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一般習俗所謂出殡,亦稱出喪、出葬或送殡、送葬、送喪等,是指将棺柩或靈柩從停柩停靈的地方移送至安葬或安放的地方的喪事禮儀。《儀禮》裡面叫“執披”,即用喪服布帶(功布,即喪服小功之布)挎在肩膀上拉靈車。《朱子家禮》裡面出殡稱“發引”,也是用功布拉引靈車的意思。
籠統地講,喪事活動分為兩大事項,一是将逝者在家裡停殡,二是将逝者在墓地下葬。殡是停放逝者,葬是埋葬逝者,通常意義上将喪事活動歸結為殡葬,是很準确的。咽氣停屍是殡的開始,洗沐入殓是殡的準備,各種吊拜奠祭是殡的禮儀内容。出殡是葬的開始,當然也少不了各種流程禮儀和習俗要求。就北方漢民族較為流行的操作來說,出殡到下葬之間的喪事事項如下:
(一)擇日擇時
擇日即擇殡日,也就是選擇确定出殡的日期。擇時即擇時辰,也就是選擇确定出殡的時點。《禮儀》的擇日是先占蔔,然後由主家确定;現時生活中,擇日一般是先請陰陽先生看黃曆,然後由主家确定。曆史上,夏代是早晨出殡,商代是中午出殡,周代是傍晚出殡。現時生活中,一般是早晨出殡或中午出殡,即通常所謂上午殡或下午殡。傍晚出殡的相對較為少見。
其實擇日擇時在開吊前一般就已經确定,出殡日主要是怎樣更好地執行計劃安排。
(二)堂祭
起柩走棺前應當舉行堂祭。這是在靈堂舉行的最後一次祭奠活動,所以,一般習俗要求必須實施。因為走棺後,靈堂也就沒有逝者,靈堂的喪事意義就不存在了。
此次堂祭是整個喪事活動期間規模最大的喪禮儀式活動,所有主家人員和吊喪人員都必須參加。
(三)摔盆
《儀禮》和《朱子家禮》裡面都沒有摔盆,但古典名著《金瓶梅》《紅樓夢》《儒林外史》等都有摔盆的情節描寫。可見摔盆産生于宋元之後。
習俗認為,喪盆(一般叫牢盆)承載着停殡期間主家人員和吊喪人員燒供的煙飨,摔碎後敬獻給逝者。摔喪盆一般習俗由喪主實施。
(四)路奠
《儀禮--既夕禮》講出殡:“至于邦門,公使宰夫贈玄纁束。”意思是出殡到城門,國君派人贈束帛。之後是吊喪祭奠,這應該是路奠的起源和出處。《朱子家禮》也有路奠:“親賓設幄於郭外道旁,駐柩而奠。”幄是帷幄、帳幕的意思,也就是搭個帳篷,放個桌子,擺上祭品祭物,在送殡途中祭奠逝者。《紅樓夢》用一回的篇幅寫秦可卿路奠。所以,路奠是一般禮俗,既有古法來源,又有傳承脈絡和依據。
現時生活中,一般城鄉喪事活動都有路奠。
(五)祀土
祀土即祭祀後土之神。農耕文化形态下,土是人們最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動土為不敬,所以要祭祀。因為喪事要破土,所以應當祭祀土神。祭土一般在下葬前實施,也有在做穴破土是操作的。
有的地方叫祭山,可能是傳承過程中的演變。
(六)活祭
《儀禮》和《朱子家禮》中都沒有活祭,所以,活祭應該是民間形成的喪俗。
活祭可能是從殉葬演繹而來。上古時期,有活人陪葬的要求,到春秋時期,人們普遍認為“不仁”,所以改為“藏明器”,即涉及衣食住用等的器具用品,《儀禮》和《朱子家禮》中有具體的列舉和解釋。宋元之後,明器逐步被紙器紙紮取代。現時城鄉喪事活動,使用明器的很少,但不知何故,活祭之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比較流行的操作是用一隻公雞,将雞冠往棺柩上擦出血來,即算活祭完成。
(七)引棺
所謂引棺,即喪主下到墓穴中,導引棺柩入墓穴。喪主引棺時,應當加一些說辭,如“爸媽!慢一點!當心點!”“到家了”等。
引棺也是民間習俗,許多地方都有。
(八)回靈
所謂回靈,即孝子孝孫捧着靈位與其他送喪人員一起返回。回靈在習俗上有幾項要求:一是回靈時點是等到棺柩在墓穴正位且喪主鏟還第一鍬土之後;二是喪主還土後,孝子孝孫要在墓地繞墓穴走三圈,有的地方要求磕頭行禮;三是孝子孝孫要在墓地抓一把土用衣角兜回家;四是離開墓地不得哭泣不能回頭。
回靈也是民間習俗,北方許多地區很流行。
(九)慰靈
有的地方叫安靈,《儀禮》《朱子家禮》叫“反哭”“複吊”。基本要求是,送喪人員回到主家後,應到原停柩行禮。具體操作要求,孝子孝孫回原停柩靈堂,将兜土倒到屋角,喪主将逝者靈位在堂中放正,按次序磕頭行禮。
(十)燒喪
所謂燒喪,就是将與逝者相關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等不宜再用的東西燒掉。還有,用于祭奠的紙紮、紙器、花圈、花籃、旗幡等,不帶入墓地的,也應當在出殡後燒掉,其實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燒喪,而是送喪,即燒掉這些用于喪事的奠物作為煙飨敬獻給逝去的親人。
燒喪後,喪事活動告一段落,第三天圓墳後,喪事活動結束。
古法喪禮,下葬前後非常複雜。現行喪事習俗操作上較為簡單,也比較符合生活實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