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排行榜前十豆瓣科幻?文 | 王重陽lp看《X檔案》是一種懷舊的思緒,而且看這部美劇一定要選在一個寂靜無聲的夜晚,沖一杯咖啡,放一塊三明治,茶和辣條是不配的,因為看它要代入一種文化,一種異國專屬的小情調,如此才有觀看咂摸的滋味,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美劇排行榜前十豆瓣科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文 | 王重陽lp
看《X檔案》是一種懷舊的思緒,而且看這部美劇一定要選在一個寂靜無聲的夜晚,沖一杯咖啡,放一塊三明治,茶和辣條是不配的,因為看它要代入一種文化,一種異國專屬的小情調,如此才有觀看咂摸的滋味。
如今看這部奇劇同樣也是一份情懷,因為它必須是曾經對于星空和世界總是無限遐想的少年們的夢幻,夢中不止是造型詭異的外星人和吸血鬼、狼人和巫師,還有男主和女主百轉千轉的擰巴和倔強。
更重要的是,如果看現在的美劇,無論是《美國恐怖故事》還是《驚悚十三州》,還有《藍皮書調查》等,總會有些嫌棄——
你們看看近三十年前你們的前輩,拍戲真是有始有終。
一
真的?我偏不信!
1993年,《X檔案》播出第一季,2002年在第九季後結束。另外2008年前後還拍了兩部大電影,并在多年後又拍了兩季,然而彼時的世界,雖然題材泛濫,但思維似乎枯竭了。甚至曆經三十年,男女主的顔值也不複往日,于是,這個系列終于走到了終點。伴随它逝去的,還有80後和90後的記憶:
遙望星空,總現詭影重重。
大千世界,難覓真相痕蹤。
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初,内地主流的影視劇題材要麼講曆史,要麼說現實。像這種一下呼呼啦啦闖進眼中的獵奇片何止鳳毛麟角?根本就沒有。盡管多年後《走近科學》也算聊勝于無,但讓内地大多數觀衆第一次在夜晚擡頭看向天空發出疑問,《X檔案》絕對算得上啟蒙。
此外,它與《世界其妙物語》也有些異曲同工,兩者都是各類素材大全,且在當時看來,創作者似乎毫無瓶頸,其中很多創意被後世晚輩借鑒,影響也相當深遠。
不過它給與我最深刻的印象還是價值觀上:
當女主第一次敲開FEI大樓某處的一道門見到傳說中人厭狗嫌的男主時,這個延續了二十年的故事便展開了——
男主說“我有個妹妹,被外星人綁架了,自此我要尋她。”
女主說“真的嗎?我不信,但我會幫你一起找。”
随後,他們試圖通過科學不斷探索一路所見的種種怪異和離奇,而不同的故事也在告訴觀衆一個道理:
“這個世界,并不是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它是複雜的、多層次的、甚至是平行的。你所接受的認知不一定是别人認同的,可就是這些交錯的世界才構建了我們的生活。”
至于“外星人”,也不似簡單地是敵非友的關系,它更像後世劉慈欣書寫的《三體》中那般的存在:
我見到了你,我不認識你,但我必須與你共存。
同時作為一個典型的單元劇,每一集都有一個互不關聯的小故事,但有些小故事卻可以拼湊出這部劇的宏大叙事背景,是的,它的主線劇情比較松散,這種叙事模式也如後來的《靈魂擺渡》,發生的故事和出現的人物最後都會對整體劇情走向産生影響。
那它的大背景又是什麼呢?
美國政府同外星人合作進而更加有效地管控人類。
就這樣,男女主走在了探索的道路上。
二
排它?照單全收!
期間很多故事都可以用科學去解釋,也可以歸結為超自然力量,如魔鬼和外星人,《X檔案》在這方面沒有“排它性”,有一集中還講了一個宇航博士被魔鬼操縱企圖駕駛飛船的奇思妙想,科學與神學、理智與感情,都在不同單元中對撞,至今看來都頗有意趣。
而劇中各種勢力交錯,内部還有不同的派系,比如與外星人勾搭的人類組織中有降臨派也有拯救派,FEI中也有分屬不同勢力的間諜,就連外星人中都有傾向人類的“外星奸”,這些關系錯綜複雜、爾虞我詐,讓劇情在随後更加具有可看性,當然,可能也因為整體背景設置到最後過于宏大,以至于爛尾——
編無可編,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這都看了二十多年了,外星人咋還沒降臨呢?
