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信陵君才是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才是四公子之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6:58:32

在我國戰國的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了,它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的向鄰近的國家擴張,離得最近的國家,韓國魏國就不斷受到秦國攻的攻擊。秦國占去了魏國很多土地,殺死了魏國多的将士和百姓,在公元前273年,秦國又向魏國進兵,魏國國内不少人都被秦國打的害怕了,不敢抵抗。魏國的将領段幹子,向魏安釐(xi)王建議割讓一塊魏國土地給秦國(大概是今天的河南濟源至獲嘉那一片土地),向秦國求和。這時謀士蘇代(蘇秦的族弟)在魏國,就向魏安釐王說:割地求和的這個主意是在出賣你,出主意的人想奪你的王位。而對于秦國呢,卻無休止的要你的土地,魏國的地割不完,秦國的侵犯是不會停止的。蘇代接着向魏安釐王打了一個比方,說如果用土地來侍奉秦國,這就好像抱着柴火去救火一樣,柴火燒不完,火就不會滅。這個比方很恰當的說明了割地求和的危害,可是當時魏國的君臣上下都已非常害怕秦國了,所以魏安釐王沒有聽進蘇代的勸告,還是決定将那塊很大的土地割讓給了秦國,一味的向秦國求和。秦國最終得到那塊很大的土地,但并沒有罷手,在其後的三四十年間仍然不斷的向東進攻,向魏國進攻。魏安釐王死後,他的兒子魏景湣王繼位,就在他繼位的當年,秦國就又攻下了魏國20座城,并設立了東郡。到了公元前225年,秦軍大舉進攻魏國,圍困了魏都大梁城,秦将王贲将黃河、汴河之水引來灌入大梁城,被淹三日後城牆垮塌,魏國終被秦國所滅。

說點這個成語故事之前發生的事,這個魏安釐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就是魏國的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竊符救趙的主人公。他從竊符救趙解了秦軍之圍之後,害怕魏安釐王對他報複,就讓魏國的将軍拿着印信兵符,帶着軍隊返回了魏國,自己帶着一些門客留在了趙國,後來秦國聽說信陵君不在魏國,就出兵攻打魏國。這時的魏安僖王就很緊張,就派人去請他回國領兵,信陵君不想回去,中間經曆了一些波折吧,信陵君還是被人勸回來了。然後帶領的多國聯軍打敗了秦國的大将蒙骜,把秦軍一下趕到函谷關以西去了。秦國一看,信陵君這麼能發,威望在各國之間這麼高,有他在這魏國守着,秦國就很難再繼續向東打了,必須想想辦法除掉信陵君。秦王就派出了間諜帶了很多很多的錢到魏國去散布謠言,說信陵君掌握的魏國的軍權,早晚是能夠成為魏王的。果然魏安釐王聽到後很擔心,就收了信陵君的軍權。信陵君受到打擊很大,整日在家裡歌舞宴飲,不再過問魏國的政事和軍事了。然後就有了秦國再次向魏國進攻,有了本文開頭的故事。現在我們時常能看到某家企業也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害怕被架空的老闆,趕走了業務骨幹,最後公司垮掉了,也有野心勃勃的業務骨幹,帶走團隊,撬走公司客戶資源,老公司經營大受影響,所以好的制約機制和獎勵機制才是能安全長久經營的根本。

信陵君才是四公子之首(不如重用信陵君)1

成語出處《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意思是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害,不但不能使災害消失,反而會使災害更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