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0:51:24

谯家,一個響亮的名字,是貴州黔東北烏江邊的一個“紅色重鎮”。

1934年7月,賀龍、關向應率領紅三軍轉戰沿河,在谯家鎮白石溪村召開黔東特區第一次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雲貴高原建立了第—個紅色政權,創建了黔東革命根據地,谯家人民為支持紅軍及根據地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迎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浩蕩春風,谯家鎮以打造沿河南大門“休閑避暑之鄉、紅色旅遊勝地”為目标,着眼提升鄉村顔值和農民幸福指數,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緊緊把握新時代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支持革命老區振興和生态經濟發展等戰略契機,圍繞紅色革命資源和綠色生态資源,推動紅色旅遊和生态旅遊融合發展,讓“紅色基因”“綠色屏障”變成一串串可持續的“緻富密碼”。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1

傳承紅色基因 打造紅色文化名片

“青錢澤,土地灣,紅旗獵獵歌漫山;杜鵑花開烈士血,革命精神鑄旗杆……”八十八年前,紅三軍在沿河播下“紅色”種子,照亮人民群衆前進的方向,這首土家山歌唱的是當年紅三軍在沿河時的情景。

如今,八十八年過去了,在谯家鎮長征村和白石溪村仍保留紅色遺迹14處。2021年,沿河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旅遊基礎設施項目”與“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項目”整合建設,加快紅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長征村、白石溪村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為做優做強紅色旅遊奠定了基礎。

“我們以革命遺址管控保護為重點,堅持保護利用紅色資源、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引領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注重把紅色元素、黨員教育、集體經濟、農村治理和風貌改造融入項目建設,以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産業振興引領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谯家鎮黨委書記陳俊介紹。

目前,已建成黨員培訓中心、黔東紅色文化傳承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黨員黨性教育教學點、黨建聯建教學點等,修繕了獨立團部、紅軍醫院,建設紅軍步道、烈士陵園、紅色文化驿站,進行紅軍街改造、道路亮化,推出“重走長征路”“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題文旅活動,帶動周邊村“農旅産業”迅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項目建設和推進中,該縣成立土地灣紅色黔東黨委,将長征村、白石溪村、村級集體經濟公司、紅色文化人才示範區4個黨支部納入黨委統一管理,形成“組織共建、決策共商、人才共用、發展共享、鄉村共治”模式,着力把紅色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2

“近年來,我們依托紅色文化資源,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産業發展大戶、典型示範戶,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扶持、農戶自籌的發展方式,盤活集體資産、群衆閑置房屋,打造民宿、超市、餐館等,推出紅色餐飲、紅色休閑、民宿體驗等旅遊項目,配套打造吃住遊樂一條龍服務體系,實現多元化發展,多層級發力,多渠道增收。”長征村駐村第一書記何蘭位說。

從2019年開始,53歲的長征村村民李文剛在紀念館旁經營一家餐館。“沒有擴建前,這裡的遊客不多,現在經過打造,僅7月1日當天就接待了12桌客人,半年收益3萬多元。”李文剛說,餐館需要的工人和所用蔬菜都在本村内解決,為村民帶來了不少商機。

“目前,我們這裡有1家村集體開的超市,2家民宿,1個培訓中心,通過舊房立面改造後,村民自行開設的民宿有2家,村民們紛紛開始盤算做生意。今年以來,村裡各項經營性收益已達150萬元左右。”何蘭位說。

為進一步豐富旅遊項目、滿足遊客體驗需求,特邀省農科院專家、縣内農業專家到村裡實地調研考察,因村因地發展油菜、竹筍、水稻等特色優勢産業,輪作打造觀光油菜田、水稻産業園,帶動革命老區群衆增收。

從昔日偏僻的村落,到現在煥發勃勃生機的紅色旅遊景點,煥然一新的革命老區土地灣,凝結着當地廣大幹部群衆的智慧和汗水。

如今,革命老區正在借助資源優勢,繪就新的發展藍圖,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新名片,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有效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3

激活自然資源 豐富生态旅遊業态

山水林田皆是資本,綠色寶藏亦是“錢庫”。近年來,谯家鎮以生态保護為基礎,喚醒“沉睡”的自然資源,走綠色觀光與紅色旅遊相結合的生态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生态産業化和産業生态化,讓綠水青山轉化為村民增收緻富的“金山銀山”。

從沿河縣城出發,途經40分鐘的盤山公路,就到達了谯家鎮著名網紅打卡景點——黑岩門。

黑岩門網紅打卡點,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山頂,地勢寬闊,有伏曦神石等古老傳說故事,夏季氣溫28度左右,是谯家鎮生态畜牧草場所在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今年夏季成了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

