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5:38:51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最長壽國家”,平均年齡甚至已經超過了84歲,他們的某些日常習慣,或許的确存在着參考性。

但是,有一項非常有趣且矛盾的實驗結果公布,根據醫學期刊《The Lancet》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在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排名中,日本居然“名列前茅”。排在了第十一位,隻有40%的日本人有運動習慣。而在我們的普遍印象中,“生命源于運動”,運動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健康長壽,那為什麼反倒是不喜歡運動的日本人,卻更加的長壽呢?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日本人不愛運動)1

日本人不愛運動,到底是為什麼會長壽呢?

運動可以讓人長壽,這一點确實不假,但是,運動并不是我們生命和生活中絕無僅有的部分。例如飲食,作息等,同樣也是決定我們是否健康,将來是否長壽的重要标準之一。而日本之所以能夠長壽,其實“飲食”的比重占據非常多。也就是說,飲食的優勢,才是決定他們長壽的根本原因。

究竟是怎樣的飲食,能夠讓日本人在運動不足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足夠高的長壽水平?這裡将日本的飲食總結為5個字,合理地學習和效仿,或許能夠對您将來的長壽健康有所幫助。

讓日本人長壽的飲食方式,“5字真言”值得牢記

第一個字:“雜”

根據日本政府的政策建議,建議普通居民每天最少要吃30種食材。而這樣的飲食規格,也成為了衆多日本家庭的标配之一。

至少30種左右的食材,包含魚,肉,蔬菜,水果等蘊含的多類營養素,極大地保證了日常營養攝入的全面性和人體需求。吃得越雜,意味着營養補給越全面,身體機能就越能保持正常的運轉,患病的概率也會進一步降低,人長期處于健康的狀态,自然也能更加長壽。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日本人不愛運動)2

第二個字:“淡”

相信品嘗過日本料理的朋友們應該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清淡”。尤其是以日本标榜為特色的黑石料理,最開始是給古代的苦行僧人們食用的。

長期的清淡飲食,意味着日本人鹽油的攝入量相對較少,血液中脂肪和鈉離子的水平較低,例如高血壓,血管炎等心血管疾病誘發的風險也會更低。長壽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第三個字:“少”

日本作為一個老齡化和少子化非常嚴重的國家,為了保證國民的健康,減少醫療開支,政府經常推出各種惠民政策鼓勵大家減肥。在二十世紀末期到如今,也就漸漸地養成了日本“少食”的習慣,日本人的食量因此也變得很小。吃得少,意味着腸胃消化負擔減輕,例如腸胃炎,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降低。并且長期少食,日本肥胖人群占比少,各類代謝并發症也很少出現,自然造就了長壽的年齡趨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少食”,并不是讓大家極端的不吃飯,或者少吃飯,而是在保證自己能量供給的情況下,維持一個适中的飲食狀态。一般來說,吃飯吃到“七分飽”左右,是非常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選擇。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日本人不愛運動)3

第四個字:“慢”

日本人的飲食種類,大多為魚類和湯食,想要吃得過快,顯然是不太可能的。長此以往,日本人也就養成了慢節奏吃飯,細嚼慢咽的習慣。

這種習慣自然也是正面的:吃飯吃得慢,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不僅幫助腸胃減輕了消化負擔,同時也能對食道和咽喉進行保護,可以說是非常健康長壽的飲食方式。通常情況下,日本家庭用餐時間不會少于20分鐘,大家也可以 20分鐘為基礎,盡量放緩自己的吃飯速度,讓自己的日常飲食更加養生和健康。

第五個字:“白”

簡單來說,就是日本人吃的食物通常較“白”,比如白色的雞肉,魚肉,蝦蟹貝類等,都屬于“白肉”的一種。

相比于紅肉,白肉中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更高,更有利于人體在避免油脂攝入過多的同時,更高效率地維持身體機能運轉。不僅如此,相比于嘌呤含量過高,存在一定緻癌性的紅肉,白肉的膽固醇含量更少,更進一步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隐患。因此,尤其是對于老人而言,适當多吃例如雞鴨魚蟹之類的白肉,少吃豬牛羊之類的紅肉,也是能對健康産生裨益的。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運動卻這麼長壽(日本人不愛運動)4

綜上所述,日本長壽的秘訣,多半在于飲食,而飲食的主旨,在于“雜,淡,少,慢,白”這五個字上,希望有心養生長壽的朋友能夠适當牢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日本被評為“最長壽且不愛運動的國家”。但這并不代表需要否定運動,保證合适自己的運動量,提高新陳代謝和免疫能力,同樣是長壽必不可少的部分,還望周知。

參考資料:

[1]:《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 Health

[2]: 《淺析日本飲食文化》. 西安社會科學, 2010, (0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