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會超越人腦嗎
正如宇宙學上存在着一個讓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點”一樣,信息技術正朝着“超人類智能”的奇點邁進。計算機科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相信,這個信息奇點即将到來,那時,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腦。這是真的嗎?
有不少人在記憶知識的時候或許會想,我的大腦要是台電腦就好了,可以一直記住那麼多知識且永遠都不會忘記。但是,如果真的把你的大腦變成電腦,你會同意嗎?或許沒有一個人願意,因為電腦說到底還是一個呆呆傻傻的機器,它們缺乏我們人類的情感、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未來電腦有望超越人腦嗎?
現有電腦并不智能
1997年5月11日,超級計算機“深藍”在正常時限的比賽中首次擊敗了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裡·卡斯帕羅夫。那時一些人便聲稱,這是電腦優于人腦的标志性事件。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進行運算,人腦的确趕不上電腦。但是,我們如果問“深藍”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赢了比賽開心嗎?”它就不能回答,因為它并不具備人類的情感,也不具備人腦的靈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設計範圍之外的問題。
電腦和人腦最大的區别,就是人腦有智能,而電腦沒有。所謂智能,就是自動學習、積累經驗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雖然一些電腦程序中有自動記憶,有進行人機交互過程的能力,但這不過是該電腦程序的編制者事前周密思考後預設好的事件而已,并非出自于電腦自身的智能。嚴格地說,電腦隻能執行特定的指令,而人腦則能處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顯然,執行指令與處理信息有着本質的區别。
電腦将逐步模拟人腦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研究電腦的專家也要懂得腦科學,并能模拟人腦的神經網絡構造來建造仿生電腦。如果将來能成功繪制人腦活動圖譜,那麼人工智能專家就可以逐步模仿人腦制造電腦。如果說人腦是一個碳基的智能體,那麼未來的仿生電腦則是一個矽基的智能體,它有和人腦同樣規模的矽基神經細胞和突觸。
當然,要建造這樣一台仿生電腦的困難程度是難以想象的,因為人腦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複雜、最神奇的“自動化機器”。人腦擁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而每一個神經細胞都有數千個突觸和其他神經細胞相連,神經細胞通過這些突觸互相交流。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大概有1000萬億個突觸。随着年齡增長,一些不被使用的突觸逐漸減少,成年後突觸大概穩定在100萬億個左右。也就是說,仿人腦的電腦需要擁有1000億個可以獨立運算的處理器,并具有100萬億個信息中轉器。無論是制造元件還是整合這些元件,都是一個似乎難以完成的任務。更可怕的是,這1000億個處理器的功能是有所差異的,需要制成數以萬計的不同類型,信息中轉器則需要更多種類型。
要完成仿生電腦的制造,需要最先進的納米技術,才能把每個處理器做得像神經細胞那麼小。同時,需要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才能完成對仿生電腦各個器件排列順序的編程。有不少科學家懷疑這麼做的實際用途,因為世界上并不缺人腦,缺的是比人腦的某些性能更先進的機器。因此,科學家認為,未來的仿生電腦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腦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項功能。這樣僅僅需要模仿某個腦區就可以了,這就可以把處理器的數量大大減少。在大大降低了制造難度的同時,還可以強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異功能”的電腦。安裝着這些電腦的機器人則成為“超人”,有的具有超強的記憶力,有的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有的聽覺功能特強,有的嗅覺功能特強……不同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領域。