“沿河有4個高海拔鄉鎮,谯家是其中一個,最高海拔1300多米,氣候涼爽,黑岩門一直以來都是周邊群衆避暑的地方,曾經因為山路崎岖,信息閉塞,無人知曉。”谯家鎮大木村支書、主任羅來海說,大木村是離黑岩門最近的一個村寨,從沿河出發到黑岩門,大木村是必經之地。

今年5月,随着“短視頻産業”的興起,黑岩門成了衆多網友的打卡景點,從而帶動周邊美食、露營産品等銷售。

“谯家鎮共有25個村(社區),黑岩門火起來後,到景點擺攤的有周邊15個村的村民,最多時有近50個攤位,生意好的燒烤攤一天毛利潤就有萬多元”。羅來海說,在短視頻的傳播影響下,今年到黑岩門避暑遊玩人次達10萬以上,四個月經營性收益上百萬元。

黑岩門夏日遊玩最佳時間是5月到8月,由于海拔高,11月份就進入寒冬,特别是下雪天,也有不少外地人到上面賞雪觀光。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4

今年夏天,依托優良的生态環境和便利的交通優勢,黑岩門成了沿河周邊鄉鎮、印江、德江、思南,重慶市酉陽、秀山等縣遊客避暑的主選旅遊景點。

據悉,除了黑岩門避暑地,在大木村還有一座連接中界鎮和曉景鄉的渡口,也是當年紅三軍往返曉景鄉長崗嶺和谯家鎮桐油台的渡口,渡口連接着曉景鄉暗塘村和中界鎮高峰村,到兩鄉鎮集鎮僅幾公裡,到土地灣也隻有10來公裡。

曉景和重慶南腰界的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沿河不斷把紅色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文物保護傳承,加快交通基礎建設,目前連通三地的公路已打通,為連片打造“谯家—曉景—南腰界紅色旅遊線”提供了交通支撐。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5

農旅融合發展 打造強鎮富民福地

多年來,谯家鎮在“從地下到地上,從黑色到綠色”的産業轉型中,走在全縣農業産業規模化、科學化、标準化生産的前列。

良好的生态環境造就了谯家鎮多樣的風光風景,以萬畝茶山、萬畝草場、萬畝林場為主的生态休閑旅遊産業體系日臻完善,讓遊客能在一鎮之地領略到不同特色的觀光體驗。

如今,走進谯家,入目皆綠,移步皆景,讓人流連忘返。海拔高,霧日多,氣候爽,夏賞綠冬觀雪逐漸成谯家生态休閑旅遊的主題。

谯家林場是國有林場,面積達3萬多畝,站在該鎮最高處高帽頂俯瞰茶場、林場,一片綠色景觀盡收眼底,漫山遍野的松樹蒼翠蔥綠。

“我們搶抓深化國有林場改革的契機,着力提升谯家森林公園整體水平,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建、林區主管’工作機制,已成功申報谯家林場為省級森林公園,在林區核心地帶修建了3公裡的觀光公路,方便旅客進山觀光。”谯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田小沖介紹。

谯家鎮屬高海拔山區,自然環境優越,空氣清新,常年雲霧缭繞,晴天早晚遍山霧,陰雨成天滿山雲,非常适合茶葉生長,該鎮一直将茶葉作為主導産業發展,目前有生态茶園13500餘畝,其中綠茶11800多畝、白茶1500多畝、黃金茶100多畝,年産茶葉近400噸,産值達1300餘萬元。

沿河谯家鎮的來曆(綠色崛起中的紅色重鎮)6

如今,生态茶葉、生态烤煙、生态辣椒和生态畜牧業……一個個生機盎然的綠色産業在谯家遍地開花,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接下來,我們将創新推動農業産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嚴格按照高質量、高标準、規範化要求打造美化、淨化的文旅産業基地,大力發展生态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整合現有的花燈、獅子燈、金錢杆等鄉土文化資源,因地制宜打造集旅遊觀光、娛樂休閑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綜合體,着力推進鄉村振興,帶動産業綠色發展和村民穩步增收。”陳俊表示。

如今的谯家,紅色底蘊和綠水青山交相輝映,紅色觀光、休閑農業、農事體驗、農家民宿、特色餐飲、商品展示等新興業态不斷湧現,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農業特色産業鍊條不斷延伸。昔日貧困村變成旅遊打卡地,一條條生态農業帶變成休閑旅遊觀光帶,鄉村振興步伐铿锵有力,老區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日谯家,綠染山川,紅潤大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