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Pinterest優選
ID:pintchina
《葉問4》上映後,裡面耍太極的女孩萬若男平地炸出了一堆顔狗:
“妹子好看!”
“混血顔小姐姐超殺我啊啊啊啊”
飾演她的小姐姐名叫李宛妲,今年16歲。
精緻筆挺的眼鼻、令秃毛星人羨慕的野生眉、還有健康的米棕膚色,
都無疑為她添上了鹽中透出英氣、甜中帶點野性的特色。
許多人越看越眼熟,翻找完記憶之後終于發現:
這不就是幾年前登上《中國達人秀》/《天天向上》/《快樂女聲》的那位小姑娘嗎?
那是李宛妲第一次站在台前。
生長于西雙版納的她和姐姐為了保護雨林走出家園,被觀衆稱為“雨林精靈”。
她們一家不是什麼大明星,卻是無數人心中的英雄:
花費十幾年在雲南荒地種了300多萬棵樹木,把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從16%拓展到60%,成功重建起了“雨林生态小氣候”。
成龍、陳坤、周迅等明星不斷加入她們的隊伍,聯合國開發署還給她們頒發“中國因你而美麗”獎。
當年9歲的李宛妲,就在節目裡講述了那個感動無數人的故事。天真無畏的聲音許下三個願望:
要飛上天跟爸爸說話、保護地球和雨林、全世界平安無事。
1999年,宛妲的爸爸馬悠和媽媽李旻果在工作場合一見鐘情。
彼時的馬悠,是德國的一名生态學專家,拯救過菲律賓一片瀕死的雨林,獲得了菲律賓政府總統獎。
他的下一個目标,是雲南。
李旻果則是一位在西雙版納長大、職齡10年的記者,去過西藏、尼泊爾、埃及……
倆人第一次見面,馬悠說自己“仿佛看見了從荒野中走出來的精靈”。
他約她喝咖啡,跑到酒店大堂為她即興彈琴,甚至當晚就求了婚。
李旻果也答應。“他敢要,我就敢給。”
還寫過一首詩:再早一步春芽不發,再晚一步錯過谷花。
羅曼蒂克又有效率,這對CP就像天作之合。
結婚後,李旻果從馬悠的研究裡明白了自己的家鄉在經曆些什麼。
她辭職跟上丈夫的腳步,在湄公河邊搭了家,取名叫“湄公山莊”。
還把周圍10667平方米、種滿了橡膠林的地租了下來。
然後,把樹全砍掉。
因為具有超強吸水性,橡膠樹已經“臭名昭著”,被人稱之為“抽水機”“綠色沙漠”。
它不僅會加快當地水源枯竭,嚴重點能把濕熱氣候變幹熱。
土地大規模種下這樣的樹種,樹自身的毛病再加上單一植物的種植,都打破了原有雨林的生态平衡。
在很多年前,西雙版納的原始物種已經活得很艱難。
馬悠要做的,就是從底層植物開始,一步步還原它的原始生态圈。
丈夫負責研究土壤樹木、培育花草,妻子為經濟負擔奔波——勞工、秧苗、樹苗和設備,這些全都要錢。
兩年的辛苦,換得一切逐漸成型。
這片原來充滿橡膠樹的地方,終于在雨季到來時有了30多米高的新樹,樹上長滿了嬌氣難活的蘭花,樹下聚集了無數“呱呱”叫的小動物。
2001年,大女兒李林妲在這片樂園中誕生,英文名叫“Linda”,寓意為“超級美麗”。
當爹的特地以此為名,新培養了一種蘭花,作為小公主的慶生禮。
兩年後,二女兒李宛妲出世,英文取名為“Vanda”。
父親也為她寫了首詩:Take time to bloom,stay pretty forever(願小女兒能像萬代蘭那樣緩緩綻放,永遠美麗)。
宛妲3歲時,馬悠夫婦打算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試驗區。
他們從西雙版納布朗山的村民手中租到了444.444萬平方米的輪歇地,成立了首個中國民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接着便在這片森林覆蓋率隻有16%的荒地上,種起了300萬棵不同種類的樹苗。
