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26:08

我叫冬梅,孩子3歲以前都是自己全職帶,孩子上幼兒園後,爺爺奶奶提出想搬來和我們同住的想法,順帶可以幫忙照顧孩子。考慮家裡的經濟情況和自身發展,對于這個提議,我欣然接受。

可自從公婆來了之後,每天家裡育兒沖突不斷。原本以為育兒分歧會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可是孩子越大矛盾反而越多了。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婆婆來幫忙帶娃後)1

比如,如果孩子不願意自己吃飯,那就不要喂他,也不要給他吃零食,到下一頓才有飯吃。公婆總是表面上同意,轉身就給孩子拿零食。被發現了,還會反過來質問我:“把孩子餓壞了怎麼辦?”孩子現在越來越挑食,經常隻吃零食不吃飯。本來1、2歲就可以自己吃飯,現在4、5歲反而被爺爺奶奶寵的要追着喂飯了。

再比如,說了少給孩子看手機、看電視,可是每次下班回家都發現孩子不是在看手機、就是在看電視。關電視孩子哭鬧時,爺爺奶奶還會說:“你看不給他看他就哭,再說了,多看一會也沒什麼的,别那麼較真。”

還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發生沖突,搶了别人玩具。我讓孩子去給人家道歉。公婆也會心疼和維護,“他還是個孩子,對方孩子不是也罵人了嗎?怎麼就是我們家孩子要道歉呢?乖孫子,咱們沒錯,不道歉。”

……

就這樣,我成了孩子眼裡的“壞媽媽”,公婆眼裡“愛較真”、“不維護自己孩子,反而偏袒别人家孩子”、“愛發脾氣”……的刁蠻媳婦。老公也隻會勸說我:“爸爸媽媽幫我們看孩子也辛苦,而且孩子不還沒變壞嗎?有爺爺奶奶寵多幸福。”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婆婆來幫忙帶娃後)2

就這樣,我成了家裡脾氣最差的人,我害怕孩子被溺愛成熊孩子,到處惹事生非。這種焦慮甚至讓我開始失眠,我該怎麼辦?

不得不說,冬梅是很多職場媽媽的縮影。

《中國青年報》在2015年一項針對二胎的調查裡面顯示:85.2%的訪問員認為隔代養育非常普遍,這個數字對于以後還會越來越高,可以說我們身邊八成以上都是父母或者家公家婆在幫我們帶孩子。

可是面對“隔代親”而不自知的爺爺奶奶,詐屍式和和稀泥的老公。孩子的教育和育兒沖突該怎麼辦?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婆婆來幫忙帶娃後)3

01 隔代養育邊界要清晰,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和《為何愛會傷人》裡都曾提到:“邊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為傷人利器的原因。”

有邊界感的感情才是健康的感情。 一個人缺乏邊界感做事就會沒有分寸,沒有原則。 在隔代育兒問題上,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邊界感的問題。

長輩必須明白,子女才是孫輩最重要的撫育者,而自己隻是“幫手”。大多數情況下,長輩應該遵從父母對孩子的各類安排,如果有不同意的部分,應該事先提出,而不是“先斬後奏”,更不是陽奉陰違。在愛孩子的問題上,更加要有邊界,寵愛不溺愛。

父母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因為心疼而為孩子撐腰,甚至為此與孩子父母大吵大鬧。這樣邊界不清的介入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中,毫無底線的寵愛孩子的行為,最終會變成傷害孩子最鋒利的刀。讓孩子成為家庭矛盾、權利争奪的“犧牲品”。

父母也不要妄想當甩手掌櫃,把孩子完全丢給老人帶,轉頭又責備老人不懂教育孩子。“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要主動承擔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也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因為孫子被批評就和子女“大打出手”,把教育權歸還給子女。老人重心可負責孩子的養育問題,每天給孩子準備可口的食物、帶孩子出去散散步。家庭分工明确,邊界清晰,一起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婆婆來幫忙帶娃後)4

02 先感恩再糾正,有技巧的解決矛盾

養育一個孩子是辛苦的,“費力不讨好”是老人最大的委屈。

杭州70歲的鐘大伯因為帶孫女被确診為焦慮症, 出現了失眠、胃口差、易怒等症狀,血壓也一直不穩定。

老人帶孩子心理壓力也不小,不僅怕孩子磕到、碰着、病了,更怕兒子媳婦甩臉色,說沒照顧好孩子。很多老人為了幫助子女照看孩子不得不成為“老漂族”,但卻因為和年輕一輩的生活方式、育兒觀念不同而摩擦不斷。生活不易,家和才能萬事興。

所以,首先不管老人孩子帶的怎麼樣,我們首先都應該肯定他們的付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來幫助我們照料孩子。先感恩老人的付出,和他們真心的說一聲:“辛苦了”。先和老人搞好關系,才能心平氣和、不帶情緒的溝通“育兒問題”。

其次,如果覺得老人帶孩子有問題,或者希望老人協助培養孩子的某些能力。我們選擇私下心平氣和的面對面溝通,而不是當着孩子面大吵大鬧,通過吵架、互相吐槽的方式進行。可以借助新聞、專家視頻等告訴老人正确的育兒方式,或者是她忽視的安全問題。有一些原則、底線問題,可以提前告知。

最後,育兒的方式隻有最适合的、沒有最正确的。不要為了争對錯或輸赢,和老人杠上。老一輩的育兒方式不一定全是錯誤,我們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如果老人的某些方法很好,我們也可以及時提出肯定和贊美。我們的共同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即使發生沖突也要告訴老人,對事不對人,該堅持的請堅持,該感恩的要感恩。

婆婆帶娃怎麼和我們相處(婆婆來幫忙帶娃後)5

育兒沖突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無效的溝通和越積越多的矛盾和抱怨。請始終牢記,教育孩子是我們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老人隻是充當“助手”角色。孩子有問題,先找自己問題。多給孩子和老人一些關愛,相信對孩子的愛會讓我們願意放下芥蒂,攜手育兒。

我是@小萌娃成長日記,專注分享孕産、育兒知識和趣事,愛學習、愛思考的90後育嬰師,關愛孩子成長每一天,期待你的關注和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