日舉辦“槟榔嚼食與成瘾性之健康危害專題研讨會”,楊美賞發表“婦女懷孕期間嚼食槟榔對懷孕結果的影響”,這是她于2003年至2004年以南部10家醫院的原住民産婦為對象所做的研究,并于事後發表;她說,當時經産婦同意,訪談在醫院生産後3天的原住民産婦,其中464人在懷孕期間有吃槟榔,800人沒吃槟榔,兩組對照研究。
由于時空背景的變化,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到類似的訪談對象,這應是國内少有對懷孕婦女嚼槟榔對胎兒影響所做的研究報告。
楊美賞說,根據動物實驗,槟榔成份中的槟榔鹼對精子的Y染色體有傷害,推測對人體應該也有不利的影響,可能因此導緻吃槟榔的懷孕婦女流産比例高,也不易生男孩。
楊美賞指出,吃槟榔的婦女生出嬰兒為低出生體重(體重小于2500克)的風險為未嚼食槟榔婦女的2.4─3.7倍。婦女于懷孕期間同時有吸煙、飲酒和嚼食槟榔,生出嬰兒為低出生體重的風險是未使用者的3.3─6.0倍。
高醫大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明蒼說,台灣槟榔族有6成已經成瘾,有如尼古丁,要戒斷不容易,吸煙者可以用貼片或戒煙門診來戒煙,但吃槟榔要戒除卻沒有藥物可以幫忙,國内也少有研究,希望藉此研讨會找出槟榔為為何成瘾?機轉藥物是什麼?能研究出可以協助戒除槟榔的藥物。
澳洲籍學者黑碧德(Peter Graham Osborne)為澳洲墨爾本大學腦部科學博士,娶台灣台東阿美族姑娘為妻,他今天也參加研讨會;他說,以吃口香糖及嚼槟榔對照研究,發現,兩者腦波變化不同,嚼榔榔者集中力較差;他将進一步與高醫大合作,就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兩者對腦部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