李旻果說:“我們想給孩子一個雨林花園,哪怕懷着她們的時候,我也沒停止栽樹種花草。”
“我們家裡最多的就是樹,我們和花園裡的樹啊小動物啊一起成長。
小樹長得比我們快、比我們高,它們長那麼大是為了保護我們,等我們長大了,又可以保護它們。”
然而,正當幼小們都還“嗷嗷待哺”時,誰都沒想到,磨難接踵而至。
2010年,馬悠心髒病發,猝然離世。
一年後,村民們眼饞經濟作物帶來的高收益,開始逼租地的李旻果給他們加錢。
更過分的是有人偷偷放火。在那個旱季大風天,大火肆虐山林,甚至逼近了馬悠築在山頂的墳墓。
李旻果說,當初選在那裡,是為了能讓他俯瞰重建的森林。
現在呢,這場大火就像在嘲笑他們一家的努力。
在那之後,大女兒林妲的摘抄本上,多了許多“金錢是惡”的話語。
而李旻果則變得愈發剛強。
她帶着孩子們為了馬悠的未竟之事到處奔波。
母女三人開始頻繁上節目。
林妲和宛妲走上了達人秀舞台唱歌,呼籲“所有人都去種樹”。
走進人民大會堂唱了一首《Earth Song》,問大人:
What about killing fields
消失的土地呢
Is there a time
還會再有嗎
What about flowering fields
鮮花開遍的田野呢
What about all the dreams
還有你說的那些
that you said were yours and mine
屬于你我的夢想呢
靠着高調的宣傳和無數明星的支持,她們打響了雨林的名聲,讓很多人不敢再打它的主意。
然後,母女三人離開了幕前回到雨林,默默地繼續重建工作。
那些“無聲”年份裡,林妲開始對生物學産生興趣。
宛妲為了守着花草樹木,按下了自己表演夢。
女生們每到特定時間,就會上山查看火情。
終于,随着志願者越來越多,當地有些村民也開始跟着種起了樹。
保護區裡的生态系統陸續恢複,300多萬株植物重新生長,基本形成了“雨林生态小氣候”。
“再造雨林十多年,漸漸地霧露回來了,水也從岩縫裡滲出來了,菌群回來了,連蘭花也開了。自然會告訴你,你做對了。”
“如果要看到一個稍微像樣兒點的雨林生态系統,其實得等120年。”
她和馬悠等不到了。不過沒關系,還有女兒們替她們看着。
兩個小娃娃小時候曾看見過馬悠在一片“呱呱”聲中撲哧笑出來,因為他說聽見“有一隻癞蛤蟆跑調了”。
慢慢長大,她們也感受到了那份快樂:
“那時的生活是無法形容的幸福,非常非常的自由,愛的人也都在身邊,有時候光走在路上,或者就站在那,都可以幸福到哭。”
當雨林的事務上了軌道以後,林妲拿起了畫筆,學起了美術和設計,13歲時遠去德國,後來還考進巴塞羅那大學。
而宛妲則終于開始觸摸夢想,她離開了家鄉去到北京舞蹈學院學舞,慢慢地接觸演戲。
姐妹倆各奔前程,卻從不忘來處。
放假的時候,她們就會回到雨林中的家,在樹與藤與花中穿梭。
宛妲到現在還記得,爸爸去世以後那段艱難的日子一家是怎麼過來的:
爸爸要到天上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把地上的事情留給她們,姐妹倆要幫助媽媽。
所以她從不避諱自己的野心:
“外面的世界我(在小時候)已經看夠了,我需要繼續向前走,不能隻停留在自身的幸福上。
讓更多人認識我,才能幫助更多的人,然後一起保護雨林,保護地球,為這個世界做出一點貢獻。”
也許這就是為她拍片的攝影師所說的那種叢林氣息吧:
當衆人不管來路隻向“錢”沖時,還有人不舍愛與自由,在森林裡野蠻生長,守護世界的美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