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學認識人口老齡化

科學認識人口老齡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07:51:44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王紹紹)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數據公布。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53%,較前一個十年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出生人口也呈持續走低趨勢。同時,數據也呈現我國老齡化加深,流動人口進一步增多等突出特點。

為何二孩政策放開了,每年出生人口卻在下降?老齡化加深是不是意味着人口紅利不在了?從“鄉土中國”到“遷徙中國”,我國社會正在發生哪些深刻變化?針對這些熱點話題,人民網強國論壇采訪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二孩政策放開了,為何出生人口卻在下降?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523萬,2019年1465萬,2020年1200萬,連續多年呈遞減趨勢。然而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寬。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政策寬松了,為何出生人口卻持續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陳衛表示,城市不斷攀升的房價、越來越高的養育費用、市場養育服務成本的提升等因素,有可能讓一些家庭“生不起”“不敢生”。當下,全社會高度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問題,部分家庭對教育存在過度追求的現象,學區房、課外輔導等支出使得孩子的養育成本非常高。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主任楊凡表示,具體來說,由于育齡婦女人數的減少和女性初婚初育行為的推遲,過去5年,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20-34歲)的規模持續減少,每年大概減少300多萬。在過去十年,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和初育年齡也推遲了3歲左右。當期生育的女性人數減少,直接導緻出生人口的下降。另外,受疫情影響,就業、收入、健康、就診風險等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這些都會延後人們的婚育安排。

如何應對出生人口的不斷下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穩妥推進生育政策改革,盡快實現家庭自主生育。推進配套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形成育兒友好型的社會環境,提高家庭生育意願和養育子女的能力。

“鼓勵生育若想取得成效,需要極大的決心和魄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表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盡量降低養育成本,讓人們生得起、養得起孩子。

老齡化加深是不是人口紅利就不在了?

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上升5.44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上升4.63個百分點。我國老年人口規模龐大,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

科學認識人口老齡化(為何老齡化加深人口紅利還在)1

河南省蘭考縣張莊村村民(人民網王紹紹 攝)

“未來二十餘年是中國老年人口規模急速增長的時期,就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而言,無論是數量還是比例,幾乎都要翻一番,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全面、持續、複雜、深刻。”楊凡說。

楊凡表示,人口老齡化也會帶來勞動力供給格局的變化,在勞動生産率較低的情況下,勞動力數量的持續下降将導緻人口數量的紅利減弱,影響經濟增長。在民生領域,也會形成社會養老保障和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巨大需求。

那麼,人口老齡化的加重是否意味着我國人口紅利消失了?其實不然,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甯吉喆表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普查的結果還顯示,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我國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總體看來依然年富力強。另外,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35個百分點,少兒人口比重回升。

專家認為,人口紅利仍在的理由之一是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意味着人口質量持續得到提升。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

關鍵所在是怎樣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楊凡認為,要增加高素質勞動力,提升新增勞動力質量,進一步挖掘其供給潛能,提高勞動生産率。同時要夯實經濟基礎,為應對老齡社會做好财富儲備,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真真指出,為了降低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近些年我國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調整産業結構、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目前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鄉土中國”向“遷徙中國”,正在發生哪些深刻變化?

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為3.76億,與2010年的2.21億人相比,增加了1.55億人,漲幅近70%。流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也從2010年的16.13%,進一步提高到26.6%。人口流動趨勢更加明顯,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

科學認識人口老齡化(為何老齡化加深人口紅利還在)2

中國流動人口數量的變遷(受訪者供圖)

費孝通先生曾經用“鄉土中國”概括了傳統中國人口低空間流動性的特點。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成榮表示,在改革開放後40餘年間,中國人口的空間變動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低流動性的“鄉土中國”向高流動性的“遷徙中國”轉變,遷移流動也将成為常态化的人口空間運動特征。“這是一種深刻的變化,也是中國社會結構,尤其是人口結構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段成榮說。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占39.93%,與2010年相比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占25.83%,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占27.12%,上升0.22個百分點。

首都經貿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童玉芬指出,特大城市及以上級别城市人口比重從2010年的21.63%增加到2018年26.28%,其中超大城市從14.2%增加到18.81%,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人口比重有所減少。總體看,人口向特大城市和東部集聚的趨勢未發生變化。

段成榮強調,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為人才的合理流動提供政策支持,通過平等參與、平等發展讓每一個勞動者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有獲得感。同時,構建整體性和動态性的社會治理體系,積極适應人口遷移轉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