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均力敵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南史·劉穆之傳》:“公今日形勢,豈得居謙自弱,遂為守籓之将邪?劉、孟諸公,與公俱起布衣,共立大義,本欲匡主成勳,以取富貴耳。事有前後,故一時推功,非為委體心服,宿定臣主之分也。力敵勢均,終相吞咀。”
勢均力敵,比喻敵我雙方力量基本相當,不分高低。
劉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是今山東省莒縣人。東晉末年大臣,漢高帝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後代。
劉穆之
在公元407年,劉穆之對高祖說:“您現今的形勢,怎麼能夠處于謙遜退讓之地而削弱自己的力量,僅作個駐守邊地的将領呢?
劉毅、孟昶等人都是和您從平民而起,共舉大義,本來都是想扶助晉主建功立業,以獲得富貴的。
事情有先有後,所以一時論功行賞,并不是命中永遠注定你們有臣主之分。勢均力敵,最後還是要互相火并。揚州是根本所在之地,不可以讓位于他人。
後來的人們就從上述故事中,總結提煉出了勢均力敵這個成語。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