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保質期可能很多人都糾結過,比如這盒牛奶快要過期了我得趕緊喝了,或者這盒牛奶已經過期了,我要扔了但又很心疼。
那麼過期了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呢?或者換一個問題,吃過期一天的食品和吃還有一天就要過期的食品有什麼區别呢?
最主要的區别:
過期食品不受法律保障,吃出任何問題你自己負責。
我曾經說,過期牛奶我也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去,有人表示不理解。
其實,超市裡出售的食品上标注的保質期,更準确的說法是指食品的貨架期(也有稱作最佳食用期的)
保質期不代表該食品過了這個日期就絕對會變質,也不代表沒到保質期就一定不變質。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個多年前的冷笑話,大概是這樣說的,小明有一天晚上快12點了突然從床上起來找出藥來吃,室友問他怎麼了生病了嗎,小明說,這些藥明天就過期了
食品保質期是企業的一種承諾,即作為生産者的企業應該保障在保質期内的商品質量不出現問題,作為銷售者的企業應該保證不出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如果在保質期内商品出現了質量問題,生産者和銷售者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食品的品質變化通常是一個持續過程,是量變引發質變,不是突然一下發生的突變。
大部分食品,随着時間的推移,品質會越來越差,發生變質導緻不能食用或者食用後出現問題的風險也就越來越高。但這種變化不是在保質期的最後一天發生的。
至于過期一天的食品能不能吃,還是要看具體食品的種類、性狀和你自己對風險的判斷吧,有些食物看一眼覺得沒問題就可以吃,有些食物肉眼看不出有沒有問題的或者你覺得自己判斷不了的就别吃。
其實很多食品的貨架期都是設置得比較保險的,預留了較多空間。比如說牛奶,上次我做牛奶評測,就發現國産滅菌乳的保質期大多在6個月,而進口滅菌乳的保質期大多在12個月,難道它們的工藝有很大差别嗎?不見得,它們都是uht滅菌乳,灌裝的時候都達到了商業無菌狀态。
所以,很多時候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我個人在觀察性狀之後覺得風險較小,我就會繼續吃。
我心大又摳門。退一步講,很多非工業生産的食品,比如各種農家自制或者自家做的食品,壓根就沒有保質期的說法,大家不都是憑着感覺在吃嗎,有些人還覺得特别好特别健康。。。
有時候沒過保質期的食品同樣可能會變質,因為食品變不變質跟儲存條件有很大關系,同樣一個包裝的食品,放置于通風陰涼處和放置于高溫潮濕處,結果大不一樣。超市裡也經常出現還沒到保質期就壞掉的商品,脹袋,發黴,微生物超标什麼的,有可能是儲存不當,有可能是包裝破損,有可能是産品本身就有問題……這都說明,不是單純一個保質期就可以絕對保證食品安全。
正确看待食品保質期,可以幫助我們省錢,還可以幫助我們挑選味道更好的食品。
超市裡的臨期商品有時候特别便宜,如果是不易變質耐儲存的食品,買臨期的非常實惠。但是話又說回來,一些容易變味的食品,還是買日期越新鮮的越好,不僅出于安全,關鍵是新鮮出品的味道往往更好,比如含油脂的食品非常容易氧化變味,一些薯片蛋糕面包餅幹堅果什麼的,即便都在保質期内,三天内生産的和放了一個月的,你去吃,味道可能差很遠,同樣的價格,拿日期新鮮的味道更有保障些。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别忘了關注、收藏、轉發哦,您的鼓勵是我做下去的最大動力!
(但是你吃不吃你要自己選擇哦,再強調一遍,出了問題廠家不會賠,我也不會負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