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周仁回府的藝術特點?5月13日,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劇目——秦腔《周仁》在江蘇大劇院上演主演楊升娟與“周仁”有着不解之緣,她是秦腔藝術的傳承者,更是秦腔藝術的傳播者和推廣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秦腔周仁回府的藝術特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5月13日,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劇目——秦腔《周仁》在江蘇大劇院上演。主演楊升娟與“周仁”有着不解之緣,她是秦腔藝術的傳承者,更是秦腔藝術的傳播者和推廣者。
西安三意社演藝活動始于1895年,原名“長慶班”,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演藝史。因為此次“梅花獎”競演,西安三意社第一次來到古城南京,古老秦腔與古城金陵的“碰撞”,擦出驚豔火花。
秦腔《周仁》講述了明朝嘉靖年間,嚴嵩陷害大臣杜鸾,杜鸾之子杜文學避禍遠逃,将妻胡秀英托與義弟周仁。嚴嵩管家嚴年垂涎胡氏美色,将周仁騙至嚴府強行授官,逼其獻杜妻。周仁以妻代嫂,慷慨赴難,其妻自刎身亡。杜文學歸,誤以為周仁忘恩負義。周仁蒙冤到妻墳前哭祭。杜文學夫妻團圓,其妻言明原委,冤情得以昭雪,共祭周妻英靈。這部戲由著名導演張曼君和李慧琴重新執導,在文本的把控與節奏上進行了全新處理,使劇情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使一部傳統經典劇目煥發出了青春與時尚的光彩。
主演楊升娟受鐘愛秦腔父母的影響,在襁褓之中就看了人生中第一出戲,就是名家李愛琴的《周仁回府》。從那時起,也注定了她與“周仁”的不解之緣。楊升娟3歲學戲,6歲登台演出,演唱的第一句也是《周仁》中的“見嫂嫂她直哭得悲哀傷痛”。
“我有個外号就是‘小周仁’,也正是因為《周仁》這出戲,我從農村走了出來,正式踏上了學習秦腔的道路,拜在李愛琴老師的門下。可以說沒有《周仁》這出戲,就沒有我的現在。”楊升娟動情地說。
楊升娟曾多次登上央視演唱秦腔,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她還曾多次赴日本、韓國、哥本哈根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把秦腔文化帶到了全世界。
南報融媒體記者 朱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