不過,女主史考莉(吉蓮 安德森 飾)和男主穆德(大衛 杜楚尼 飾)倒成了一對銀屏經典形象,他們也是少見的不戀愛的人物,當然,暧昧還是有的,尤其是當挺這對CP的人看到“他們是不是睡了”的問題時,如我這般的人都會加入讨論,大概就像雷佳音一樣:
“沒睡?哦!沒睡,你就肯這麼對她?她就肯這麼對你?”
恍惚間,這問題同樣也讨論了二十多年,直到現在,無論哪一方都不能否認一件事:
他們之間,存在的信任和交托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同事甚至愛人。
而且在每一集的故事中,他們一個負責唯物主義,一個負責唯心主義,一個身為天主教徒卻崇尚科學,一個神神叨叨又百折不撓……
經典,實在經典。
如今思想成熟後再看待這對冤家,其實像極了人類自身的二極思維,實際上神學和科學的界限如百多年前有人說“這個世界是圓的”便會被人視為異端,但如果說“這個世界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不會飛出天外”則可信了很多,盡管用科學解釋,這力量便是“地心引力”。
由此《X檔案》中很多故事的結局都是開放式的,讓觀衆選擇可以相信誰,是相信女主的科學結論還是男主的神秘學判定。
正是這種在當年更少見的開放式故事設定,讓《X檔案》成了當時影響力最大的科幻類美劇,觀衆可以從它的單集故事中找到很多電影的影子。
比如第五季第10集的《恐怖娃娃》,分明借鑒了《安娜貝爾》;比如第五季第17集的《心靈告白》,多少有些《地獄神探》的味道。
總之,《X檔案》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泛,神秘學、宗教學、推理探案和都市傳說,還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陰謀論……幾乎各種聳人聽聞的奇奇怪怪的事件都會出現在劇集中,比如什麼喜歡吸食脂肪的變态、會控心術的色魔以及神通廣大又卑微入塵土的外星難民。
依然用我時常半開車的比喻評價它:
就像讀了一部《金瓶梅》一樣,看了便如過了一段人生。
所以在我眼中,《X檔案》不僅僅隻是一種回憶,它還是一種文化的精神象征,一種符号,所歌頌的倒與《四味毒叔》的文化衫上印的那句口号一樣:
觀點不需一緻。
後一句大概也就有了雛形:
如此,才是世界。
三
後記——
當時間進入到21世紀後,《X檔案》逐漸步入尾聲,喜歡它的人逐漸被更加宏大、更加奇思妙想的故事所吸引,而此時的《X檔案》那種單元劇叙事模式也不再新鮮,當然,同樣的,美劇也進入了我此前提到的“看劇不過三(季)”時代。
2010年,男女主都老了,大衛杜楚尼拍了一些電影,後來還學會了演反派。吉蓮安德森不再如青春時肉感,幹瘦得有些刻薄,在他們依然尋覓的世界裡,多了很多他們無法駕馭的東西,比如鋼鐵俠和蜘蛛俠,還有驅魔人和康斯坦丁……
一個充滿奇幻的時代,結束了。
當最後一季《X檔案》播完後,等待它的不再是上世紀90年代末萬衆血書求更的盛況,而是淡淡的一聲:
“知道了”。
這回應中總有幾分不屑和厭倦。
但這同樣也是這個世界發展的必然,就如這部劇想要講述的故事一樣。
但我依然執迷它,因為它給了我一個難得喝咖啡吃三明治的理由,它讓我安心,同樣因為在它的世界觀裡,沒有什麼是無敵的,就連外星人也有自己恐懼的事物,而且探索未知永遠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個中佼佼者。
似乎它總能給人一種提示、或是一種勇氣,去大膽實踐,小心求證一切不可知的事物。
它一邊引領着我們不斷探索真相,又一邊讓我們不斷産生懷疑。至于到底相信什麼則完全取決于觀衆自己:
你,到底,相信,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