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地理必修三剛果河水文特征

地理必修三剛果河水文特征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22:33:48
知識點
  • 牛轭湖

牛轭湖的形成,主要經曆以下四個階段:

①河道彎曲:河流一開始流動,便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發生偏轉;

②不斷彎曲凹岸不斷侵蝕、凸岸不斷堆積,河道越來越彎曲;

③截彎取直雨季來臨時,河水流速突然增加,彎曲河道的臨近處,被河水沖破,發生“截彎取直”;

④形成牛轭湖:截彎取直後,原有河道被廢棄,流速變慢,泥沙沉積,成為牛角狀的湖泊,即為“牛轭湖”。

地理必修三剛果河水文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1

圖1 牛轭湖的形成過程


例題

下圖為長江某河段甲、乙、丙、丁不同年份的河道形态,據此完成1~2題。

地理必修三剛果河水文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2

1、該河道演化的先後時間順序是 ( )

A.甲,丙,乙,丁

B.甲,丁,乙,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相對于丙時期,乙時期的上車灣水域 ( )

A.水污染較輕

B.含沙量較小

C.河流水量大

D.水流速度快

答案:A、B

精講精析:(1)分析河道的演化順序。①圖中為長江某河段的四個時期,考查了牛轭湖的發育過程;②從右向左依次觀察,先觀察最右側的“尺八口”,甲圖剛發生截彎取直,尺八口和原有河道依然相連;乙丙丁三幅圖中,尺八口都已經脫離原有河道,形成了牛轭湖。因此甲圖早于乙丙丁三圖,及甲>乙丙丁;③再觀察“上車灣”,丙圖還是一條河道,乙圖發生了截彎取直,丁圖完全形成了牛轭湖,因此丙>乙>丁;④因此綜合來看,四幅圖的發生順序依次為:甲>丙>乙>丁,選項A正确。

(2)比較丙、乙兩幅圖中“上車灣”水域的水文特征。①丙圖中,上車灣水域仍位于主幹道;乙圖中,上車灣水域發生了截彎取直,上車灣水域不再位于河流主幹道;②截彎取直後,水流主要從主幹道流過,從上車灣水域流過的水流減少,流速減慢,對泥沙的搬運作用減慢,水流中的含沙量減少,因此選項B正确,選項CD錯誤;③河流流速減慢,因此水體污染不易擴散,水污染加重,選項A錯誤。


總結
  • 河流的侵蝕、搬運、堆積

本節例題的難度适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河道“尺八口”和“上車灣”兩個牛轭湖的發育過程,分析四幅圖的發生時間;②根據牛轭湖發育過程中,河流流量、流速的變化,進而分析攜帶泥沙量、水污染的變化情況。

河流流水可以對地表或地下的岩石、土壤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一般來說,三種作用同時進行

①侵蝕作用:包括化學溶蝕、機械侵蝕。其中地表的機械侵蝕包括面蝕(向地表)、溯源侵蝕(向源頭)、下蝕(向下)、側蝕(向兩側)。

②搬運作用:包括推移、躍移、懸移溶移(溶解質搬運)等,将岩屑、土壤和水溶性物質搬運到下遊(或海域的淺水區)。

③堆積作用:泥沙、礫石等疏松物質堆積,或者水溶性物質的水溶液蒸發(或發生化學反應)而堆積,形成沖積平原(或沙灘)。

地理必修三剛果河水文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3

圖2 河流的搬運類型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