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國家公布了中國一季度經常項目又逆差了341億美元,而且是17年來的再次逆差。很多人網友感到奇怪,明明記得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是順差啊,怎麼現在又是逆差?
這說明,很多網友沒搞清楚經常項目和貨物進出口貿易的區别。貨物貿易,簡單的說是進出和出口的商品是實實在在的有形産品,比如進出口石油、天然氣、機電産品、鐵礦石等。
但進出口,不僅僅是這些啊。還有無形的服務貿易啊。比如,購買國外的軟件、購買國外的金融服務,去國外旅遊、到俄羅斯看世界杯等這些都是屬于服務貿易,都涉及到外彙的支出。
還有勞務輸出啊,比如中國的大量工人在國外工作,然後又把大量外彙寄到國内(這也是外彙的收入或支出啊);還有投資,别人進來的是拿着外彙來投資,需要換成人民币才能在國内使用啊等等。
甚至還有國與國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外國政府之間相互的無償援助和捐贈等等,這些都會涉及到外彙的收入和支出。
所以,這就是經常項目——在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交易項目,主要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單方面轉移等。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其他。
舉個例子,前5月:中國服務貿易收入為6758.1億元,支出為14120.4億元,逆差總額為7362.3億元人民币。
看到了嗎?服務貿易逆差7362.3億元人民币,而前5月我國貨物貿易順差才6498.1億元,這樣就是逆差864.2億元了,如果加上其他的可能前5月經常項目又是逆差了。
經常項目逆差意味着國家的外彙儲備在減少。當然了對中國這個有着超3萬億美元規模的國家來說,沒啥影響。
但對外儲不大的國家來說,經常項目逆差過大就會引發債務危機,比如前一段時間的巴鐵(巴基斯坦),就是如此。然後隻好借外債或采用貨币貶值的方式來解決,但這樣會有副作用——傷害到經濟發展,導緻外資撤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