還有一些科學家之所以要計劃用電腦模拟人腦則是為了研究人腦,而不是制造仿生電腦。最近,瑞士科學家就啟動了模拟人腦計劃。該計劃以洛桑的聯邦技術學院為基地,共有130多家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研究機構參與此項研究。研究人員說,要模仿一個完整大腦的功能,他們将需要大約1億台家用電腦。研究人員希望,一旦成功發展了有關技術,他們就可以對人類大腦的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屆時還可以用更先進的方法治療大腦疾病。
開發人腦也需向電腦學習
人腦和電腦具有很多相似之處,而電腦比人腦的穩定性更好一些。因此,開發人腦也需向電腦學習。如果把人腦比作一台電腦,基因就是裝在電腦裡的程序。雖然這台“電腦”裡裝的程序是一出生就決定的,但是有哪些程序會被使用,則受到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一台程序很完善的“電腦”沒有好的環境,那麼很多程序就可能不會被使用到,那麼這台電腦的“智力”也不會很高。所以,如果一個天生智力條件很好的孩子被放在壓力很大、衛生營養條件很差的條件下撫養,大腦的發育就可能受到影響,長大後就隻是一個智力普通的人;而如果一個先天智力條件比較差的孩子,獲得了良好的營養條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而使其智力基因得到了充分表達,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是個聰明人。
直到20世紀60年代,神經科學家還認為人腦中的突觸和神經細胞一樣,是不可再生的,成人的大腦一旦發育成熟,一切結構就确定了。後來,腦科學家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的。雖然絕大多數神經細胞不可再生,但是突觸在人的一生中都在頻繁地變化和增減。為了适應外界的環境,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随時都在變化着,這一現象被稱為“神經可塑性”。人的智力變化就是神經可塑性的外在表現。這就像電腦,電腦可以通過清理碎片和垃圾、消除漏洞、殺毒等方法來提高運行速度,我們也需要通過科學方法來鍛煉我們的腦部,重塑神經系統,加快腦部的運算速度。
研究神經可塑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研究神經纖維的可塑性。如果将大腦比作一個小世界,那麼每一個神經細胞就是一座城市,“城市”和“城市”間由神經纖維組成的“信息高速公路”相連接。人的智力其實就取決于大腦這個“小世界”的信息承載和運輸能力。因此,智力不僅受大腦神經細胞數的影響,而且還由神經纖維分布的廣度和密度所左右。神經纖維分布廣,可能意味着大腦不同功能的整體交流能力強,也就是對信息的整合和提取能力強;而神經纖維密度高,信息的傳輸速度就快,人類對外界環境刺激的反應速度就會比較快。
人腦和電腦的融合
雖然電腦可能永遠難以超越複雜的人腦,但是融合了人腦的電腦則可能成為超級機器,它将結合電腦的物理特性和人腦的生物特性。甚至一些人期望以這種方式獲得永生。人類之所以不能長生不老,主要是因為肉身有一定的存活期限。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是80多歲,即使未來人類能治愈所有疾病,可期待的極限平均壽命也不過100多歲。這對那些期待長生不老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于是,一些人就期望讓意識脫離肉身,直接存入到電腦中去。
2013年6月,俄羅斯富豪伊茨科夫召集了一些腦科學家,探讨人類大腦融入電腦的可能性。要讓人腦脫離肉身獨立存在,如何給腦部各個部分,尤其是腦部深層組織供給營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讓人腦指揮機械外殼也是一個問題。前一個問題比後一個問題更難。
伊茨科夫在名為“全球未來2045”的研讨會上,向與會研究人員闡述了自己的構想。這名通過網絡媒體發家的富豪表示,自己願意為移植意識的腦科學研究項目投資,并模仿科幻電影《阿凡達》将這個研究項目命名為“阿凡達”(Avatar,意思是化身)。這個項目共分為4個階段:(1)2015-2020年,實現人腦遠程控制機器人;(2)2020-2025年,實現把人腦轉移至一種生命保障裝置保存,用機器代替會衰老的人類軀體;(3)2025-2035年,實現将人類意識植入電腦,機器人将不必攜帶具有生物活性的人腦;(4)2035-2045年,實現機器軀體“涅槃”,“電腦性人腦”将不再控制實體機器人,這種人類軀體的替代品最終以“全息圖”和非實體形式存在,人類的意識完全以數字的形式存在于虛拟世界。
伊茨科夫的構想與不少科幻電影的未來“世界觀”類似:人類軀體死亡,意識在軀體外存活。意識的載體不再是大腦,而是數字信息。世界變成“所有人意識的世界”。雖然不少科學家都認為伊茨科夫的構想并非沒有科學依據,但是他訂的時間表的确超前了,因為科學家在未來30年不太可能讓意識獨立存在于虛拟世界,甚至連人腦都不可能完全脫離肉身。美國腦科學家拉澤爾·普哈洛表示:伊茨科夫的大多數構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實現,也未必是好事……我不喜歡永生,因為我認為,永生如死亡一般無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